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城市文化的精髓:汉文化的精髓

    时间:2019-05-21 03:25:3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编辑留言]2011年,中共抚顺市委和辽宁石油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雷锋精神与城市文化。冯玉忠先生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现将发言摘要刊发。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一位国外学者如是说。这是对文化本质和文化功能最精辟的概括。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决定。可以预期,在中国,必将出现文化事业大发展、中华文化大繁荣的新局面!
      文化是什么?中外学术界对文化定义大约有600多种。我赞成一位作家的看法。女作家龙应台说:“每个人一投足一举手就是文化”。
      在中国,当今城市最稀缺的文化是什么?
      可以用六个字加以概括:尊权、守信、尚礼。
      这三大文化——尊权文化、诚信文化和礼仪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中国最稀缺的文化资源。我曾向多位政界和企业界领导人热诚地建议:把尊权、守信、尚礼这六个大字写成横幅,挂在自己办公室;天天看着它、想着它、实践它。
      尊权,就是尊重上了国家大法的公民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
      不受侵犯。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玷污,特别是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物权和人格尊严。尊权文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国家兴盛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从本质上说,雷锋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尊重。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尊重人的人格尊严。通常人们常说“学雷锋做好事”。“做好事”的本质内涵不就是尊重吗?雷锋精神的灵魂就是一种尊权文化。当然,诚实、守信、崇尚礼仪也都以尊权为基础。只有尊重才有信誉,只有尊重才有礼仪。礼仪的本质就是尊重。
      由此可见,雷锋精神或雷锋文化基本内涵就是尊权、守信、尚礼三大文化。
      从文化角度,从这三大文化看当今中国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我们不难看出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基本情况。
      第一,我们的城市发展了,特别是近20年,快速发展了,大大发展了。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城区规摸日益扩大,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率已超过47%。这在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就城市“硬件”建设与发展来说,现在中国的城市可以和世界任何国家的城市相比。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落后”的帽子已经摘掉了!韩国前总理李贤宰博士五年前曾访问了大连,事后他对我说:“现在的大连可以和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媲美!”30年前,我每次出国归来,一下飞机就有一种仿佛“从城市回到农村”的感觉。现在呢?这种“感觉”彻底、干净地消失了!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试想,30年前我们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我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大发展、大建设、大繁荣而自豪!
      第二,在我们深感自豪的同时,是否还需要有一种认真反思精神呢?反思文化也是我们极为稀缺的文化资源啊!古人有“三思”之名言:“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我们何不继承中华民族前贤的高尚品格呢?
      美国人的反思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反思几乎成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反思,不断地反思,人人反思、举国反思。所以美国人总有一种危机感。举国上下的危机意识,使得美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们应该借鉴美国人的这种反思精神和危机意识。一个不知反思或拒绝反思文化的民族,不会是先进的民族。
      第三,反思什么?最值得反思的是理念的反思。理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正确的理念比一百条措施都重要。理念错了一切皆错。
      多年来,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建理念以及城市管理理念,似乎都有值得反思的空间。毛泽东有句名言,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有些什么历史经验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历史经验值得注意呢?
      第四,从种种现象看我们城市发展中在理念上的历史经验。
      我们从现象说起,透过现象看理念、透过理念看文化。
      几年前,我曾经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市容好看了,市民不便了
      下联:马路拓宽了,行人更难了
      横批:权力造城
      这是不是我国一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呢?
      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活动中,有多少“注意力”放在约占70%的一般市民生活与便利上?
      以市民买菜为例。据沈阳有关部门调查,85%的市民是在农贸市场(街头早市)买菜,到超市买菜的只占7%。可是,我们的城市规划“想”到农贸市场了吗?我们的城建对85%市民所需要的“市场”给力了吗?我们的城市管理对“这类市场”宽容了吗?对小商贩、拾荒者,我们的管理者给予应有的关注、关爱吗?在印度,最高法院甚至是小商贩的“靠山”。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在“这些方面”体现才是“真文化”呀!
      一个健康的、文明的城市,应该是满足多层次的需要,它的供给应是多层化、多元化和多样化。不仅物质生活应该如此,文化精神生活更应该如此。一个城市,富人可以散步,穷人可以乞讨。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恰恰忽略底层市民的生活需求。正月元宵节,举办灯会是中国人的历史传统。可是,在市区一律禁止,而把灯会放在距市区二十公里外的郊区举办,什么人才能有幸去赏灯?
      一些城市将主干道两旁的修车点和修鞋摊一律取消。这样的行为是什么文化?
      传统澡堂子、大众化影剧院,在一些大城市中还有存留吗?什么人才能进现代化的洗浴中心和豪华的大剧院、大影院呢?抚顺市文化局刘英伟局长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十分宝贵的新概念。他认为城市的文化设施要形成便利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他认为耗资昂巨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以点的开发来取代面上的普适享受,文化讲普适性,一定是全民覆盖的,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所以,他说我们应有“文化扶贫”和“文化低保”措施。这是多么可贵的文化创意呀!
      关注穷人,关心弱势群体,关爱残疾人,这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的显著标志。伟大的城市必然与伟大的文化创意相伴而存。巴黎,为了让穷人也能享受海滨沙滩的惬意,就在市内著名的塞纳河流岸旁建造了供市民健身的沙滩。可不可以说,这正是刘英伟“文化低保”和“文化扶贫”在巴黎的体现?
      一些城市是“五大”:大规划、大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拆迁。在这“五大”之中,最耀眼的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陕西省西安市斥资5亿打造一个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而陕西省是有名的缺水之省。至于无限地圈占土地、挤占农田等现象亦在若干地区不断出现。据路大道院士披露,南方一个师范学院占地3000亩,校门100米宽;安徽省望江县党委政府办公大楼4万多平方米,比8个美国白宫还大。一个贫困县的国土局办公人员20余人,但办公楼近万平方米,这个县政府的大楼5万平方;某大城市规划范围7万平方公里,超出大巴黎6倍,超出大伦敦10倍(韩国也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呀!)有个城市要建一百米宽、双向12排道的大马路。山东一个县级市70万人口,1249个村,为了“城市化”拆除1041个村,仅剩208个村,农民通统进楼房并宣布撤销农村建制。真可谓
      名副其实的“土地城市化(划)”!
      至于保护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保护人文生态,那就更无从谈起了。人文生态的破坏比建筑物的毁坏后果还可怕呀!
      城建大跃进带来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三拆”:逼拆、强拆、血拆。这是必然的恶果。政府权力无限扩张,公民权利难以自保,实在是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大患!维稳不维权,能有和谐稳定局面吗?
      城市化率提高,当然要扩城,占地,动迁。但是,第一,有没有必要人为地无限制地扩城圈地?“建新城”也是近几年形成的一股劲风。第二,动迁必然涉及公民的产权,一些城市任意侵权、暴力拆迁的事件屡屡发生。第三,为图“好看”,为了“整齐划一”,对一些刚建几年或十几年的楼舍“无情地拆除”。“短命建筑”告示人们什么是粗暴的拆迁文化!第四,只顾地面上“好看”(光辉靓丽!)而忽视地下设施建设与维修。有的城市地下暖气、自来水、煤气、电缆以及污水排放管道多为“带病运转”,以致爆裂、破损等险象丛生。对此,我曾提醒有关部门:地上的光辉和地下的隐患反差之大令人担忧。
      当然,也有的地区城建和城管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业绩,值得弘扬。
      6年前,我在辽阳市文圣区目睹了政府尊重民意、保护民权的动人故事。这个区的市民服务中心、虚拟养老院、扶贫超市等等举措,充分体现了人性、人文、人道精神。
      两年前,还是在文圣区,我看到了那里动迁的“另一种景象”和“另一种风格”。这个区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在“动迁改造”。但3000多户动迁没有一户越级上访的,何以如此?区长王忠学博士行政理念很有说服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不能因动迁制造一批城市贫民;动迁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是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要让动迁户得到应得的实惠。(要使市民最大限度地享用由自己所有的物权所带来的收益。)他说,要达到这个目的必不可少的是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居民的产权和收益;二是从实际出发合理补偿。一户菜农,原有一座二合水的房屋,东西两屋被两个儿子结婚入住,老两口在房山头加盖了一间“偏杈”。
      但按原有规定(这个规定的合法性也值得怀疑),这间偏房是违建(在自家院内加盖一间小屋何谈违法?),回迁时只能返还两间楼房,。这样做老两口因动迁反而无安身之所了。怎么办?王忠学区长强调,应该给他家三间,这才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文圣区创造了一种大规模动迁而无越级上访户的业绩。这就是现代城建理念,是尊权、守信文化的充分体现。这样做,就把城建、城管与城市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统一起来”了。何乐而不为?
      一位名叫陈昕瑜的作家的回答,令人回味。他说,一个城市最美丽的风景,是“普通市民洋溢在脸上的笑容。这笑容写着温和与满足,写着我们热衷于谈论却很少拥有,他们陌生甚至闭口不谈却十分充足的幸福感。”“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基于包容与尊重,基于理解与和平,从春风化雨出发走向润物无声的相互欣赏。”
      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学会妥协,学会谦和,城市就会展现“最美丽的风景”。
      愿如此这般“最美丽的风景”,涌现在神州大地的每座城市和每个村庄!
      
      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用什么来衡量?或者说,衡量城市文明的尺度是什么?是豪华耀眼的高楼大厦?是宽达百米的大马路?是遗弃旧城建新城?不,都不是。

    相关热词搜索: 精髓 城市 文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