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公式大师_点击大师

    时间:2019-03-01 03:29: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4、萨缪尔・贝克特      【个人小传】   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戏剧家、小说家。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个犹太人家庭。学生时代,他去巴黎游历,与侨居巴黎的爱尔兰现代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相识,曾担任他的秘书,有“小乔伊斯”之称。1927年,他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1928年至1930年担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英文讲师,并与人合作把乔伊斯的作品译成法文。1931年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讲授法文,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作,获硕士学位。1932年以后,贝克特漫游欧洲,并为先锋派杂志撰稿,1938年定居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巴黎地下反抗组织;1942年被盖世太保通缉,他被迫逃隐农村,当农业工人谋生;1945年曾回爱尔兰参加红十字会工作;战争结束后,他又回到巴黎,从事专业创作。
      贝克特从20年代末开始创作诗歌,1930年发表诗作《婊子镜》,1931年出版评论著作《普鲁斯特》,1938年出版长篇小说《莫菲》,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瓦特》。他的创作受乔伊斯的意识流主观叙事方法和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的影响很大。
      战后,贝克特改用法文写作。他亲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对战争带来的灾难与西方世界的丑恶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使他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了共鸣。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在作品中宣扬世界的荒诞与冷酷,人生的毫无意义与孤独、痛苦。1952年,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发表,这部作品因它在艺术上的大胆革新,打破戏剧表现的程式化与旧传统,而使他成为西方文坛的风云人物。
      《等待戈多》的问世标志着贝克特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他还写了三部曲小说《马洛伊》(1951)、《马洛纳之死》(1951)和《无名的人》(1953)。其中,《马洛伊》曾被某些评论家称为20世纪的杰作之一。小说写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为了自己也搞不清的目的,登上旅程,在城乡村野艰险的道路上奔波,最后倒在深沟里。此后,他停笔数年。在长篇小说《如此情况》(1961)、《默西尔和卡米尔》(1970)及短篇小说集《周而复始》(1977)等作品中,他仍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荒诞的生存状况。
      1969年,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他与太太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瑞典学院邀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的电报没有很快得到回音。瑞典驻巴黎大使馆立即派人找到他的出版商,出版商解释道:贝克特对获奖之事已有所闻,他怕干扰自己遁隐的生活,已躲避到突尼西尼内部深处的一个小村庄纳布尔,该村常闹洪水,因此与世隔绝。但大多数国家的文艺界人士仍然庆贺这位隐居的荒诞派戏剧家。
      
      【作品评析】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影响最深、最大的代表作,最初用法文写成,作者自译成英文,1953年在巴黎演出后,引起轰动,连演了300多场。
      剧本的主题,一般认为是写“等待”。在贝克特看来,人的一生始终在“等待”,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就是“等待”。“戈多”不过是这种“等待”对象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关于“戈多”究竟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该剧主要特点是:剧中人物关系是模糊不清的,他们的动作与对话也是模糊不清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更是模糊不清的。主人公―――两个流浪汉为什么一天又一天等待戈多,没有具体说明,人们只知道他们不等待戈多就会受罚,等到了戈多就会得救。明明是前一天见过面的剧中人,第二天又成了陌路,这种人与人的关系疏远、冷漠与离弃,使人们匪夷所思。第二幕主奴二人忽然一瞎一哑,也没有任何解释。两幕中的男孩似乎是同一人,但他本人却加以否认。同时主人公的动作莫名其妙,对话也是离奇荒谬的;尤其是幸运儿的胡言乱语的长篇独白,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指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在时间上,前一天发生的一切,第二幕中的当事人都记不清楚了。是昨天还是今天,是发生过还是未发生过,都变成了“莫须有”。在地点上,两个流浪汉来到这条公路,记不清是否应在此等待戈多。第二幕他们再来,对是否走错了地方,更是毫无把握。这一系列“模糊不清”,正好说明作者的意图,即荒诞派戏剧主要思想出发点之一,就是要表明人生是荒诞的,没有意义的。既然如此,这些人物的存在与这些事件的发生,本来是杂乱无章的,不可能弄清楚,也没有必要弄清楚。显然,它的主题思想明显地受到了当时风行的“存在主义”的思想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 大师 点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