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什么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群众观的发展]

    时间:2019-06-02 03:23: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的系统化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党是为民所想、为民所急、为民所用的。可以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行动归宿,这是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 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根本法宝和前提条件。
      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形成于延安时期。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群众观在三代领导集体的补充之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的群众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得到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他们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作为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首先、邓小平明确指出,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根本。这一条是邓小平群众观在政策实施中的基本立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
      其次、始终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邓小平曾经批驳了搞穷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思想,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思想第一次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第三、邓小平理论的人民群众主体观代表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他论述了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的思想。他始终尊重群众的创造和经验,倾听群众的呼声,把依靠人民群众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起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决定我们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得失成败的最终标准。邓小平认为“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群众观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群众观的核心思想——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群众观的重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自觉性,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团结全国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人民群众观的着力点——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信于民。
      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豑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因此,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三、科学发展观的群众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思想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灵魂。
      而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中又得到了长足发展,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音,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所用、情为民所系、情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时时、事事、处处都要努力做到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组织人、提高人、关爱人、造福人、解放人和发展人。
      胡锦涛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党,特别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于在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中切实做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的提出和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新时期党的群众观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向重大而艰巨的事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党的群众观经历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邓小平的“密切联系群众”到江泽民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以看出,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
      当今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革”成为社会风向的代名词——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无不深刻并将长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我国当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乃至不可持续的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因此人们内部的矛盾也会难以避免地表现出来。因此加强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对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注释: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 北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10 月第2 版, 第230 页.
      邓小平文选:第2 卷. 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3 卷. 人民出版社,2004.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07-02.
      光明日报.2007 -10 -25.
      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10-15.

    相关热词搜索: 我党 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 群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