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探究]中学语文必背课文

    时间:2019-01-20 03:27: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本文就课堂提问总结了几种常见方式方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方式
      
      马卡连柯说:“教育学是最辨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因此,课堂提问还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不能篇篇使用一种固定模式,这就是“大体须有之,定体则无之”。下面略述一下课堂提问的几种常见方式方法:
      一、直问式。直问,即“问在此而意在此”
      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学生对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做出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孔乙己为什么用手爬出大门?”等等。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但是,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中若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较枯燥,不容易活跃课堂气氛。
      二、曲问式。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
      教师的本意是要解决甲问题,却偏不直接问,而是绕个弯提出问题,乙问题的解决又以甲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所以,只要学生解答了乙问题,甲问题便等于不答而解。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迎刃而解。又如讲《大铁椎传》时,钱老师问:“大铁椎是那里人?”课文里没有直接的答案,学生首先要读懂“语类楚声”,再进行一点简单的推理,才能回答“大概是湖南湖北一带的人。”这就增大了学生思维的容量。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基础训练的辅助,透明度很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
      三、逆问式。逆问,又称倒问
      教师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不从正面提问,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一般问题总是问: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提出假设,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如讲《左忠毅公逸事》,钱老师问:文章一开头先交待“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这四个字去掉好不好?逆问如“平地起波澜”,所提问题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往往能令学生深思。
      比较式。语文教学中常用对比规律进行教学,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外界事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象在我们面前出现时,在我们的大脑中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兴奋中心,根据神经过程的对比规律,两种以上的性质不同或相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弱的兴奋中心能加强强的兴奋中心,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教《社戏》,根据迅哥儿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可提问:迅哥儿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夜那么好”?这样写收到什么效果?教《故乡》,可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创造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语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欧阳修的《卖油翁》,可提问:卖油翁走后,陈尧咨会想些什么?教莫泊桑的《项链》可提问:当路瓦载夫人在极乐公园碰到佛来思节夫人,得知她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劳动白费时,她该怎么办?这种提问是根据课文的内在因素设计的,因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绕道式
      走路常遇到高山江河阻隔,这时如果没有渡越的条件,人们便绕道而行。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类似情况,问题一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很费劲,我们便可以采用这种绕道式的提问方法。如《石钟山记》中写到三笑,如果直接问:这三笑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那么,教师可采用绕道的方式,设计两个较容易的问题对其作降低难度的处理:苏轼三次笑分别在什么场合?内容各是什么?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就能逐步达到对原来问题的理解。又如讲《祝福》一课时,在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得哪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老师可采取绕道法,暂且存疑,从侧面问道:“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可能说:“死了”。有的说:“老了”。老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可能答道:“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老师问:“那么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学生可能说:“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即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五、引路式
      求取真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学生还“知之不多”,对知识的理解,有些还会出现“误区”。学生是教学的“受体”,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课堂上对所提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有时还可以比较具体明确地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便于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定向。如教《伐檀》这首诗时,可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自己翻译全诗。课堂上,请一位学生翻译第一段,请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译文判断正误,结果没有同学发现有译错的。于是提醒大家注意第一段最后一句诗:“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翻译,并请那位同学把最后这句诗的译文再念一次,就有同学举手回答说,这句诗应译为“那些大人先生们啊,可不是白吃饭啊!”这句是用反语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作强有力的讽刺,而那位同学却把“不素餐兮!”错译成“可不是吃白饭啊!”“吃白饭”和“白吃饭”意思是不同的,“吃白饭”是指“吃白米饭”,“白吃饭”是指不劳而获,在这里是讽刺揭露统治者不劳动,白吃饭。又如教《祝福》,关于作品的题旨这个大问题,我们可以分几步来提问,逐层剖析:A、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祝福时她怎样的表现和精神状况?B、祥林嫂第二次进鲁家,祝福时她的表现及精神状况又如何呢?C、祥林嫂在捐门槛后,祝福时她的表现和精神状况怎样?D、祥林嫂最后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惨死在祝福声中的?这样提问,让学生抓住“祝福”这个特殊时节,把握课文的线索,认识到祥林嫂“舒畅愉快――疑惑苦闷――痴呆麻木――凄惨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祝福”所寓含的主题及社会意义。
      六、选择式
      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其比较分析,选择优劣找出最佳答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有位教师在讲授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教师提问道:“这七句是作者对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帝王的评价,作者持的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还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懂得毛主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既肯定其历史功绩,又指出其不足,为下文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歌颂作了有力的铺垫。
      此外,课堂提问还有搭桥式、复述式、诱导式、发散式以及阶梯式等多种方式方法,这里不一一列举,例证当然也是不能穷尽的。总之,这些都说明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可机械死板,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探究 中学语文 提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