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让情感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熠熠生辉_熠熠生辉能不能形容人

    时间:2019-05-12 03:30: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在教学建议部分又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因此,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引导。写作应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1]但现在学生作文过多地捏造事实,就事论事,人云亦云,缺乏写作的兴趣,写不出自己的独特感受。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保持写作的热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体会,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导之以情:采取多种方式,诱导写作激情
      作文重点在于实践,再多再高深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情感,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现代化教学的发展为作文教学实施情感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以情激情
      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倘若表情冷漠,言语平淡,甚至居高临下,怎能在学生的内心掀起波澜?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用一句话,一个神情,就可以触动学生内心情“弦”的人。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诱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引导中,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演讲,适当的肢体语言,都传导着其真挚的情感,都会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只有具备了忘我之情的语文教师才能够做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拿出钻探宝藏的劲头钻研业务知识,哪怕一字一词也不含糊,在真情上下功夫;有广泛的猎奇兴趣,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浏览翻阅,做一个充满“文学细胞”的“杂家”,才能使知识越存越多,使自己在善于把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教育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集于一身的成功的语文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二)以境激情
      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创设一定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避免千篇一律。上课时采用多种方式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比如春天带学生游公园,激发学生对美景甚至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组织学生游览当地的文化景点,激发学生对文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考;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播放《黄河颂》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讲述社区互助友爱的故事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搞活动,激发学生友爱互助的热情。
      (三)以社会激情
      文学植根于人们生活之中,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培育于真情实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白居易在《策林》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2]因此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将它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增强爱国责任感,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如针对“北京奥运”、“希望工程”、“打工潮”、“香港巨星的陨落”、“中国足球的失落”、“亚洲飞人刘翔”等热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二、动之以情:营造情感氛围,培养写作感情
      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只有爱一行,才能专一行,写作也一样,如果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自然写不出感人的篇章。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就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3]强调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情感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现在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一种厌恶和敌对的情绪,写作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老师的检查,并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激情和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想方设法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是当务之急。
      (一)因势利导,激发情感,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加强,学生生活面和接触面越来越广,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好各异,但总的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教师如果很好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学生就很有可能写出一篇动人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创设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在学生情感需要最强烈的情况下展开教学,满足学生内心体验的需要,使学生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让习作走进生活,让学生放飞思绪,自由、真实、有创意地表达,这些已渐渐成为习作教学的主旋律。
      (二)多种方法,丰富情感,提高觉悟
      情感是写作的心理基础。“为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所以写作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致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如以“石头”为话题的写作中,可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上课带来一块石头,学生的联想就多了,砸在脚上是痛,铺在路上是福,横在路上是祸,《石头记》里是怨,贾平凹的《丑石》是美,然后播放形态各异的石头,放在不同位置的石头,学生自然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情,文章自然有真实情感并且言之有物。[4]
      三、评之以情:搭建情感舞台,展现创作才情
      学生满怀激情精心写作一篇文章之后,自然希望得到肯定,这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肯定,能够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
      (一)赏识性评讲,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中传导的语言、行为和个性、情感等信息进行处理后,做出的一定的评价和指导。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要善于发现每篇作文中的“珍珠”和“贝壳”。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所以教师要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能力。在评语中,以鼓励为主,以商榷为辅。
      (二)共享性展示,提供作品展现舞台
      学生能对写作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感情,总得有点成就感的激励和期待。提供发表的园地、举行多样的展示活动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评讲课上朗诵优秀作文,黑板报上刊登优秀作品,利用班级的刊物《二楼风景》发表优秀诗文和日记,利用学校网络建立班级作品展,举行班级作文竞赛,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在文学网站上投稿或建立自己的专栏,有几个学生就在顺德的青青草文学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专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得名种嘉奖,自然有种成就感和自信心。
      感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无情,再美的文字也是苍白无力,再严谨的结构也会不堪一击,再丰富的内容也会索然无味。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真实的体验表达出来,文章才能言之有物,感人至深。
      
      
      注释:
      [1]乐正克:《学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白居易:《策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4]贾平凹:《丑石》,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版。
      
      
      
      (孙晓娟陕西省延安市第四中学716000)

    相关热词搜索: 作文 熠熠 生辉 情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