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真爱无痕_真爱无香,大美无痕

    时间:2019-01-20 03:32: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引言与背景      2006年浙江省的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作为改革的先头部队――语文,尤其受到关注。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学校领导决定在校内开展一次新教改课程展示活动,同时对新教改进行深入的探讨,务必廓清前进中的迷雾。
      我选择了《边城(节选)》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是一篇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说。真正的艺术应经得起两样东西的考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经不起时代的洗礼和时间的跨域的东西,绝不是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的效应,无论是谁,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审视,它都能像水晶一样,折射出美的光芒,使你能从中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产生愉悦人的美感。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从它问世以来至今的80多年来,虽有争论,可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边城》是一篇不朽的杰作。在《边城》里,通过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的世俗人情,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兄弟之亲、睦邻之意,生动的表现了他心中缠绵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苏教版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节选《边城》第三到六节,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的平凡宁静的人生历程中的一小段。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没有凉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但是它却如一壶醇香的酒深深地吸引了读者。本专题意在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节美、环境美,并由此来感受文中所寓含的“人生形式”。编者在课文后面链接了很多名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评说的学习材料,有作家现身说法的,有学者鉴赏分析的;有褒扬性的,有商榷性的。这些材料为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提供了―个很好的平台。
      
      二、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交流合作。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歌曲和电影搜索。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了解沈从文的相关知识及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黄磊的《等等等等》,营造一种很抒情又有一点淡淡的哀愁的氛围。
      投影:一组湘西凤凰的风景图,学生边看边议论,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师:刚才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很美,让人心向往之。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这个美丽的地方走出了许多优秀人物,更走出了沈从文先生这样一位质朴、博学,将“爱”与“美”演绎的动人肺腑的“湘西的儿子”。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节选)》,去感受他笔下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
      
      (二)研习课文
      1.初读
      师:请同学们谈谈初读文章的感受。
      生:小说的故事性不是很强,选段的情节也很简单,但衔接很好。
      生:小说中的人物很可爱,我很喜欢。
      生:小说还写了很多有特色的风俗。
      2.研习讨论
      师:沈从文先生在创作《边城》时曾明确表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讨论一下,文中作者表现了哪些“人生形式”?
      师:作者认为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都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请谈谈文章都让你感受到了哪些美?
      小组讨论,归纳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生:我觉得主人公翠翠的朦胧的爱情以及少女的情怀很美。
      生:一次邂逅从此就在翠翠的心里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生:爷爷和翠翠之间的亲情让人感到很温馨。
      生:还有边城的一些风情习俗很独特,彼此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和谐。
      投影板书:
      边城人民纯朴的风情 风俗美
      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 人情美
      翠翠纯真的的初恋情感爱情
      3.品味美从何来
      师: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此地的风俗人情美?请分别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总结。
      生:中秋节,“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青年男女对情歌倾吐爱慕之情;元宵节舞龙耍狮子,放烟火,很热闹,很有趣,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快乐中。
      生:端午节,龙舟竞赛,很热闹,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赛船过后,还会有人和鸭子的竞赛,军民同乐。
      生:“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这样的习俗也很有特色。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习俗。
      师:刚才大家说的是边城的风俗,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商城独特的地方色彩。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呢?
      生:这里的民风古朴,比如顺顺因为两个儿子能下水捉鸭子而不再下水捉鸭子,“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人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生:爷爷带翠翠看龙舟竞赛时找了一个人替自己,在看龙舟时又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自己赶回来,“好让他也过大河边去看看热闹”。那人醉倒后,
      “祖父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结果只好把翠翠一个人留在了河边。
      生:虽然二老被翠翠误解了,但他还是派了家里的伙计,假托祖父的口信,把翠翠带回家。实在是古道心肠啊!
      生:“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可见这里的人很会关心别人,有同情心。
      生:我觉得关于钱的描写也挺有意思的。因为那个过渡人给钱时气派有些强横,所以爷爷要翠翠拦住他,只留下一个一枚铜子,还“搭了一大束草烟”。可是那个结婚的红包是当地的规矩,祖父就收下了。
      生:爷爷对那个“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的老人很关心,也想让他的老友看看热闹,结果却回不来了,刚才还在埋怨爷爷食言的翠翠知道真相后,很快就原谅了爷爷,如果是她,她也会这样做的吧。
      生:“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来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去”,所以爷爷就守在船边,很为别人着想。
      生:爷爷和翠翠之间的亲情很感人。我感受最深的是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的对话,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爷爷说“人老了才应当守船”,彼此互相关心,文中的那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好的表现了翠翠对爷爷的情感,是那种浓得化不开却无须表白的情感。
      生:爷爷很疼爱孙女,陪孙女去看龙舟。听到有人夸“翠翠长得很美”,祖父就很高兴。哈哈……
      生:爷爷很关心翠翠的婚事,为孙女的婚事操心本身就充满了温情。
      师总结: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民风纯朴的风俗画,待人以诚。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回报,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同情。古朴,醇厚,透明,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很美好很纯净。
      师:课文中的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二老的出现,对翠翠来说,是心灵深处的一大冲击。从此,爱情的种 子就在翠翠的心头萌发。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加以体会。
      (生快速浏览,筛选信息)
      生:两个人因误会而相识,挺有意思的。当误会解除以后,翠翠的心里就留下了傩送的影子了。
      生:文中的插图有一个很大的鱼的图案,文中有“大鱼来咬了你”的句子,“鱼”在文中是否象征了爱情呢?如果是那样,那就太有诗意了。
      师:你的阅读十分仔细,“大鱼咬你”可是说是贯穿翠翠和二老间爱情的一根线。
      生:爷爷拿天保来试探翠翠,翠翠很生气,因为翠翠的心在下青浪滩的二老身上,她没有对爷爷说。
      师:文中翠翠对二老的情感是那种很朦胧似乎又带有点忧伤的意味,因为没有人能够正真的了解她的心。文章细腻逼真的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4.概况人物形象
      师:简单概括文中祖父、翠翠、二老的人物形象。
      生:祖父是一个爱自己的孙女,忠于职守,古道心肠的老人;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淳朴腼腆的少女;傩送是一个英俊而又善解人意的年轻人。
      
      (三)播放与课文相关的电影片段
      学生简单谈谈文学作品与电影艺术的不同即可,主要抓住文学是以文字来塑造人物的,而电影主要诉诸形象。
      
      (四)拓展
      思考:作者为何要把边城普通湘西人的生活写的如此美好?
      投影:“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师总结: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之间诚挚的手足之爱,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
      作者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崇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五、收获与反思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与历史、与人生的对话。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人性化,多元化的解读。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多维的世界,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切入,获得不同的美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中存在的许多阅读和审美的不确定性,完全可以由于读者的不同的经历、素养和体验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阅读感受。所以,我在教《边城(节选)》就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人性的阅读鉴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倾听他们发出的属于自己的声音。即使学生有“误读”,也允许其存在,
      “误读”,尤其是一些“创造性的误读”,在某些时候可以通过机智的引导转化为正确的解读,甚至有可能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发现。提倡个人多元化的阅读鉴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学生才会学有所得。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以说是关系到阅读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提问的核心要着眼与对文本的探究,学生可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利用已有的知识可以得到解决,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进行合理想象的问题都是好问题。提问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而不是部分“精英”学生,提问的难度要适中,过难或者过于简单的问题都是无效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重难点的突破。《边城(节选)》的问题设计在自己看来还是能够达到以上所说的要求的,就从课堂的情况看来,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够很好的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的,从而落实了教学目标。当然,在课堂上有机会发言的同学毕竟还是少数的,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享受到实际的思维锻炼和口头表达的机会的,课后布置的小作文“我谈《边城(节选)》人物的人性美”可以说是课堂提问的一个延伸,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公平的思维训练的机会,同时又可以对文本做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探究。
      教学设计中的将电影片段引入的这一个环节,其实并不是十分合适,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我引入电影片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两种艺术形式进行比较,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的艺术,其载体及表现形式表达方法都是不同的。可是电影的引入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单一的同一的形象代替了每个人心中的独有的“哈姆雷特”,学生对文本的研究和探讨也就只能是浅尝而止,更重要的是,它削弱了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和语文魅力。匆匆而过的几分钟,学生只是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根本没有对两者进行有效的比较,这是本节公开课中非常失败的地方。

    相关热词搜索: 无痕 真爱无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