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高考作文课本素材 [借鉴课本,高考作文能出彩]

    时间:2019-03-03 03:25: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充分用好课本,发挥课本的应有作用,不失为写好高考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试以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谈谈如何用好课本,使考场作文出彩的问题。    一、直接引用课文原句使考场作文出彩。课本中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很多句子概括性强,优美晓畅,见解深刻,发人深省。把这些句子用到考场作文中来,能使文章生色。如2005年高考湖北满分作文《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请看看几位名人的精彩人生吧!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自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铸成了庄子千古的“情美”圣像。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任长霞,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出乎其外”,她公正廉明,扶困济贫,顾及人民大众利益;“入乎其内”,她除恶扫黑,铁面无私,将一颗真心奉献给人民大众。“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树立了任长霞不朽的“心美”丰碑。
      这篇满分作文引用庄子《逍遥游》和曹植《白马篇》中的原句,展示了所述人物的精彩人生,语言简洁,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说服力强。
      二、间接化用课文句子使考场作文出彩。在高考中,相当多的优秀作文间接化用课文中的精彩句子,从而使传情达意更为准确。2002年福建考生的一篇题为《去西北,我无悔》的考场作文,题记中写道: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亲情我所欲也,报国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亲情而取报国者也。
      这则题记先直接引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原话,然后仿用,引用与仿用珠联璧合,既增强了文采,又很好地界定了全文的主题思想。在爱母亲和爱祖国两种情感的选择上,舍亲情而取报国情,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有很强的统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三、整合课文观点,彰显自我见解,使考场作文出彩。2004年重庆卷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中有这样一段: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视楚国相位而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虽拥有绝世的才华,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一番大事业?是的,所有的人都希望如此。然而,庄子认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很明显,这段文字整合了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的观点,用“捍卫心灵月亮的树”这样的比喻;议论性很强的抒情语言颇有打动力,能为读者理解、认同、赞赏,既充满理性思维,又显得很大气。把满分判给这样的作文是理所当然的。
      四、依据课文新编故事使考场作文出彩。故事新编,借题发挥,重设情节,旧瓶新酒,也能引人入胜。2002年福建满分作文《黛玉救人亦助己 宝钗难掩利己心》开头写道:
      且说年前一月左右,贾府内便已开始了大年的各种准备工作。黛玉看着府里人来人往的,心里闷得慌,琢磨着往什么地方透透气去。正巧,薛姐姐亦寻思着让贾宝玉陪着出去走走,而宝二哥又恁地软缠着要黛玉相随,黛玉拗不过,也就答应了,吩咐丫头们准备准备。宝二哥又着袭人看个好日子,大家伙一同出发。由于府内忙着,丫环们又各有其事,宝钗和宝二哥、黛玉均同意携上两个不相熟的下人去踏雪,免得惊了府中的人。
       文章模仿曹雪芹的语言格调,虚构了宝、黛、钗三人踏雪过程中发生的一件小事。通过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对待脚下一尺多深的雪中一位胡须半白的可怜老人的态度及贾宝玉的心理活动,演绎出了三人的性格特点,展示了三人的内心世界,与《红楼梦》原著中对三人的性情界定是相吻合的,足见考生对课文及原著的把握之准确。这样的作文当然能得到人们的赏识,判给高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五、依据课文阐发新解使考场作文出彩。任何文章总要抒发某种情感、表明某种态度、阐明一定的道理,总要站在一定角度对历史的、现实的人和事进行一种褒贬评价,课文也不例外。如何依据课文大胆创新,甚至写出“翻案”文章(当然,不能突破道德底线),以新颖的见解成就一篇考场佳作,也是作文出彩的好构思。2002年山东满分作文《刺秦》就是如此,文章借主人公荆轲之口表达了考生对历史事件“荆轲刺秦王”的全新见解:“我”(荆轲)因为看到桌上秦王嬴政写在竹简上的“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所以认识到:
      百姓的痛苦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难道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可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这样,考生把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荆轲伟大而痛苦的选择:为天下计,为天下生灵的命运计,“我”选择了让秦王活下来,而自己甘愿悲壮一死!这样的改编,颇有新意,也合乎唯物史观,很有深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在高考复习的写作训练中,确实不可小瞧课本的作用;如果能利用“读”和“写”的紧密联系,将“读”的成果有效转化为“写”的实践,同学们将大有可为,大有文章可做。

    相关热词搜索: 出彩 课本 借鉴 高考作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