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新课程下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4-07 03:23: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有效的课前预习,如果师生共同都能认真对待,能坚持做下去,当作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的话,每个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学生的的语文成绩也会有所提高的。
      语文学习 预习能力 学生
      近年来,在调研我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农村孩子预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态度马虎,方法不当。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指导,家庭缺乏配合,孩子缺少练习所致。新课程实施以后,面对大量的信息和阅读素材,预习能力差日益成为阻碍这些农村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绊脚石。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笔者认为,既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又要科学指导学生提高预习的能力,让学生喜欢预习,学会预习。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必要性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预习充分、合理、有效,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必然促使教师更加深入地去解读教材,预设课堂。学生的预习与教师的预设相互交融的时候,是课堂最具生命力的时候。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创造的快感。
      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实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有效的语文学习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巩固,三者缺一不可。而课前预习的作用就在于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对学习困难有个心理准备。预习内容是所学新知识的基础与先导,所学知识是预习的延伸与发展。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掌握一些已有知识,并对新的知识完成在“知识树”上的架构,为学生有效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也就是说,预习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的预习方式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比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可以较多地采用集体预习、亲子预习的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多采用合作预习与独立预习相结合的方式;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采用网络预习,甚至博客、论坛、群预习(这几种方式主要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利用网络把课前预习的知识通过博客、论坛、群聊等方式进行及时交流,克服地域限制。比如,一些文本连接知识的学习心得就很适合)等方式。不同的方式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预习方式,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
      2.合理的方法选择
      合理地选择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小学阶段我们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预习的方法:
      (1)熟读课文。语文学习中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一条捷径。课前朗读得充分可以保证学生在课上始终紧跟教师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课前读熟课文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还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读出语感。
      (2)认字解词。从中年级开始,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认字解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前查询重点字、词的练习,作为预习的一项工作。几年下来,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巩固的方法,而且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3)信息收集。要在预习阶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为课堂学习服务。就拿文本链接知识的预习来说,要注重体裁的差异,写人的文章要着重指导学生查作者的资料,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写景的文章主要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相关文章等等。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丰满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学习。
      (4)品词品句。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受,要教会学生凭借语感品一品文中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这样的预习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另外,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预习方法,使预习更加全面、深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效的指导介入
      预习是十分需要指导的,这指导包括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学生预习的时候要有监督,也要有指导。比如,教会学生在预习中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收集资料,教师可以在新授课前简单指导学生在预习时,从一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方向去探讨,如何去发掘、确立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学习内容等,这样可以提高预习的效率。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内容,预习时如果能促成小组研究性的预习,那么学生接触的范围和视野一定能够更加开阔。再如,一些要求学生回家进行的预习工作,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和家校信息平台,取得家长的支持,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解决一些预习中碰到的困难。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作为教师,及时有效地介入学生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4.科学的评价
      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从而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所以,对学生的预习,每天都要对学生进行检查和评价。在检查中,可以从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本入手,看看学生在课本的圈圈点点、体会感受、看看预习笔记本上的收获和问题。再结合课堂教学的环节,不断地渗透预习的交流。有些是课始的检查,有些是课中的结合。
      如在字词检查时,学生不单是认读生字新词,而是展示自己独特的学习收获。有的向同学提醒读音,有的强调容易写错的地方,有的交流自己对某个词语的理解或造句。
      又如,在讲读课文时,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某个句子的独特的理解感受,讲得特别精彩,教师就着重评价,肯定他:“预习得认真,到位。预习时书读得真仔细。”“你的课外资料用得真好。”
      再如,朗读课文是比较简单,也是大多数学生都想参与的环节,有的学生就读得又有感情,又流利。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地赞扬:“昨晚,你肯定把课文认真地读了好几遍了。”学生在学习交流中体会到了预习成功的喜悦,这样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课堂的气氛都会更加融洽和热烈。
      所有这些都不应流于形式,而应与学生的学习小组评价相结合。每课预习本子上做得认真,该生就能得一颗小星星,每次课堂检查反馈时表现出色,可当堂得一颗小星星。这样一单元结束,哪个小组累计的星星数最多,该小组就被评价为“优秀学习小组”。
      有效的课前预习,如果师生共同都能认真对待,能坚持做下去,当作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的话,每个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学生的的语文成绩也会有所提高的,教师的教学也会慢慢变得更加轻松的,课堂才会是高效的、开放的、快乐的。

    相关热词搜索: 预习 新课程 小学生 语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