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时间:2020-08-13 08:13: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姓名:彭佳楠

     摘 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物质方面,也体现在文化上,文化遗产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无形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属性,一般为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或者不可移动之建筑、壁画、雕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它应该同时具备三个特点,即传承性、口头性和可塑性,后两个特点是由传承性衍生出来的。

     传承性就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群体或个体方式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

      所谓传承,指的是传授继承,即师传徒承,而师传形式有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一直没有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有关史籍志书也难得有记载,其传承形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口头性”,而很少以书面形式流传下来。

      因为具有口头传承性,就必然有可塑性。所谓可塑性,就是可以改变,是“活态”的,它不像汉字那样,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不变,更不像实物,一旦成形,亘古不变。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今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甚至是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保护遗产,而是利用遗产,让它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11月3日,世界遗产研究院院长、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古恪礼在于南京举行的中国—欧盟文化遗产合作论坛上说,文化遗产除了要依靠一般的法律手段予以保护外,最好的办法是最大程度地利用它,把它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这样才能既能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又创造了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自1998年以来,欧盟为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事业提供了890万欧元经费,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欧洲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也为欧洲GDP贡献了4.5个百分点。

     古恪礼在会上表示,“我们致力的目标是成立一个合作的研究中心,两者合作就可以把两地最优秀的大学学者集中起来进行这项工作。我们也和世界银行进行讨论,希望可以出台一项先导政策,这样就可以在中国提供我们在瑞典提供的保护项目和训练计划,从而将这项工作加以推广”。

     国家遗产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互动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论坛中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事业和全球遗产事业仍然呈现同步发展态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产业结构与消费模式转型得到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响应。”我国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保护文化遗产、确保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贺云翱提出了“全球遗产系统”及“国家遗产系统”。在他看来,“中国国家遗产体系”作为不可再造的稀缺资源,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拥有着不可取代的战略地位。“中国国家遗产体系”体系宏大,类型众多,数量庞大,内涵复杂,科学的保护、利用、研究事业方兴未艾。其价值总体上可定义为具有深远博大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这一价值是由遗产体系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全球的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趋向的现代化目标所决定的。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遗产的复兴

     “保护中不能仅仅看到传统的文化遗产,要提出更高的保护要求,将保护目标从保护文物上升到为社会发展服务。”江苏省文物局局长龚良说,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享受,使得他们在享受传统技术和艺术熏陶的同时,感知民族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升华。

     南京城建集团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文祥认为,不讲“利用”的保护不是科学的保护,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保护”之目的。通过文化创意,将传统的即将消亡的与现代生活有所脱节的传统生活方式、遗迹与现代生活元素相结合,既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给予新的生存发展空间,从而使得城市传统文明的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他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承是每一个城市的历史责任和时代需求,城市更新需坚持“文化为魂”。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方式和信仰风俗的综合,它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而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与传承的民族,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无论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中华民族文化都能融合创新,以“文”化之,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文化,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包容”、“宽容”和“从容”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宝贵品质时刻弘扬着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凝聚力量,推进中华民族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张岱年先生认为,“每一伟大民族都有其民族文化;每一民族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朴素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生生不息,像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像近代杰出学者蔡元培提倡的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实行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方针。

      中华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外来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却没有使中华文化丧失其特有的本色。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中国化的进程,不知不觉地融进中华文化的整体中。

     在一定生产方式下,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直接现实而存在,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以及思维方式。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凝聚和调动全民族的力量,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维护世界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依托,以传统文化本质为组成要件,并在形成过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实质,决定了它本身具有的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刚毅奋进、厚德载物、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基本精神。并包含了传统伦理观中的忠、仁、智、良、义、信、礼、俭、勇等基本要素,而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现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是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作用,它制约民族精神的走向与发展,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同时,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巩固,又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 宋伟宏.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J]. 博物馆研究, 2006,(03).

     [2] 周武忠. 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J]. 国际学术动态, 2007,(05).

     [3] 敏颜.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应重点抓五方面工作[J]. 城市规划通讯, 2006,(10).

     [4] 刘建平,陈姣凤,林龙飞. 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贵州民族研究, 2007,(03).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