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过客》:行走反抗虚无】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地

    时间:2019-01-24 03:25: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鲁迅先生的《过客》篇幅很短,如此短的剧本是罕见的,用如此短的篇幅对整个人生作了如此深刻的思索,涵盖了如此深广的内容也同样让人吃惊。《过客》是象征剧,是荒诞剧,是存在主义的剧本。在当时的中国,除了鲁迅,没有人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了人生的虚无和绝望。
      戏剧的主人公是过客,象征一个面对荒诞和虚无,感受到人生没有意义和目标的理想追求者、跋涉者、人生道路的探索者。他约三四十岁,正处在中年,这样的年龄已经经历了青春的幻灭,已经在人世闯荡了一定的岁月,一定已经碰了很多钉子。他“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这是作者对他外貌的描写(感觉类似于作者的自我写照),作者已经在上下求索中被折磨得很疲惫,显然在此以前他一直是一个失败者。不愿意停留在一个地方,不愿意放弃,偏要流浪和行走,是他自我折磨,像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受尽折磨的根源。
      另两个作为陪衬的人物:一个是七十岁的老翁,另一个是约十岁的女孩子。前者象征一个已经走到生命暮年的过来人;后者象征一个还在用孩童的天真眼睛看待世界,还不知道人世的丑恶,没有经历过幻灭的悲哀,不知道思考人生意义的未成年人,世界在她的眼中是非常美丽的。因此小女孩、过客和老翁分别象征人生的童年、壮年和老年。
      在夕阳西下的傍晚,疲惫困顿的过客向老翁讨水喝,有意思的是,老翁分别问了他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显然老头是一个哲人,这三个现代性追问问得有水平。问的是人的主体性,追问的是人的自我存在,终极关怀,和家园与归宿,目的与意义,存在的依据。
      “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奇怪的是,过客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从小就有一个父母起的名字,那么过客追问的显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命名,一个自我存在的追问,一个身份的确认,一种来源的思考。“从我还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有一个人”,显然,作者从来就是孤独的,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这种孤独源于他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自觉意识的产生,个体深度存在的差异性。如果你拒绝了传统,也拒绝了集体性的归宿,被放逐和孤独荒原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归根到底,他走得太远。你难道就不能停在原地,非要跋涉到人迹罕至之地?想起尼采的话:“吾行太远,故孑然失其侣,见放于父母之邦矣!”过客只知道一个劲地向前面走去,他问老翁前面是什么地方,老翁告诉他说,前面是坟。在这里,坟象征每个人终有一死的结局,作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他自然面临着死亡焦虑,恐怕他也未必相信上帝和轮回。有趣的是小女孩的话:“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眼中的世界就是如此不同,老人看到的是坟,是死;而对人生懵然无知的小孩子看见的却是鲜花。谁错了呢?都没有错。人生阶段的不同导致了看待世界的眼光的差异!
      “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过客进一步发问了,向过来人请教人生奥义。
      “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老翁也不能回答他,因为老翁中途就放弃了,他并没有探索到那样的深度。或者也可以认为走完坟地之后是指死后的世界,老翁还没有死,显然也就不知道死后怎么样,是化为乌有呢,还是上天堂下地狱,还是转世投胎?
      “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但老者劝他回去,因为独自前行是危险的。这让我想起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那头山巅上冻死的豹子,远方充满诱惑,但远方也是危险的,仿佛塞壬的迷人歌声,强烈地诱惑着你,但你却永远也找不到,无法抵达,而且还可能在暴风雪中淹死在大海里。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马拉美说“沉入大海的心将一无所恋”,尽管“船可能会翻,可能根本没有靠岸的岛屿”,为什么不能走完?因为人生之路没有尽头?因为中途迷路或者危险的意外!而且你肯定因此很疲惫。
      “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过客说,他只得走,为什么呢?从他自己的解释来看,他是因为现实的黑暗、残酷和丑陋而拒绝现实,从而企图拒绝现实而逃离另一个世界。他的走是被迫的,他自己所处的每一个地方都不是他的家园,但他分明行走在大地上。其实除了社会让人厌恶,对这个世界让他感到恶心和厌烦之外,难道就没有他内心的黑暗吗?与其说是他的身体在行走和流浪,不如说他的内心没有安身立命的家园,他的灵魂是无家可归的漂泊的灵魂!也许他甚至有点后悔自己走得如此之远,否则也不会如此孤独。但已经晚了,他一旦开始行走,就像穿上了有魔力的红舞鞋,再也无法停下来。
      “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过客要往前走不仅因为无法返回,还因为一个神秘的声音在前面呼唤他,什么声音呢?这是一种神秘的心灵感受,是上帝在召唤?是生命的呼唤?是理想的彼岸世界?是对存在的追问?当然,行走是艰难的,过客受过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他要喝些血,让疲惫和困顿的自己振作起来,重新获得营养,但血在哪里呢?这个血指什么?有人在评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时候说:“伟大的作品无处不充满象征。”这句话用来评价鲁迅的《野草》再恰当不过,这里的“血”自然也可以看做精神的养料和哲学化的人生解说或者宗教信仰,联想到鲁迅曾先后研究过阳明心学、尼采,还有佛学,我们就知道鲁迅永远需要精神的“血”来补充。但象征的意味是丰富的,他又说:“我也不愿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喝些水。”显然,这里的“喝血”,也可以认为是在社会上压榨、剥削和排挤别人,也就是鲁迅自己所说的“吃人”。他要摆脱吃人与被吃的宿命!但在中国,一个吃人与被吃的社会,你不吃别人的血,要生存就必定是艰难的,所以他感到营养不足。
      有意思的是,那个声音也曾呼唤过老翁:“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显然,在老翁年轻时候,也曾听到过那个声音,只是他没有理解,他也就不叫了,你愿意倾听,他就存在;你不理睬,他就不存在。绝对彼岸理想世界确实如此,它是无法证明的,全看你个人是否信仰它,是否接受它倾听它。如果不理睬,不愿抬头仰望星空,就与世浮沉,忘记了自己的家园和灵魂,泯然众人矣!
      过客终于无法停下来,虽然他多次因疲惫而几乎放弃,但他终于自我振作,继续前行。这里小女孩想给他一块布裹伤,被他拒绝了。并且说了很奇怪的话:
      “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诅咒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向女孩)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
      过客是不是太冷酷太没有人性了?谁给了他布施,他不感激和报答也就罢了,还要像兀鹰一样诅咒对方的灭亡,并且诅咒自己的灭亡。有人说小女孩指许广平,而布则象征许广平对鲁迅表白的爱情,那么鲁迅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力量,什么力量什么境遇?我想所谓境遇则主要是指两者的师生关系,年龄差异,还有鲁迅有个原配夫人朱安这个事实,导致他们如果发展爱情关系必将面临的严酷的舆论环境。不仅没有这样的力量对抗虚伪的社会舆论,也可能是指不能通过爱情使彼此获得拯救。因此他拒绝了许,他说“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显然,他对爱情的意义不敢高估,太小,不能包裹伤口。既然如此,鲁迅拒绝许的爱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诅咒对方的灭亡呢?作者在写本篇后不久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也在《过客》中说过,原来是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跟他有了关系,那么他就要关心和牵挂这个人,而人活着是很痛苦的,这个世界是丑陋和险恶的,他认为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自己所爱的人都是好事情。看来鲁迅的确内心很阴暗,看问题总是跟一般人不一样!另外,他也怕爱拖累他,妨碍他独自的行走。爱不仅是负担,也会抹杀个体的本真存在,只有孤独的时候才是他自己。
      过客抵制住了过来人老翁的多次劝说,拒绝了爱的诱惑,终于决定孤身一人继续行走。他“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相关热词搜索: 虚无 反抗 过客 行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