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强国时代制度化推进教育家办学_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

    时间:2019-02-16 03:29:3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既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到核心领域,必定会走进教育家主导的时代。在多种要素、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世界里,教育家的成长和教育家群体的崛起需要国家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让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要为教育家办学提供制度保障、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促进教育家成长增添动力。
      [关键词]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家;教育家办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1)02-0001―05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强教须强师。教育家办学的意义在于让懂得教育规律的内行人来办学,让校长和教师一辈子热爱并从事教育工作。从温家宝总理2003年开始呼吁教育家办学到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这已经不是一个看法,而是一个要求、一个工作的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校长和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从造就教育家到倡导教育家办学,标志着我国教育正逐步走进教育家主导的时代,标志着随着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教育家办学已经从呼吁阶段上升到制度化推进阶段。
      
      一、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时代必要性
      
      教育家办学为何会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反响的时代命题?为何会引起教育界的热烈欢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或许会比讨论何处寻找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家更有意义。
      
      (一)教育家办学是回归教育本质
      社会对教育家问题日益强烈的关注、对教育家办学日益高涨的呼唤,意味着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教育家办学针对的是教育行政化、教育商业化、教育统一化、教育平庸化。教育家办学要求办教育要尊重科学和依靠人才,办好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要坚持科学发展。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发展的福音与正道,可扭转多年来一些广受诟病的教育现象,使教育发展逐渐趋向正常化。教育家办学就是把教育还给教育家,就是让最善于研究教育、最有能力的内行引领教育,使教育主导权掌握在真正喜欢教育、做教育做出快乐和自信的教育家手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努力让能教的人想教、教得快乐,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不断创新;努力让需要学习的人想学、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不断增强动力。
      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以人为对象,事关重大。而且,教育有两个难以超越的挑战:一是在现在为未来培养人才;二是个体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教育家办学是客观规律使然。它实质上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一方面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另一方面遵循科学育人规律。
      首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表现为人成其才规律、人尽其才规律和人才辈出规律,办教育需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第一,遵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规律,树立终身学习成才观念,即注重过程育人、全程育人,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走向成功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遵循扬长避短规律,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即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第三,认识和运用成才过程中最佳年龄规律,树立学校育才观念。从历史上看,凡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学者在学期间都认真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和优良品质,为今后有所作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四,SAkiP,人才涌现过程中的共生效应规律,树立优秀学生群体自我教育成才观念。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要发挥优秀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作用,带动学生群体的进步。第五,遵循人才管理过程中的期望效应规律,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即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方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成才。第六,遵循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累积效应规律,树立人才全面发展观念。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是一个逐层收缩的金字塔结构,高层次人才只能是居于塔尖的少数人,高层次人才产生的数量取决于整个人才队伍的基数。所以,人才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整体,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第七,遵循环境优化过程中的综合效应规律,树立系统培养人才观念。要推进小学、中学、大学之间的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中外相互联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其次,遵循科学育人规律。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过程。科学育人规律要求我们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第二,真正的学习是儿童主动的、自发的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少教多学、精讲多练;第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第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分段实施;第五,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抓住关键期;第六,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第七,儿童必须通过动作进行学习,这要求教育要在活动中进行;第八,儿童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要求教育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
      同时,教育家办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历史经验证明,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家办学,就能够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纵横天下。发达国家之所以名校迭出、名人云集、强国崛起,往往都与教育家办学有关,如洪堡(W.V.Humbddt)之于洪堡大学、查尔斯・维斯特(cYest)之于麻省理工学院、本杰明・富兰克林,(B Franklin)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这些都表明了实现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性。
      
      (二)教育家办学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需要
      教育家办学在我国当前极具现实意义,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大势所趋。
      首先,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教育家办学。第一,社会超稳定时代不一定要求教育家办学,而每逢教育大变革,都应当是教育家辈出的时代。成功的教育改革多与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分不开。第二,普及时代的外延发展模式不一定要求教育家办学,它需要的是政治家和企业家,而提高质量和国际竞争时代的内涵发展模式必须要求教育家办学。
      其次,实现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需要教育家办学。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时代的主要任务是盖房子、配教师,不一定要求教育家办学,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需要教育家办学。
      最后,实现从千校一面到学校特色发展的转变需要教育家办学。学校千校一面的时代不一定要求教育家办学,而因材施教和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 适合的教育必须要让教育家来办学。
      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确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如从精英教育演进为大众教育、从知识本位教育演进为能力本位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演进为以学生为中心,所有这一切已意味着教育必须产生内涵性的“裂变”。这种“裂变”不仅表现为形式或内容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教育理念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育家是有理想、有激情、有实践、有 成就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超不过其教师的质量,区域教育发达程度与其教师水准高低密切相关。一个教师影响一批学生,一个校长影响一所学校,一批教育家影响整个社会。
      
      (一)教育家是教育人才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教育家有共识的标准。所谓“家”,其实是大众对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某种专门技能的人的一种尊称,是对他们取得成就的一种肯定。教育家要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在教育学术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在教育实践中有突出贡献,在一个地区或教育细分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在教育方面所立下的丰功伟绩永远为世人敬仰。
      有学者通过对50位世界著名教育家进行统计分析后形成了以下几点看法。第一,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管理工作对教育家施展自己的抱负以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育人方法是非常有益的,且私学的优势大于官学。第二,著名教育家既对教育学有重大贡献,一般也同时是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或心理学家等。第三,教育家有强烈的助人成才欲望,且他们中大多数人是通过直接的教学活动来体现的。第四,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对教育家的崛起和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成功者总是既善于适应环境,更勇于选择环境。第五,著名教育家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是教育人才专业化成长的最高阶段。教育家的成长关键要靠自身的努力。成长为一名教育家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要成为专业化人才,必须具备作为校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第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独到的建树,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跻身名师、名校长行列;第三,在辐射影响其他教师、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乃至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中,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的专家。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家可以把自己的人格品德通过科学手段对教育对象施以终生的正面引导或影响,而教书匠仅仅以用某些手段把一些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为目的。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家能认识并达到使人沿着正面方向全方位发展的目的。一名教育家应爱岗敬业、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潜心育人,以求真务实、富有开拓精神的实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二)教育改革创新催生教育家
      中国呼唤教育家,中国应该孕育和成就大批的教育家。中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文明国度,没有理由不产生教育家,但遗憾的是自陶行知以来,中国的教育家太少。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教育家标准,对他们的要求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笔者认为,教育家应该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在教育界有较大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的人,不论他是第一线的教师,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亦或是教育理论研究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几经波折,但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工作、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的改革创新催生出众多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教育家。
      1985年初,于光远在《我们迫切需要成千上万个“教育家”》一文中写道:“不论在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幼儿教育乃至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中,都要有‘教育家’在那里奋斗。我们迫切需要成千上万个‘教育家’。在有了成千上万个‘教育家’之后,我国教育事业的面貌就会改观,它也就不再成为限制我们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经济建设事业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成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强有力的保证。”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核心领域,必定会走进教育家主导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多种要素、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世界,单个教育家已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教育家群体的崛起。
      在教育理论方面,我国不乏教育大家,如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王承绪、教学论和教育实验的开拓者李秉德、有远见的大学校长朱九思、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潘懋元、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谢希德、执著的教育哲学探索者王逢贤、高等教育思想家和领导者汪永铨、比较教育家和现代化理论家顾明远、杰出的女教育学家鲁洁、两代教育家刘佛年和叶澜等。
      教育实践领域中也有着众多教育家的身影。例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国宝霍懋征;母爱教育大家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教学思想提出者斯霞;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熏陶、注重文化背景、注重综合效应的于漪;注重“人文精神”的杨叔子;身体力行推动教育改革的朱清时;呼吁大学精神的刘道玉; “人生为一大事来”的刘彭芝;遵从“自由呼吸的教育”的李希贵;当代传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生活数学教育”的张思明;倡导“结构教学法”的数学教育家孙维刚;创立“情境教学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李吉林;影响千万学生的语文教育家洪宗礼;践行教育国际化的杨福家;推动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的唐盛昌;“被教育赋予特殊使命”的胡百良;实践“双主体育人”理念的李烈;等等。
      当前,数量最多、最活跃的也许是教育理论家。然而,教育主要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从孔子到蔡元培,从杜威到苏霍姆林斯基,他们无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理论和学说的。如果没有坚实的办学实践和长期的教学实验,各种花样翻新的理论往往成为过眼烟云,其价值必然十分有限。
      
      三、制度化拓展教育家成长路径
      
      要实现教育家办学,首先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教育家。教育家的涌现是一个层次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是一个逐层收缩的金字塔。高层次人才只能是居于塔尖的少数人。高层次人才产生的数量取决于整个人才队伍的基数,因此,培养和造就教育家首先要加强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形成了多项制度,提升了教师整体专业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家的培养进程。当我们渴求更多的教育家时,切不可揠苗助长。每个教育家的成长都需要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水土,需要个性化的发展,他们永远不可能被模式化、批量化地“制造”出来。
      培育理念先进、个性迥异的教育家是时代的要求。培养教育家没有比学习更好的成长路径,没有比终身学习和终身实践更好的发展道路。全国1400万教师、40万名校长、lO万名教育行政干部都有 成为教育家的可能。
      
      (一)发扬光大中国特色的培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教研制度、进修制度和奖励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课题研究制度、教师技术职称制度、评选特级教师制度、把研究纳入中小学教师考核制度、各项教师奖励制度、出版“当代中国教育家丛书”,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建设,把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带入研究这一高层次学习,通过培训共享成功经验,对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新制度并形成地方经验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 “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推行校长职级制。”“国家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这些新举措对整体推进教育家办学将发挥激励作用。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这些规定,各地积极响应,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创造出一批典型经验。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教育家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完善了推进教育家办学的新机制,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教育家办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搭建教育家成长平台。部分省市通过培养工程、培养项目等方式,集中人力、物力搭建教育家成长平台,为培养和造就教育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例如,天津的“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008年年底至今,全市已有近200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成为这项工程的培养对象。其目标是力争经过3~5年,甚至8~10年的努力,使学员们不仅懂教育,而且懂百姓;不仅懂教学,而且懂社会,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高层次名师、名校长,并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重庆市2010年开展“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力图培养一批未来能引领、带动和促进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的教育家;力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引领重庆教育改革与发展并能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和教师。2007年年底,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促进新一代浙江教育名家群体的形成,启动了“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建设项目,旨在为有独特教育思想和办学成就的教育者的成长提供动力。这些平台为优秀教师、校长交流经验、碰撞思想提供了舞台,加速了教育家培养、教育家办学的进程。
      二是举办教育思想研讨会。近年来,各省市有计划地为一批当代教育家举办教育思想研讨会,正在成为优化教育家办学环境的重要经验。其中,北京市海淀区、天津市、南京市、杭州市为刘彭芝、康岫岩、杨瑞清、杨一青等当代教育家召开的教育思想研讨会,总结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提供教育家成长的鲜活案例,交流教育家办学的经验,在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是大力宣传教育家与教育家办学。部分省市逐步设立各项荣誉称号,大力宣传教育家的思想和事迹,为教育家办学创设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中,上海市设立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的荣誉称号,从2003年起每5年评选一次,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创新、作出卓越贡献,并有较高知名度的在职教育工作人员。有社会影响的教育家宣传工作,对于营造尊重教育家、依靠教育家、促进教育家办学的良好舆论环境,推动整个社会关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经验表明,要想成为名师、名家,教育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认识自我;第二,确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第三,树立坚定的教育理念;第四,形成浓厚的教育爱;第五,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第六,善于选准突破口;第七,擅长创造并抓住机遇;第八,做到自强不息。
      当对一个个教育家的成长过程进行理性解读时,我们便可发现,尽管每一个教育家所处的时代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治学的方式和个性也不同,但约略分之,教育家的生成路径不外乎两大类:其一,起于问题,在实践中修炼,成为教育家;其二,起于问题,经理论提升,成为教育家。 尽管教育家有着不同的生成路径,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点,即必定形成于问题,产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必定依靠长期的教育实践、反复的教育实验。因此,理论结合实践,长期从教,甚至终身从教是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条件之一。正是由于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敢于直面教育困境,扎根现实土壤,把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实践智慧,最终成为世人公认的教育家。
      
      四、为教育家办学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育要健康发展就不能没有教育家。前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B.C.Schmidt)曾断言:“新中国以来,中国没有一位教育家。”他认为,“官本位”体制才是导致中国教育危机的深层原因。但缺少教育家,或者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家,还有更深层次的综合因素。要真正推动教育家办学,我们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经济环境宽裕使教育家安心从教。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贫血、产业化惯性,难以使教育家安心教育、专心教学、终身从教。所以,我们必须让教师真正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
      第二,政治环境宽松使教育家专心从教。在“左”的错误路线的影响下,我国曾经历了漫长的“教育无学”“教育无家”的一段时期,这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提出,教育界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大家敢于讲真话,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敢于进行学术批评和讨论。
      第三,用人制度灵活使教育家终身从教。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作出突出的业绩,需要校长有较长的任期。2002年,哈佛大学校长萨莫斯(L.H.Summets)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原因之一就是校长任期长。打造一所好的学校、实现办学者的理念和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长只有在较长的任期内,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实验,才会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此,我们要进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
      第四,社会环境宽容使教育家能够竞相开放。全社会都要切实地尊重教育、尊重教师,像尊重科学家那样来尊重教育家;同时要大力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让全社会都了解他们。现阶段,我国要增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治学中的作用。改变行政化的办学制度,让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各行其道,按照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学术机构、学者集团来改革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办好教育、造就教育家的关键。
      第五,倡导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培育诞生教育家的土壤,从培养众多的优秀校长和教师做起,壮大优质教育人才的基数,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扎根第一线。
      第六,推行发展性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教师,不要只看他眼前的教学质量或者升学率的高低,而是要重视他的教育理念是否正确、看他培养
      
      (责任编辑 余丽红)

    相关热词搜索: 制度化 教育家 强国 办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