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留白的艺术 莫让“留白”艺术“白留”

    时间:2019-05-24 03:26: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1-02      寒假期间,闲在家里,顺手翻翻一年的听课笔记,其中某位老师教学《台阶》一课的片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摘录如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1小结,说一说这节是怎样刻画父亲的形象的?
      生1:有动作描写,如 “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坐在绿阴里”。
      生2:写父亲“专注的目光”,是通过神态描写来刻画父亲的。
      生3:还有情景交融,通过桃树、柳树、旱烟雾来烘托父亲的形象。
      生4:这一节还有心理描写,作者刻画父亲的动作和目光,其实就是为了表现父亲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全面、准确,这一节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我们不仅要从中品味父亲想修台阶的心理状态,还要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习如何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好,我们再把这一节齐声朗读一遍。
      姑且不说教者点评的语言怎样地空洞、俗套,笔者实在为这位老师丢失一次课堂生成契机而惋惜。应该说,教者选择这一节来品味,还是有发现眼光的,学生的回答也可谓准确到位,尤其是生4的回答,发他人之所未发,表现出独特的思考角度。教者正好可以抓住契机,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想像和讨论,揣测父亲此时的心理,深化对父亲形象的理解,解读作者此处“留白”艺术的密码,激起课堂的精彩波澜。然而,教者却仅仅停留在对人物描写方法这一浅层次的简单说教上,与精彩擦肩而过,着实让人扼腕。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课文都留有空白之处,这些“留白”是融进了作者复杂浓烈的思想情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效果,藏而不露,丰而不显,使文章更见深沉、含蓄,更具厚实感,能够达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在语文教学时,我们如能合情合理地解读这些“空白”,能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启迪学生的心智,训练学生的思维,催化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处理课文中的“留白”艺术:
      一、悬而不决“留白”,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句话启迪我们适当地保留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思考的过程。如果我们对文本“留白”处悬而不决,学生就会对那块“留白”迫不及待地去探究、发现、填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深入探究“留白”,提高理解能力
      1.理解人物形象内涵: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就是作者精心留下的“空白”。人物形象内涵往往隐藏于其中,教者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更加有利于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
      2.理解文本言外之意:文本的言外之意也就是作者的弦外之音。作者往往将自己复杂的感情浓缩在一字一词之中。教者须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才能深解其中味。
      3.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大多作者的创作意图并非全都明朗地托出,而是深藏于字里行间,待读者慢慢玩味。这个缘由或是社会环境恶劣而隐其辞,或是自身心绪所致而晦其言。教者只有引导学生探究其本质,才能让作者的创作意图浮出水面。
      三、拓展延伸“留白”,调动思维情感
      1.激活创新思维:作品既有作者的创作个性化,又有读者的阅读多样性。读者创造性的思维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作者的“留白”之处正是激活读者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教者如果善在“留白”处别具匠心,做足文章,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大有裨益。泰格特的小说《窗》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像一道休止符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广阔的想像空间。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体现:
      师:当得到靠窗位置的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该会说些什么?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生1:他会恼羞成怒对着这堵墙大骂他的病友:“你是个骗子,十恶不赦的大骗子。”不久,他就转院了—精神病院。
      生2:他会绝望地瘫倒在床上长叹一声:“上帝啊,赦免我的罪过吧,我是多么自私和猥琐啊!”出院以后,他将病友的照片放在自己的身边,时时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心中永远拥有春天”的人。
      生3:他会羞愧地望着窗外,颤抖着双手,默默地念叨:“对不起,对不起……”最后忧郁而终。
      生4:他会狠狠地盯着窗外想:“谁能帮我推倒这堵墙呢!”
      ……
      这处设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形象思维,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地理解了文本,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丰富情感体验:作品的“留白”处往往是作者感情最浓烈之处,学生只有反复咀嚼,悉心体验,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享受到艺术的魅力。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教者设置情境、联系生活,打通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感情通道。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留白”处必有佳境。重视文本中的“留白”,开发文本中的“留白”,巧妙利用“留白”,将“留白”艺术教学作为有效课堂的切入口,值得语文教师潜心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莫让 艺术 留白 白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