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林卓宇:孤独源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敏感】 孤独不是与生俱来,而是

    时间:2019-03-27 03:28: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90后”的写手中,林卓宇是应该被提到的一位。这个17岁的湖南少年以百万字的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相比高中成名的韩寒、张悦然这些“80后”作家来说,林卓宇在初中甚至小学时期就已经收获了足够的盛名。
      林卓宇的文字细腻而忧伤,有着透明、纯粹的特质,带着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他善于从自然界中寻找生命的规律和真谛,善于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造一个瑰丽多变的世界。林卓宇非常同意“文学就是人学”这种说法,他喜欢在宽泛的阅读以及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来寻找创作灵感和写作意义。
      也许,正是对阅读和写作真正意义上的热爱,才使得他取得了足以自豪的成绩。那么,我们可以在对他的不断了解中,去体味阅读,揣摩世界。
      
      ◆访谈◆
      
      关于写作:我是一个思维意识更新很快的人
      
      新作文:你的写作观是什么?
      林卓宇:将世界中一切无言甚至不可触摸的感触、幻觉、想象,幻化成笔下的篇章,献给无尽的时空以及时空中的人们。
      
      新作文:之前你出版了4本图书,今年一下子出版了6本,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几本新书的情况吧!
      林卓宇:之前的书有2本是自选集,2本是系列丛书。这次出版的6本书皆属于《林卓宇作品》系列。它们是散文集《那曲年月》《海棠影下》,随笔集《流景闲草》,诗集《仙境的节奏》,小说集《落日工厂》和长篇小说《看海的街》。这些书写实的内容大体是围绕个人生活展开的,偏于文艺风格,虚构的内容更多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新作文:你的文章体裁多样,哪种体裁最吸引你?
      林卓宇:我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是童话,后来写得比较多的是散文和随笔,再后来发表了很多诗歌,现在小说也写了不
      少……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是全面的,所以在具有个人风格的前提下,体裁对我而言不是很重要。我觉得体裁和体裁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沟通和影响的,散文中可以有类似小说的情节,小说中也可以流淌诗性。
      
      新作文:迄今为止,你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篇)?
      林卓宇: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思维意识更新很快的人。一部作品,在出版前后,我对作品的态度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现在还没有很满意的作品。也许恰恰是这种态度,才让我对自己的创作总是会有新的渴望。
      
      新作文:在你的散文和随笔中,很多都是跟自然界有关系的,你的小说也有很多篇幅描绘自然,你必定是一个喜欢体验自然的人。那么,你从自然界汲取了哪些养分?
      林卓宇: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我对那些绵密的、细小的事物抱有极其浓烈的爱意,无目的地观察和亲近,无形之中深化了我对自然万物的情愫。可以说,是大自然赋予了我想象力与洞察力。
      
      关于阅读:文学就是“人”学
      
      新作文:哪些作家的作品是你所迷恋和热爱的?他们的作品哪些方面深深吸引你?
      林卓宇:我喜欢沈从文、汪曾祺。他们自身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都从自己的故土之中挖掘出了丰厚的题材,作品之中流淌着对生命深沉的思考,且都具有人类的共性。
      
      新作文:你的作品风格偏向于细腻、忧伤,这些风格的形成,哪位作家对你影响最大?
      林卓宇:我觉得这是在多种阅读的影响下且结合自己的本性发展而来的。真实的细腻、孤独源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敏感,再加上文学毕竟是“人”学,在阅读的伴随下,少年的心会逐渐变得丰厚。我觉得对我影响较大的是川端康成和安房直子。
      
      新作文:如果向你的同龄人推荐五本书,你选哪五本?
      林卓宇:莫波格的《柑橘与柠檬啊》,这本书能够教会你成长,告诉你一个时代明亮芬芳的生活;李・瑞德的《罗西与苹果酒》,让你看清楚一代人隐忍不言而又异常美丽的童年;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所有热爱文学的人必读之书;白先勇的《孽子》,从中可以认知更加完整的人性与世界;野村美月的《文学少女》,一部非常好读的日本轻小说,作者将世界名著与校园生活巧妙结合,富于新意。
      
      关于个人:
      不愿牺牲成绩来抵抗体制
      
      新作文: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你就属于少年成名,你觉得名声对于你的作用是什么?
      林卓宇:名声可以是属于我的一个色彩斑斓的背景,我的想法和声音,也不至于被时代的喧嚣所吞没。名声也不一定是人的牵绊,在这个时代,实现理想也是需要名声的。
      
      新作文:你的父母对你阅读和写作有着怎样的引导和支持?
      林卓宇: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对我的关注更多的是在生活方面。但是他们给我创造的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对我的成长是颇有意义的。
      
      新作文: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怎么处理学习跟写作的关系?
      林卓宇:成绩还可以,一般比较稳定。我想说的是,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或许学生被体制愚弄得越好,成绩就会越优异。其实写作也是一种学习,功课和写作两者并不冲突,但是相比于课内的学习,写作少了很多功利性与局限性,因而我觉得写作相较于校内功课更为纯粹一些,所以写作不会影响学习,学习倒有可能影响写作。
      
      新作文:在学校,你是什么类型的学生?
      林卓宇:富于反叛精神,但是不愿意以牺牲成绩为代价来抵抗教育体制。更多的时候,我在校园扮演的是较为安静与守纪的学生形象,当然有时候也挺搞怪的。
      
      
      ◆作品◆
      
      书社老人之死
      林卓宇
      
      长沙的夏季是酷暑难当的,柏油马路被毒辣的太阳晒得沁出黑黑的油,街道两边的绿色古老樟树把沸腾的绿意倾泻了一地,那些卖凉粉跟臭干子的小贩们,皆挤在人群涌动的小巷子里,偶尔不忘扯着干哑的嗓子用火辣的长沙话吆喝几声。树上的蝉鸣和炸臭干子的油锅里的“滋滋”声、小贩们的吆喝声,谱成了长沙城夏日里所独有的乐音。
      尽杉挎着一个斜肩包,用左手捂着鼻子,疾速穿越一片尘埃汹涌的工地。好不容易跑了过去,却还是有不少的尘土飞进了自己的鼻子里,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回头望过去,那一家简陋的课外辅导学校的大楼已经在尘埃之中变得模糊而又朦胧了。
      尽杉慢步走了一会儿,来到一家果汁club,要了一瓶冰冻的台湾芭乐果汁。他非常舒服地享受起芭乐的果味,任那种带着蜜意的清凉平息每一根神经的燥热,让凝固的血液与滚烫的血管在顷刻之间逐渐平复归原。芭乐汁喝完后,尽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走到公车站,巴士正好驶过来,他搭上巴士,向着下一站进发。
      到达终点站,尽杉走了下来,越过干净的人行道。来到一条小街上,路标上贴着“新月街”三个字。这城里爱读书的人都知道,这里是有名的书屋街,是大大小小的书店聚集点。
      这里的每一个书店尽杉几乎都光顾过。他在班上是有名的文艺小青年,不仅非常喜欢读书,而且还时不时地动手写作。他常常参加文学社里的约稿活动,散文、诗歌、小说都写得有模有样,并在当地的日报上发表过不少的作品,有的时候还给一些学生刊物写些书评和影评,独到的见地时常受到编辑的好评。
      高中的学习越来越紧张,这一次,尽杉好不容易从课外辅导学校结束补习之后的闲暇时间里抽出一点空闲才来到阔别了两个月的新月街,他决定要好好地参观参观。
      尽杉走在街道上,四处张望,默念着每一家书屋的招牌,然后心里就自然想起了这家书店里书柜上的书,以及书中的那些内容。
      当尽杉正犹豫着该往哪家书店去的时候,一个毫不起眼的转角突然吸引了尽杉的注意。尽杉心里正觉得奇怪,感觉好像这里似乎不曾有过这么一个地方。尽杉沿着转角走了过去,一个小得可怜的贴在卷闸门上的“天马书社”的字样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那字样就像是阳光下即将脱落的一角斜阳般,硬生生地被黏在上头。尽杉不由得对这家书店产生了兴趣,于是便走了进来。
      “咳――要点什么呐?”
      还未等尽杉仔细观察这间书店的格局,一个苍老得如同磨砂般的声音不知从哪个阴暗的角落里爬了出来。尽杉被吓了一跳,好像闯进的是鬼屋一样。
      尽杉站在原地发呆,忽然,一个满脸沟壑、头发生硬杂乱的老人从背光的地方走了出来。他稍微端详了尽杉一小会儿,又四顾看了一看,面无表情地走开了。
      书屋里面散发着一种独有的书的味道,这和其他书店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里却有一种淡淡的潮湿的味道,加之空间的狭小,这种气息显得愈发浓郁。尽杉看着老人,问道:“爷爷,请问……”
      听到尽杉说话,老人缓慢地回过头来。那是一张老朽、粗糙、满脸沟壑且透着一点冷僻的面孔。“这里没有你爱看的书。”老人一字一顿地说着,每一个词都显得那样弱不禁风。
      尽杉低着头,嘴里不听使唤地冒出了一句:“请问,这里有《战争与和平》吗?”话音刚落,他就感觉自己仿佛说了一句不经思考的傻话,心想自己为什么会不知所云地提到这本书呢?他的手心里冒着一阵阵的冷汗。
      老人迟缓的神情由麻木变成了惊诧,他的瞳孔,似乎一点一点地被放大了。
      “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老人问,急促而又疑惑。
      “嗯。”尽杉点了点头。
      老人赶忙走过来,拿起一架木梯子,架上高高的书柜,一步步爬了上去,从最高的那一层上面取下一本硬皮的厚书,然后又一步步爬了下来,把这本书递给了尽杉。
      1989年版的。《战争与和平》。
      尽杉向老人笑了一笑,表示感谢。接着,老人又跑到一个小房间里,拿出一个抹布,小心翼翼地把尽杉手上的书的硬皮封面擦了擦。尽管不能够让书看上去焕然一新,但少了一层灰尘的遮蔽,还是要好看许多的。老人看着尽杉手里的书,一句话也不说。
      尽杉对眼前的这个老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好奇感,是孤僻,还是冷漠呢?他不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句对白,是的,这是《战争与和平》中的一句经典对白。正是这一句话,突然之间让尽杉想起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许这和老人自身的某些特质不谋而合吧?尽杉心里暗自想着。
      “谢谢您了。我再去别的书店看看。”尽杉微笑着对老人说。
      “等等,”老人叫住了准备走的尽杉,“你等等。”
      尽杉回过头来,只见老人走到书店的柜台前,在里面翻来翻去,一头硬直的头发,都伸进了柜子里。找了一阵后,老人翻出了一张纸,随即他把纸拿了出来,用水性笔在上面涂改一番,非常郑重地把这张纸交给了尽杉。
      尽杉一看,原来是一首短诗,诗名叫做《青春鸟》。“我的心/就像是一只青春鸟/飞过草原/飞过海洋……”尽杉粗略地看了看,在心里默念了几句。他有点忍俊不禁。老人的字迹有些潦草,而且全诗上下毫无诗意可言,简直还不如学校文学社刊物上刊登的那些诗歌呢。特别是“的”“地”“得”的用法完全是一塌糊涂,想必刚才他就是在改正这几处地方吧。
      “买了书的人,都要送诗的。”老人解释说,嘴里还喃喃自语着,显得颇有些不太好意思。
      尽杉跟老人挥手告别,离开了这家名叫“天马书社”的书店。走出书店门口,尽杉回头望了望,阳光照射在书店的卷闸门上,除了有些蝉鸣之外,一切都是那样的安谧,甚至,还有一些寂寥。
      此后的两个月,尽杉一直忙于学业。为了专心应对考试,尽杉停止了看课外书,其中包括看到三分之二的《战争与和平》。在不断的努力之下,终于,尽杉在模拟考当中取得了全A的成绩。由此,他获得了一段自由支配个人阅读的时间。他用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了《战争与和平》接下来那一部分,他对上次脑子里浮现的那一句著名的对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尽杉还没有忘记书店的那个老人。尽杉心想着,就如同那句对白一样――“上帝不会忘记他的芬芳”,尽杉心里对老人还有他的书店充满了期待。于是,在某一天午后,他又来到了那一家书店。走过街道的转角,尽杉却发现,曾经的那种气息已然不复存在了。当他定睛看去的时候,原来书店的卷闸门已经死死地闭住了,“天马书社”这四个曾经看上去快要脱落的字样如今已经完全不见了。
      尽杉在书店门口停了一阵,见没什么动静,便跑着去问附近一家书店的老板:“请问,‘天马书社’的老板现在不在这儿吗?”
      那家书店的女老板用尖尖的嗓音回道:“你是说那个老爷子啊?我可不知道。前些日子他好像老咳嗽,时不时往水沟里吐些什么东西,所以嘛,有可能去买药了吧?说不定这会儿又在哪里躲着写那些狗屁不通的诗吧?”
      尽杉听了女老板这所谓的回答,再看看那已经没有了“天马书社”这四个字的空白的卷闸门,似乎明白了什么。
      ……
      一下午的时间,尽杉都在这里徘徊着。晚霞已至,霞光的根须,却迟迟不肯在这样一个小地方扎根。所有的阴影,和尘埃,都无法降临,跟着尽杉一同徘徊。
      “我的心/就像是一只青春鸟/飞过草原/飞过海洋……”尽杉一边徘徊,一边默念着这一句诗,他好像很愿意把这粗糙的诗意埋藏在自己的心里,生根,发芽,开出新生的花朵。
      夜幕降临。尽杉望着星辰,叹了口气,然后走上了回家的路。当他走到另一条像新月路的人行道那样干净得仿佛新铺好的路边时,顷刻之间,他嚎啕大哭了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 与生俱来 源于 敏感 孤独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