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在中国的体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时间:2019-03-29 03:20: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分配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利益能否实现,决定着再生产发展,中国作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保证经济增长,就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坚定马克思理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式分配制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以及新中国分配制度的演变和现存问题的概括,展示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真实体现。
      【关键词】按劳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国情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建立
      (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
      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业、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公平、正义的道德标准为依据首次创立了按劳分配理论,反抗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极为残酷的剥削和掠夺,但最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够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帮助而化为泡影。在革命理论的缺失下,受压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收益不大,就这样,迫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率先于一八四八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确立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科学社会主义。《宣言》之后,马克思依据对资本主义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以前,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以按劳分配为标准,这在马克思之后的《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中做出了科学具体的预见。
      (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主张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等量劳动领取等量的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1]主要内容有:
      1.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前提:在全社会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生产力高度发达,消除商品和货币存在,完全凭借社会公共机关严密计划生产,使生产成果直接表现为劳动成果的境遇。
      2.按劳分配的分配对象是作为必要社会扣除后的个人消费品。
      3.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是,全社会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
      4.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在马克思设想的商品货币消亡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转变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2]
      二、我国按劳分配制度不同阶段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新中国分配制度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计划经济时期,推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分配”;二是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推行的生产资料多样化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一)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建国初期,面对长久战乱造成的经济瘫痪局面,中国共产党立足经济建设,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土地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于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兼顾平等”的分配方式。
      直至1958年,全国迅速开始实行由高级公社向“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过渡,在提高经济积累、吃大锅饭、实现共同富裕的旗帜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日益显现。
      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由于过度集中化和计划化的干扰,严重导致生产同消费比例不协调,限制了劳动者“多劳多得”的劳动积极性,致使收入分配体制促进生产发展的绩效不大,甚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的下滑。
      (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78~至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各项改革纷纷开展,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也拉开了帷幕,开始跳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怪圈,初步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主要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到1992年,这个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开始打破平均主义,从我国国情出发,意识到市场和非公有制的存在,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
      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3年,这一时期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了巨大的突破,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发展,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其次是第一次使用了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得分配方式。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现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呈现出贫富悬殊、城乡区域差异化,行业收入拉大等新问题,为保证分配积极促进生产,确保分配制度的与时俱进,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确保共同富裕的最高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不动摇。
      三、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决定分配,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做出保障经济积累的初次分配到协调发展再分配的阶段性尝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遭遇到诸多问题。
      (一)初次分配中,分外追求效率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这是严格遵守马克思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确保社会经济效益增长的助推器,但是由于其生产基础并非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的单一公有制,而是多种所有制并存,造成分配标准不统一的差异化收入,集中体现在劳动报酬在分配中比例过低。   1.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劳动报酬低于要素收入,多数人民生活水平偏低。按劳分配下的工资收入,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红、地租、技术专利等差距明显,在劳务支撑的中国,劳动报酬却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越来越小,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在近二十年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保障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行业收入差距拉大至15倍,各行业、各阶层劳益不均问题日益凸显,人民大众消费能力同经济增长不一致。
      2.灰色收入存在,有失社会公平。灰色收入是介于“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之间的一种隐性收入,多以公款为源头,不断向集团化、正常化方向发展,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
      (二)再分配中,协调机制欠缺,社会公平有待提升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税收获取再分配资源,第二步是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谋求社会公平,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往往更善于吸取社会分配资源,合理再分配相对欠缺。
      1.获取再分配资源过程中,不断致力于高低差异化税收标准,但高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大量的逃漏税现象,实际上就造成了工薪阶层平均承当税收标准的提高,加重相对劣势群体负担,有失公平。
      2.再分配资源的利用中,鉴于我国区域、城乡、民族差异的具体国情,实现现实公平难度大,特别是依靠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现阶段我国再分配的突出问题集中于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差异。
      四、对我国现存分配制度的反思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现阶段分配问题的存在,关键在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无法达到马克思按劳分配实现的前提______消除商品经济和货币的存在,所以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分配问题的关键,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做大社会主义蛋糕,奠定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确保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最终实现生产持续增长同人民利益满足的一致性。
      另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总结别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经验教训,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必须量力而行、稳步推进、逐步加强政府与人民的协作,避免像拉美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完全依赖政府调节,不顾国家财力对选民过度承诺福利,最后由于财力不支,赤字过高,导致财政短缺和经济动荡,陷入危机。社会主义中国的和谐社会依赖于全民的积极参与,全体公民都去积极地创业和创造,都去勤奋地工作,中等收入人口越来越多,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越来越少,在此基础上,政府对高收入人群进行征税,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助,进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
      [2]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8.
      [3]霍其辉.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研究,2010(1).
      [4]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J].学术研究,2006.
      [5]杨红霞.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
      作者简介:蔡扬波,男,硕士,重庆三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按劳分配 则在 中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