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铁屋子里的呐喊|铁屋子里的呐喊赏析

    时间:2019-03-21 03:31: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名著开讲 《呐喊》      铁屋子里的呐喊   ◇何伟   复习指津      【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02年留学日本,1905~1907年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1918年5月为《新青年》写稿,首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1921年12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鲁迅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录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外集》等书中。
      鲁迅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莽原》《语丝》《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于上海。
      
      【《呐喊》简介】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有《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社戏》《明天》等14篇小说,原题为“自序”。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新文学作品。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夜,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作了彻底的反抗。《狂人日记》是投向封建礼教的一颗重磅炸弹,也向世人提供了一副清醒剂。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培植孔乙己这类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当时社会教育的核心。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启发读者观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药》从某一特定角度剖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期引起人们思考和注意。小说描绘了辛亥革命之前清末封建社会的现实,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处于麻木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他们不懂得反抗自救,不理解革命者流血牺牲的意义,更谈不上支持革命。《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呼吁寻找唤醒他们的“药方”。
      《阿Q正传》写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是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典范作品,也是鲁迅所有小说中酝酿和构思的时间最长、最成熟的作品。《阿Q正传》是鲁迅仅有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鲁迅被翻译、被评论研究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小说。它高度概括了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阿Q就是集中的体现者。小说继承了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用“传”的形式构成全篇,紧紧围绕阿Q而“传”,以阿Q的活动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小说共九章,每三章构成一部分。前三章写阿Q的阶级地位、经济地位,勾勒出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出阿Q的性格,表现其处境,揭示时代矛盾;后三章写阿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
      
      【人物形象】
      1.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整体描写,展示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的长衫,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作者通过服饰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通过肖像描写作者揭示了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悲惨形象;满口“之乎者也”的个性化语言,又揭示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反映他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通过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的动作、神态描写,又显示出孔乙己心地善良的性格特征。
      2.阿Q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艺术典型,他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胜利。他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小说通过塑造阿Q这个典型,深刻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和它的严重危害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启示人们振奋起来,抛弃阻碍自己前进的精神枷锁。
      3.赵太爷父子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鲁迅《狂人日记》)用在赵太爷父子身上,再恰当不过。凶恶的狼性、卑屈的奴性合而为一,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因腐败没落而怯弱,狡猾善变而顽固守旧,狡诈、投机、贪婪、吝啬,这就是赵太爷父子。阿Q说自己与赵太爷是本家,赵太爷命地保传他去,先满脸溅沫地喝斥,再跳过去打嘴巴,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这喝、打、骂,活画出赵太爷的骄横、霸道。
      4.假洋鬼子
      假洋鬼子是未庄两“文童”之一,是一个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者形象。他没有像赵秀才那样走科举之路,而是“先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装出了绅士派头:剪掉辫子,穿着西装,拄着文明棍。假洋鬼子的剪辫再留辫,主要表现了他的投机心理,他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的怪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历史真实,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地主阶级封建思想的混血儿式的革命党人形象。
      
      【艺术特色】
      1.白描手法
      鲁迅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手法,“如实描写”“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闰土的形象感人至深,就因为它是旧中国农民生活的如实反映。从题材上说,他的作品并非是重大题材,只是普通人物的今昔变化;从文体上说,它们并非是精心结构的小说,彷佛只是记录生活点滴的散文。但作者炽热的心肠、深刻的思想,却在这平淡无奇的描述中,真切感人地体现了出来。
      鲁迅的白描手法具有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传神功力,这也是他的小说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之一。作品中展现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人物的言行、姿态,就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朴素,毫不点染加工,读起来却有一股力量,深刻地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心理。
      2.“画龙点睛”的手法
      鲁迅擅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如《阿Q正传》用阿Q被打后说是“儿子打老子”,或被打后说自己是“虫豸”等一系列细节,鲜明地表现出这个人物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的性格特征。《药》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品格。“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3.善于讽刺,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将东西撕毁,能引起人们的反省。阿Q性格中交织着喜剧和悲剧两种因素,它们本不协调,但阿Q的不觉悟,使之得到了统一。作品获得了喜剧效果,引人发笑。但读者在笑时,又感到难过,笑中含泪,既对其愚昧、麻木感到气愤、焦急,也为其遭遇感到悲痛和不平。喜剧的外形中包含悲剧实质,如《孔乙己》《阿Q正传》,可以使作品耐人寻味,揭示出严肃的社会主题。
      喜剧风格运用的手段是讽刺。讽刺的特点之一是运用夸张、漫画式的表现手法。作家仿佛拿着放大镜看生活的某些角落,把存在于生活中、又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放大后,形象地摆在我们面前,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鲜,觉得好笑,但笑后又十分难受,不禁要去反思。作品中一幅幅讽刺漫画连在一起,构成了旧中国悲凉人生的巨幅画卷。讽刺的另一特点是用反语,有时直接议论,表示态度。这些议论与形象描写和谐统一,使读者感到作者时时在场,如《端午节》《白光》,增强了作品的批判效果。
      4.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鲁迅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他善于根据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感染力。有的用抒情笔调,如《故乡》《社戏》《风波》等,使之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有的用冷峻的笔调,如《狂人日记》《药》等,使作品表达的思想更有冲击力。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愧为“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发掘者”。
      
      直通高考
      
      1.下列叙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B.《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和“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C.《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作者本人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
      D.《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E.《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2.结合具体事例谈谈阿Q的“精神胜利法”。

    相关热词搜索: 屋子里 呐喊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