•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储望华钢琴作品_华侨音乐家储望华钢琴作品探析

    时间:2019-04-05 03:16: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化了储望华的气质和性格,灾难和苦闷同时赋予他作品深刻的内涵。储望华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体裁广泛,包括钢琴曲、合唱、二胡曲、交响乐、交响诗、打击乐独奏、钢琴小提琴二重奏等,但钢琴音乐的创作在他创作生涯中的占主要地位。文章从分析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的特色入手,阐述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储望华;钢琴作品;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13-02
      一、储望华简介
      不同的作曲家具有各不相同的创作特色,即使同一作曲家,由于受时代背景、个人文化层次、人生阅历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其创作特色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亦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模式快速发展、中苏关系破裂独立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改革开放以来“百花齐放”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处于社会当中的作曲家们,他们的创作当然受到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储望华从 1959 年创作第一首钢琴曲《变奏曲》至 2003 年创作《茉莉花》,近50 年的钢琴创作历程,结合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笔者将储望华的创作经历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学生时期至工作初期的早期阶段、文革时期、文革后期至出国之前、赴澳大利亚学习定居阶段。研究储望华的创作历程可以更加明确其钢琴独奏改编曲在不同阶段上的写作特点及风格特征,有助于增加对他的音乐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演奏学习。
      二、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的特色——中国风
      作曲家从非专业的自学研读创作,到专业创作,从不成熟到一个成熟创作,从一个爱好到成为一位著名的作曲家的过程。他经历了自学,摸索,尝试自己的创作风格到成熟特色的创作的各个阶段。在他的作品中,对于多样创作手法的运用日益成熟,其钢琴独奏曲的创作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作为主线仍是“中国风”。
      从第一阶段的自学实践中,他用装饰音得到一种独特的音响,或用这种装饰音来模仿民族民间乐器的效果,以及二度音程与四、五度音程、长琶音织体的运用等技法的运用,开始表现民族风味的探索尝试。而由于自身的爱好与个性的影响,使他在乐曲标题的使用上体现出了文学性,具有诗情画意的情趣。
      在第二阶段,经过了在国内的专业音乐创作的学习,他充分发挥运用专业技法,并融借鉴西方的手法,扩大了乐曲的篇幅,使得乐曲更丰满;用自己常用的音程形式以及其他各种技法,有意识的表现和强化浓郁的地方特色等,为其创作乐曲中表现民族风格的特色所服务,使他乐曲中的民族风味更显浓郁。
      第三阶段,经历了国外的学习,在创作中他用所学到的现代技法来进行创作,并将学到的现代技法与自己常用的创作形式以及中国民族曲调样式相结合,这些多思维、对角度的素材的结合,共同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国韵味,使这一阶段的创作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更加的新颖、多彩。
      半个世纪的创作,作品紧紧围绕的都是一个目标,中国情节的根深蒂固,使他的作品都深深的根植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作曲家对绘画、书法等传统的中国艺术的热爱和擅长,这些在无形之中对他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与音乐相通的这些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自然而然的会深入到他的观念之中,而这些又在他的创作中得以表现,显示出了其作品中含蓄柔美的韵味。对待事物能屈能伸、随遇而安、知足长乐,这种淡然的个性也使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意含蓄但不张扬,情深但不浓,充满的是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这种在作品中具有的个性特征的中国特色,成为储望华钢琴音乐作品的标志。
      三、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特征
      储望华的钢琴作品,从他开始创作,就把“发展中国的钢琴音乐”作为他的目标,而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发展和成熟,而其心中不变的爱国之情,不变的中国情节,使他作品中更多的包含和折射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具有了中国的民族特色成为他钢琴作品显著的方面。
      (一)标题中的民族性特征
      在音乐作品中加入标题,在西方音乐历史传统中早有存在。从贝多芬的交响曲等作品中均可看到,而到李斯特时,更是把标题音乐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作曲家往往通过加标题来描绘或暗示乐曲的内容,以使自己的音乐和标题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相互融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载体或说一种手法,标题音乐也因作曲家本人的创作风格的不同而表达各异,各具特色。如;十九世纪印象派代表作曲家德彪西,他所使用的标题,像《帆》、《原野上的风》、《水中倒影》等等,大部分是把视角定位在了一刹那间的景象中,“就景论景”,与他的音乐相一致,是对一种瞬时印象的景物的概括。
      在储望华的钢琴作品创作中,标题音乐得以广泛的使用,他的作品大多是标题性的创作。对一些民族歌曲或民族器乐曲的改编曲上,直接采用了原曲的标题。而在其创作曲中,出现的无标题创作只占其中的少数,而标题性创作成为多数。其乐曲标题也具有了他自己的特色,如《筝萧吟》《幽谷潺音》等。他的这些标题不单单是对事的概括,而更是侧重于景与人的关系,而重在人的情趣表达上,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充满了诗意化的艺术气息,这些标题中所体现的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审美。来看这个标题:《春江舟影》,一江一影,有人有景,“江”是“影”的背景,而“影”才是“江”的主题,也正是这样的“影”才使“江”活起来,景中有人,人融于景。它不正是人景交融的统一与和谐吗?仅仅四字标题,给人展现的却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面,能让我们读出了全曲的深意和神韵,体现了这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与景,情景交融”的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暗示出了“天人合一”的意境。
      (二)创作意境民族化特征
      如果说绘画是空间上的和视觉上的艺术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时间上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是用流动着的乐音传达信息,让人们去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美。因此,作曲家们所运用的材料、技法等创作手段也正是为了乐音在时间上的形成和听觉而服务的。
      在《春江舟影》中,储望华充分运用民族风格技法来创作,其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要表现整首钢琴曲情感和意境上的中国化风格。以中国文化重情感、重自我的角度来看,一首乐曲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它有多么高高深技巧,而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意”和“情”,是否表达出了最动人的韵味。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对湖水的描摹尽善尽美,其情感抒发的亲切,自然。然而,纵观全曲,它并没有采用丰满,厚实的音响,而始终是一种线型的旋律线条在横向上的延展,用不多的音符勾勒出了一幅怡然自得的图画,让你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秀丽的景色中,感受那碧波荡漾,泛舟江上的和谐,及内心深处的安怡、宁静的状态,体现的是思想上的深邃,仿佛触动了心灵深处的琴弦,很自然的就能令人生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而沉入内心的陶醉之中。它就像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简单的几笔,淡淡的色彩,给人的却是浓浓的意境和引人良久的遐思,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
      (三)节情感自由表达之韵
      与西方音乐相区别,中国的音乐历来都是一种重自娱重情感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的创作,它重视演奏时的情感、意味的浓郁。对于中国音乐来说,它重视的是“意”“味”,而非形式和技巧。如古琴的演奏,它是一种人心灵的感悟,是一种演奏给自己听的音乐,庄子言:“鼓琴足以自娱”,是一种“自得其乐”,蒋文勋也曾说“琴在自乐,不在供人”。宋代的大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就是指对文化、生命等的体验和感悟,在诗中表现人生情味。这种观念重视了对生命的感悟,重视了对表“情”“感”而作的创作。那么,在具有中国特色创作中,这种情感的自由表达,亦在储望华的创作中得以表现。作为一位作曲家,他重视生活,重视实践对于一个作曲家的影响,同时他也善于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精华创造艺术,表达情感的自由抒发。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音乐家 华侨 作品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