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亲近小标点,领悟真情感】情感领悟的句子

    时间:2019-05-11 03:19: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加大学生阅读量的呼声越喊越响的当下,广大语文教师普遍都能静下心来,走近文本,深入细致地品味,体验情境中人物的情感,领会作品的人文内涵,甚至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教师们往往对重点语段、重点词句等趋之若鹜,却很少关注那些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如标点符号等。似乎在大家眼里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边角料,而实际上标点符号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编排,有些甚至具有不可取代的教学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标点符号当做一种知识,还要把它当做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一种手段。
      一、 呈现标点所留的“空白”
      标点是文本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它虽然只是一个符号,却对文本的阅读、情感的表达以及文本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标示作用。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
      [案例1]呈现罗丹的精益求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中有这样一小段话,含有很多标点符号: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上课时,笔者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到省略号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表示省略,常用于引文的省略或列举事物的省略;二是表示断断续续,常用于话语间。
      师:那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作用呢?
      生: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师:对。可是,大雕塑家罗丹说话为什么会断断续续呢?赶快从书上找答案吧!
      (学生深入阅读课文)
      生:罗丹说话断断续续是因为他一边在观察,一边在思考,一边又在自言自语,好像自己在跟自己讨论修改意见似的。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还有毛病……”中的省略号就表示罗丹发现了自己的作品还有不足之处,所以就停下来了。
      师:那你觉得它省略了什么内容呢?
      生:我觉得省略了罗丹不停地修改自己作品的过程。
      师:不错,很有想法。你不仅读懂了文字,而且读出了标点所想表达的内容。
      生:我还从“左肩偏了点儿,脸上……”这个省略号看出,罗丹通过反复观察发现自己的作品还有缺点,又开始不停地修改。
      生:我还发现,句中的感叹号除了表达感叹的语气,更写出了罗丹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师:我也要把这个感叹号送给你们,因为你们读懂了罗丹的内心。
      罗丹修改作品的过程,在文章中看似“空白”,但通过这一段落中的标点符号,却将他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对罗丹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由此可见,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时甚至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标点符号,是文章中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当学生们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时,千万别忘了指引他们去欣赏这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 感悟标点塑造的“形象”
      标点符号在文中除了表示停顿之外,还有提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有时同样的一句话,仅是标点不同,传递的情感就会迥然不同。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标点符号所传递的情感信息,感悟人物的形象。
      [案例2]领悟巨人的傲慢与无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中,对巨人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为了让巨人“自私傲慢”的形象更清晰地出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笔者组织了如下教学: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谁允许”后面通常是什么符号?
      生:问号。
      师:那我们把这个叹号改成问号再读读。
      (大屏幕出示把叹号改成问号的句子,生自由读)
      师:谁能用问的语气来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觉得用问的语气要温柔些,有礼貌一点。
      师:再换成叹号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巨人很生气,很凶,很讨厌这些小孩子。
      生:巨人太自私了。难怪他的花园会变得没有春天,因为他的心里总是冷冰冰的。
      师:(大屏幕出示两个大大的叹号)是呀,同学们,有时一个标点符号会传递给我们很重要的信息。两个叹号,就让我们领悟到了巨人的傲慢与自私。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领悟一下巨人的冷酷。
      (全班学生齐读,声情并茂,情感很到位)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关注学生不会关注的内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文字表达,而且要学习标点的运用,从中感受文章的情感,领悟人物形象,揭开文本内部的朦胧面纱。
      三、 倾听标点背后的“强音”
      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关键性句子的理解、人物情感的体会,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往往会出现学生无法进入文本深处的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借助标点符号,试试迂回突破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标点的涵泳,倾听文本深处的更强音。
      [案例3]咀嚼凡卡生活的悲惨与绝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学生在交流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时,大多从“发发慈悲”“再也受不住了”“带我离开这儿吧”等处谈了自己的看法。笔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可学生总是读不出凡卡当时悲伤绝望的心情。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特别注意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你体会到了凡卡怎样的心情?
      (生反复朗读这段话)
      生:我从两处省略号中仿佛看到了凡卡流下的两行泪。第一处是因为凡卡十分想回到自己的村子而流下的泪水,可见他十分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而第二处是因为凡卡害怕爷爷不把他带走而流下的泪水,可见他的学徒生活十分痛苦,甚至连死的念头也有了。
      师(由衷地赞叹):你真了不起,从小小的省略号体会到了凡卡的心情,看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看出了他多么想让爷爷把他接回乡下去呀!
      生:我从三个感叹号中读出了凡卡迫切想要离开这里的心情,一次又一次地呼唤,就怕爷爷听不到,就怕爷爷不答应。可以想象,他的内心该有多痛苦啊!
      师:是啊!标点符号也有情啊!我们只有这样细读书,才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的情感。
      再次引导学生朗读此段文字,效果就非常好,文本的情感已经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了。
      由此可见,如果在特定的文本语境中,能敏锐地抓住其中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进行品味、咀嚼,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深沉、热烈的思想感情,也能更好地表现读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态度。
      标点符号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表示停顿,可以使文章语气顺畅、段落分明、篇章有致;它表示语调,可以使语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拥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标点符号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思维,表达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涵。因此,我们在关注文字文本的同时,切不可错过精彩的标点,而要亲近之、品味之,悟出真情感!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324000)
      

    相关热词搜索: 标点 亲近 领悟 情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