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对感性生命的真诚关怀|人体美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

    时间:2019-05-15 03:17: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由鲍·瓦希里耶夫的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于上世纪80年代传人我国,自此,他的小说才受到我国广大读者的关注。2005年,由我国改编和制作的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央视播出后,再次引起轰动。可以说,俄罗斯当代作家鲍·瓦希里耶夫赋予了战争悲剧更为鲜明的独特内涵,从而实现了英雄主义和悲剧性的完美融合。
      战争小说不是战争学,更不是纯粹的历史诉说,而是“人学”的艺术创造,因此,以战争为主要题材的战争小说必然更倾向和重视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命运。重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感于作家那种以“人为核心”的战争观以及对感性生命的真诚关怀……
      纵观俄罗斯战争小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几个阶段(前苏联文艺评论家称之为战争小说的几个浪潮)。从20世纪战争年代直到50年代中期,战争小说以“史诗性”为主要特色;五六十年代,邦达列夫等前线作家凭借“战壕真实”和“全景文学”成为战争小说的主力军。但是,他们都未摆脱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创作,而到60年代后期,在鲍·瓦希里耶夫等作家笔下,战争本身的战略战术、战役的时程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把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命运、在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从而,他将战争小说推向新的浪潮。在笔者看来,鲍·瓦希里耶夫把战争小说推向新浪潮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战争观所决定的。
      成功的战争小说是“一种既可能容纳民族传统的文化精华,又可能走向世界的对于战争的判断体系”。20世纪90年代,评论家周政保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给予了高度评价。鲍·瓦希里耶夫的战争小说之所以备受瞩目和欢迎,从作家的创作技巧来看,关键在于他对“小说、战争、人和英雄”作到了立体关照。他的战争小说绝无机械地记录战争的痕迹,而是把战争置于小说情节中加以艺术体现;他的战争小说把更多的笔墨倾注于战争中人的精神层面;他笔下的英雄个个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可以说,作家的战争观以其相应的审美观“立体”地活跃于他的创作思维过程中。它们既以思维的个体出现,又以思维的整体存在,更倾力于对战争背后人的命运的描述与反思。他的这种战争小说观念促使《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实现了战争小说独有的审美价值。因此,直到今天,我们在重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依然被感动着,依然被震撼着。
      鲍·瓦希里耶夫出生于军官家庭,父亲是骑兵。他曾回忆说:“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马刺的响声中渡过的……”如果说那时的他有着天真烂漫的幻想,那么,当他还不满17岁奔赴前线作战时应该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了。身为军人,尤其是一个军人作家,他必然对战争有一个从体验到深入思索的过程。正如他所言:“从许多方面看,我属于战争培养出来的那一代人”。可见,他关注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无情,同时,他更加着力于思考战争中人作为生命的个体,作为人的精神层面的心灵世界。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下文简称《黎明》)是作家立体关照下的结晶。即:在这部小说中,作家的小说观、战争观、英雄观以及审美观等都得到了集中体现。在鲍·瓦希里耶夫看来,“战争小说”首先是人学,所以,他在小说中着重表现的是人在战争中的命运。为了更好地实现他的审美理想,作家把“战争”这种特殊的形态融人小说中,而处处去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
      在《黎明》中,作者简练而集中地塑造了具有丰富个性的几个女性形象。通过战前的忙里偷闲、战斗中的心理变化以及通过情节转折的间隙,分别为6个人物描绘出一段生活小传。一方面,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了基调,同时随着情节的发展,使人物个性特征也逐步得到了展现、丰富和发展。厚道朴实的瓦斯科夫,刚毅沉着的丽达,激情热烈的任卡,热情善良的李莎,外静内秀的索妮娅,怯懦内柔的嘉丽娅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在强调描写人物个性方面,鲍·瓦希里耶夫曾有感慨:“照我看,世界上没有任何比人的个性更丰富可贵的创造物了。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杀死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完整的、无比丰富的世界。”这段话很清晰地总结了他的战争观,显而易见,他就是带着如此深沉的思索去认识战争、描写战争的。
      因此,鲍·瓦希里耶夫才能在战争小说中如此清醒地把握关于“人”的创作宗旨,能够把“战争”这一特殊的形态融进小说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核心。
      战争和悲剧是并存的,能否使战争小说在小说群体中散发出奇异的光彩,关键在于作家对战争的认识以及如何更好地在小说中描写战争,进而挖掘战争的悲剧性、深化主题。
      鲍·瓦希里耶夫不是抽象地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展示具体深刻的矛盾去体现战争。在战场上有正义与非正义也有人性与兽性、善与恶之分,因此,他在《黎明》中表达了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是社会主义对法西斯主义的胜利,更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是人性对兽性、善美对丑恶的胜利,是和平对战争的胜利。
      正因如此,作家善于在残酷的战争大背景下营造一系列小背景,使人物被卷入更残酷的现实中,使战争所带来的恐怖、威胁和灾难更加具体化。当敌人的侦察兵由原来的3个变成16个时,战斗局势发生骤变:1个男人和5个女人用落后的步枪如何对付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敌人呢?现实使她们陷入难以想象的境地,也预示着这些没有战斗经验的女人们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在鲍·瓦希里耶夫看来,战争丑恶本质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这种违背人类生活的公德,违反人性以及残害妇女的暴行。作家笔下的女兵是以善美和正义的代表出场的,她们捍卫着和平,因而承载着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当战争把她们推到死亡线时,作家又赋予了她们无穷的力量。
      特殊的生活经历与对战争的深刻认识,促使作家必然写身边的普通战士。他说:“英雄不是超人,‘超人’的概念本身就有虚伪和矫揉造作的含义,在他的行为中缺乏真正的人道主义动机。”在《黎明》中,作家以细腻而富有人情味的笔调写任卡的调皮,又毫无隐晦地写她与有妇之夫的暖昧……但就是这样的女人,在十多米远的枪口下脱衣洗澡,唱着《卡秋莎》,竭力用平和的音色歌唱。英雄行为合乎情理,但作家又毫不保留其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状态:“敌人撤走后,才突然发现,她虽然笑着,可是大睁着的双眼里,像是一汪泪水一样充满了恐惧。”如此真切动人的形象恰恰基于作家对英雄的深刻理解。写人物的日常生活,真实的生命状态,甚至不光彩的经历,从而勾勒出人物丰富的个性。
      由此看来,鲍·瓦希里耶夫的战争小说对世界小说、战争、人与英雄作到了全面关照,并打破了传统观念。在创作中,他对于小说、战争、人与英雄的理解与文学性的把握,不是孤立的思考和深化的过程,更不是单纯的整合,而是凝聚在作品中,集中体现于作家小说、战争、人与英雄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中。
      鲍·瓦希里耶夫在小说中努力追求一种“和谐”美,这个“和谐”首先反映在小说题目上。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充满了炮火,这就使“静悄悄的黎 明”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作家还选择似乎还在和平时期的会让站,描写那里安宁的驻军生活:轻悠悠的小河,美丽的白桦林,美丽女儿的寂寞和浪漫……不仅如此,作家又大量地描写战斗中紧张的沉默与等待,使整个作品既充满着和谐、宁静的气息,却又预示着危机即将来临,无法躲避的悲剧气氛。悠然宁静的情境与战争硝烟的残酷逐渐极不和谐地压迫着读者的神经。
      纵观我国的战争小说,尤其是“十七年”文学中的红色文学和前苏联的战争小学有着天然的相似之处。其重要原因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小说都是基于相同的“英雄观”之上创作出来的。何谓英雄,就是为国家和民族战斗到最后一息,最后一滴血。基于这种“英雄观”的战争小说,最重要的指向是英雄主义,因此往往会忽略英雄作为普通人的心灵世界,从而造就出众多比“高大全”还要凸显的英雄形象,而英雄人物作为普通人的心灵世界被蒙蔽了。鲍·瓦希里耶夫恰恰避免了这种僵化的英雄人物的塑造,相反,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生命,憎恶战争、崇尚和平,成为他战争小说的灵魂。
      当然,对一部具体作品来说,它的各种审美价值的实现与作家的创作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来说,如果把战争小说的创作过程视为一个思维的动态空间,那么,作家对于战争的认识、对英雄的理解及对小说艺术性的把握,包括在小说中如何刻画人物、如何表达审美情感的方式,都可视为这一空间中的某一跃动的点,而每一点又自然是这一动态思维空间的构成因素。那么,在这一动态空间中,点与点之间必然有着相互包容且重复的关系,即,它们既以思维的个体出现,又以思维的整体存在。
      鲍·瓦希里耶夫把他的战争观、英雄观以及审美观有机地融合于战争小说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他的战争小说观念概括为“立体观照”。在这种观照下,战争小说在作家笔下更多了些引人人胜的内涵,摆脱了那种令人生厌的“高大全”的传统模式,从而具有复杂的寓意。他不仅仅塑造了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更揭示了英雄作为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他不仅讴歌英雄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有对大自然与和谐生活的热情赞美;其思想深层不仅仅是正义同非正义的较量与搏斗,更是对感性生命的真诚关怀,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参考文献]
      [1]周政保,战争小说的审美与寓意构造[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2(07).
      [2]刘家,访苏联作家[J].外国文学研究,1986(01).
      [3][苏]鲍·瓦希里耶夫,鲍·瓦希里耶夫作品选[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4.
      [作者简介]
      赵准胜(1968),男,吉林镇赉人,文学博士,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教育研究和影视评论。

    相关热词搜索: 感性 关怀 真诚 生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