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CHIC20年,一个产业的灵魂与外衣】 灵魂布外衣

    时间:2019-06-01 03:22: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各地展会多如牛毛,布展的累心,观展的累身,展会的平台作用不断在弱化?有朝一日,展会经济早晚会功成身退,淡出历史舞台?——相对于刚开始那股子人头攒动的新鲜劲儿,展会经济一度被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然而,久经风雨考验,“鸡肋说”并不站得住脚。任凭网络经济如何汹涌如潮,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成长型品牌依然风起云涌,它们需要一个感性的亮相,一次理性的接触。而惟有眼见为实、活色生香的展会经济,才能担当成为服装企业展示内在品牌文化,对外延伸商贸空间的常态载体。
      大概,这也是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走过20年来的不变信念——经过近20年的积淀,不管是具备一定辐射力的规模效应,还是颇具包容性的专业效应,CHIC不断跳脱以往企业集聚的物质“场所”概念,开始积聚自己的气场。不管是对参展企业,还是对有潜在商贸意向的专业观众,或是对引发媒体兴奋点,气场、都意味着某种磁力,它有着自然集聚的某种势能,这种势能是显形的、张扬的,也是潜在的、可挥发的。
      应该说,二十年对于CHIC而言,也许若干年后只是惊鸿一瞥。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缓解任何平台固有的审美疲劳,如何避免规模效应扩大而边际效益递减的尴尬局面,如何让这个展会成为漂洋过海、非去不可,赏心悦目的一次赴约,CHIC显然还有许多发展的命题待解。
      而究其本质,挖掘品牌“灵魂”,披上商贸“外衣”,将成为CHIC获得生命力源泉的护身符。
      20年的时间,CHIC的规模也从最初1万多平方米的展位面积,两三百个参展商,发展到今天的11万平方米,千余个品牌参展。
      与此同时,展区的划分也由原来粗放的男女装,扩大到了今天包括海外展团、男装/都市休闲、休闲装、女装、皮革/皮草羽绒、童装/婴幼用品、服饰类资源、时尚饰品、设计师廊多个特色展区。
      应当说,在空间延展的基础上加上专业化细分只是关键的第一步,这至少代表了更多细分领域的角色愿意参与到一个共同的游戏当中来。如果说,这代表了一种对表象的积极捕捉,有利于形成一个日渐规模化的“局”。那么,能否为这个游戏注入有趣,和谐,以及可持续的“作料”,则代表着与产业转型提升相呼应的价值深入与灵魂雕琢。
      实际上,很多时候,迈开第一步并不容易。如今可能习以为常的“便餐”,在当年,依然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创造性实验”。能够接受的,算是盼了多年终于品尝到了心仪已久的“饕餮盛宴”;不能接受的,就像吃惯了小米加咸菜,突然被请去吃半生不熟的日本料理一般将信将疑——
      以1995年CHIC的7场闭幕晚会的策划为例,这算是最早为CHIC注入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之一。若干年后,闭幕晚会的总导演王潮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真的要感谢杜会长(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当年没有他就拿不下来进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批文。我知道他当年是力排众议要做大型时尚晚会,那个年代让模特走上最好的舞台,穿最艳丽的服装在人民大会堂表演,在社会中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的确,还原到当时当地的时代幕布之下,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让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用货币得失检验改革成果的行为方式。然而,身披霓裳,“搔手弄姿”的“走秀”,却可能因为形而上的“小资情调”形式,被主流社会规则拒之门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杜钰洲,这位擅长书法、酷爱摄影,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称得上是当年敢于冒天下之大韪的“文艺青年”。当年的力排众议,也为日后传统产业渐渐剥离制造属性,走上时尚创意产业的二次创业道路,凭添了几分先定的意味。这也使得日后的20年间,展会平台与企业品牌文化、观点思潮、生活方式发布之间的联姻日渐成为CHIC的“常态”——
      也难怪,当1993年5月19日举办的首届CHIC落幕,美国《先驱论坛报》会这样评论道:“CHIC的隆重举行使北京城像过节一样,意味着沉睡时装龙的觉醒,标志着时装紫禁城的正式开放。”
      的确,伴随着这座时装紫禁城的大门开启,从自然聚拢到CHIC平台之上的企业,到撩开神秘面纱的时装文化,再到最初中国原创设计势力的崛起,中国服装产业果然展示出了别有洞天的一派风景。
      CHIC1993年,皮尔·卡丹第18次来到中国,并亲自为CHIC93的专场表演设计了50套服装。来自意大利的两位设计大师瓦伦蒂诺和费雷带来了亲自设计的作品。彼时,初生的CHIC用好奇、新鲜而又热情的眼光迎接着这些早已斐声国际的世界级设计大师,也为中国服装产业融入世界主流时尚埋下了伏笔。
      同年,首届“兄弟杯”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有6个国家和地区200名选手参加。中国浙江美术学院教师吴海燕获金奖,作品为《鼎盛时代》。如何培育属于中国自己的设计力量,解读中国时尚设计语言,成为了当年CHIC的一个本能初衷。
      CHIC1994年,就服饰文化理论方面,举办了《世界服装时兴款式》、《中国服装设计师流行设计研究》《服装设计与流行趋势》等专题研讨会;观念的碰撞与灵感的对话,同样成为了CHIC希望秉承的一个使命。
      CHIC1995年,以展示华夏民族服装和古今历代服饰的大型服饰文化晚会《华夏民族魂》在人民大会堂上演;首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以挖掘新人为目的,吸引了全国近20个省市的选手参加。
      如果说,当初的CHIC还略带些“节庆”的狂欢色彩,那么,之后的CHIC,凭借其商贸属性与文化属性就更加凸显出了专业的一面,一个显著标志是,区域品牌经济以军团阵容出现,令CHIC的气场多了几分擂台的意味,也为专业观众绘就了一张更为清晰的品牌路线图。
      2001年,在中国服装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温州服装企业,第一次以地方展团形式参与其中,占据了整个7号馆;与此同时,整个5号馆成为以学院派著称的杭州女装品牌一展身姿的舞台;2002年的CHIC,延续了各地以展团形式集体参展的最大特点,其中天津、山东、四川、重庆、福建和泰国展团几乎都是第一次以集团军面貌出现。
      实际上,CHIC本身的能量扩容,与产业不断提升的成熟度密切相关。产业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商贸需求在细分,相对个性化、量身定制的平台承载,已经成为CHIC的阶段性策展重点:
      2004年,男装配饰展区成立,国内优秀的领带、皮具配饰等品牌汇聚于此;CHIC2005开始,配饰馆正式进入服博会大舞台;CHIC2005的高级丝绸展区,CHIC2006的羽绒服展馆,CHIC2007的“特体服”频繁亮相,也都成为了当年的年度亮点。本届CHIC上,杉杉以磅礴的气势独自设立主题馆,将旗下22个品牌带入展会现场,向业界表明杉杉集团“多品牌、国际化”的实践成果和经营理念。
      到了2008年,CHIC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搬到了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那一年,IT企业抢滩CHIC是展会的一个新现象,比如国内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相对于CHIC商贸功能的深入,越来越浓郁的文化气息,也见证了中国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的软实力提升。这样的转变,被知名设计师罗铮赞誉为“大浪淘沙,CHIC是中国品牌创意力量的竞技场,也是经过遴选被肯认的实力品牌成长的标尺。”
      CHIC2010,主办单位为了提升CHIC的时尚度和艺术文化氛围,邀请了20余位建筑、绘画、雕塑、园艺等跨界艺术家开设时尚艺术长廊。
      这在CHIC历史上尚属首次。设在展场中央连廊的CHIC2010Hardrive时尚艺术长廊,展示了20余位艺术家以“超越毁灭的边缘”为主题创作的33件艺术作品。其中的两位先锋艺术家——邹操和唐娜,还被邀请以衣扣、布料等服装辅料为素材进行半命题式创作。
      商贸加文化,CHIC用两条腿走路,恰恰代表了中国服装产业创意与生意一个都不能少的内在诉求。
      有业内人士曾经指出,正如巴黎形成了高级时装发布与成衣发布两大不同的发布会体系,一开始的组织依然不是偶然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如果说所谓的聚集效应仅仅是时装周这种发布会集中化成因的枝节的话,形成原因还有更深层次、更大环境的生发与促成。
      对于CHIC而言,同样印证了这样的发展规律。内需市场的消费潜力、品牌经济的价值迸发,以及全球贸易一体化的格局形成,产业的经济大气候,不断需要在业内整合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性和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成熟企业可以沉淀内在,成长型品牌可以走向前台,设计师可以展现创意自我,渠道商可以觅得品牌良马,各得其乐,各取所需,也是这个平台最直接、最质朴的使命。
      CHIC1994期间,参展外商订货4392.5万美元,国内厂商订货650.5万元,达成合作意向的外商达480多家,有19家国内参展商也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国内贸易部还组织百家大商场参加订货。
      为推动贸易订货,CHIC1999开始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以期取得更实质性的进展。继1998年CHIC开通CHICnet网络后,1999年,CHICnet开通了网上贸易观众登记系统,为参展企业和贸易观众免费发布商业信息,促进了企业间更快捷、更有效的贸易洽谈及订货。
      直到2011年,CHIC的展出面积达到100,000平方米,参展品牌总数达到1000余个品牌,2011年有超过300个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的品牌莅临CHIC,参展面积达23000平方米。
      应当说,CHIC向海外延伸的触角也表现出不俗的后劲。对此,业内人士评价道,“CHIC做到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服装专业贸易展,给予所有的服装品牌提供的推广、展示、资源共享、信息传递、交流等最佳平台。”
      除2010年参展的意大利、法国、韩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展团外,还增加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展团。展会期间 4 天共有超过 11万来自海内外各界观众到会参观。展会期间,主办单位设立了海外服务中心,为海外买家提供翻译和陪同服务。
      的确,不管展馆里浮动着多少场光鲜亮丽的秀,能否促成直接的商贸成果,依然是展会之所以能成为“展会经济”的关键所在。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气候下,给自身披上一件厚实的商贸外衣,成为了CHIC需要背负的最大使命,也是其作为专业展会区别于大众展会的可识别标志——中国的品牌需要在内销市场机遇面前有效布局,海外的品牌需要在中国市场上安营扎寨,它们都需要一个集体的亮相,也都需要聆听与观察对方的战略举措,这个时候,CHIC成为了一个有效的容器,这个容器不仅仅需要外表漂亮,同时还应当承载最具代表性与发展性的内容,内外兼修,将是这个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时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过渡的有力证明。
      诚然,中国服装产业毕竟是一个新生儿,而与之相匹配的展会经济也走在漫漫的求索之路上。
      走到今年,CHIC已经有20年的历史。然而,相对于国际知名展会,比如由美国MAGIC INT’L公司主办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服装服饰及面料博览会,其始办于1933年的展龄,令CHIC依然只能算是全球服装专业展会中的“小弟”。然而,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CHIC可以依托自身的市场优势与规模优势,迅速累积后发优势,成为服装展会中的一颗明亮的新星。
      只是,在新星升起之前,CHIC依然要头脑冷静地拨开那些阴霾,或者称得上是“成长中的烦恼”。在笔者看来,对以下问题的反思与前瞻,将使得它成为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展会——
      问题一,目前CHIC已经积聚了品牌参展的规模优势,随着规模效应的累积,如何避免展会对参展商服务的边际效益递减?
      这并非杞人忧天。参展商在持续享用展会平台带来的效益之时,享受到的第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效果是最大的,第二个单位同样很大,但是会比最初的那个单位要少点,然后接下来的几个单位都会依次逐渐减少,直至到达某个临界点,过了这个量之后,继续享受该物品已经基本不会带来效果,有时甚至会带来反效果。
      作为CHIC的展会经济,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风险。持续的、同质化的投入太多,将最终使得收益摊薄。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边际效益递减的潜在危险性? 一个基本的宗旨就是,CHIC 本身就要和这些参展商同荣辱,共成长,避免同质化的服务带来的迅速老化,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创新与特色定位,探索多样化、细分化的服务手段,以给展会那些忠诚的老面孔、老客户以新服务、新价值,而非基于单一而无奈的心理动因——“竞争对手参展了,那么,我也应该参展”。
      问题二,在林林总总的专业展会层出不穷的年代里,如何坚持CHIC自身的“性价比”?
      曾经有媒体人深有感触地说道——“香港时装节举办了这么多年从来不挟中国或‘国际’自重, 但其品位和档次并不为低。”那么,头顶“国际”光环定位的CHIC,如何在扎根本土的同时,凝聚海外优质品牌资源,甚至走出国门?与此同时,许多国外展会专业性很强,有明确的定位,甚至部分公司展位的位置都已经固定,没有特殊原因不会变动,于是企业在选择参加展会时非常明确。那么,CHIC又如何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之间寻求平衡?参展商经历过人潮鼎沸的几夜辉煌之后,是否就此与展会绝缘?展会结束之后,又如何让其真正做到“永不落幕”,以持续提供性价比超高的专业服务?还有,未来,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以知识经济、信息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将对展览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那么,CHIC又如何借助网络新经济的优势,为展商和参展观众双方带来无缝的链接与有效索引?……
      问题三,如何在专业观众的聚焦之上与向外传播力之间获取有效平衡?
      相对于许多“墙内开花墙内香”的行业事件,“专业化”似乎一度成为其高墙深筑、相对封闭的主要借口。可是到后来,许多本来很有噱头的行业热点,最终悄然冰封在自娱自乐的冰窖里。实际上,专业化与向大众、向消费终端进行渗透的传播力并不冲突,如何通过有效的形象塑造与产业外交,将决定CHIC这个展会品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使得这个平台更加具备黏性与磁力。
      而在笔者看来,这一系列发展的命题,实际上正应了2012年CHIC展会的主题——“穿越”。能否身心自由地穿越,实际上考验的是在不同需求之间游刃有余的技能,一个长生而不衰的展会,考验着主办方的策展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以及把握产业有效需求的能力。
      因此,20年,对于CHIC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还远远尚未是足以盘点过往的节庆时分。

    相关热词搜索: 外衣 灵魂 产业 CHIC20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