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数字化时代出版人的微观转型:数字化转型

    时间:2019-05-14 03:20: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面对数字出版,出版人应进行“微观转型”,即从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理念态度等方面彻底调整,以适应新的产业环境。      关键词:数字出版;出版人;微观转型;胜任力
      
      当前,出版业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这决定了出版人必须慎重反思自身在知识积累、能力结构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以胜任力为标杆,不断学习、调整,适应复杂的新环境,在为组织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
      
      一、出版人微观转型的必要性
      
      出版人微观转型是指出版从业者顺应技术革命和业务变化的需要,利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通过主观努力调整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改善工作态度和心理状态,以达到新的岗位要求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活动。一般而言,大部分出版人有多年从事编辑、校对、策划、销售等出版业务的经验,对出版发行事业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复杂的产业数字化变局,其职业发展会遇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技术革命带来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的剧变,导致出版人难以胜任新的岗位要求。传媒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种不断进化的力量使出版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快速老化和贬值。如果个体补充新知的能力不足,将无法适应新型业务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会导致岗位职责发生较大调整,这给出版人提出转型的迫切要求。技术创新的驱动在数字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压倒性的,而且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缺陷最易被感知,往往是出版人重新定位的现实起点和核心动因。
      第二,自我认知、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危机不断爆发。当职业发展遇到挫折时,个体的自尊、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遭遇冲击,比如会感到疲倦、无助、烦躁,对组织文化不满,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很多人纷纷跳槽,就是这种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在数字时代,出版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力不从心,还有对产业前途的担忧,例如有人认为出版业将沦为夕阳产业,这种悲观论调具有一定代表性。社会变迁和行业转型给个体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因此,管理者除了通过项目培训、岗位轮换和脱产进修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素质之外,还不能忽视员工的心理调适和自我认同的重建。
      第三,管理制度问题导致出版人缺乏自我超越的动力。我国出版机构长期是事业单位建制,许多老员工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政策的保护下,缺乏创新的动力,一部分人甚至抱着“混日子”的心理,希望熬到退休万事大吉。这种心态既有制度安排的原因,又与个人的事业追求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关。根据心理学研究,面临压力时个体既可能作出学习、调适等积极反应,也可能产生愤怒、迷茫、沮丧、自卑等消极反应。面对数字浪潮的冲击,如果员工个体的压力管理能力不足,就会对自身事业心、专注度、创造力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在“压力——回避——更多不适——更大压力”的恶性循环中,出版人除了感到焦虑、无奈、无助、疲倦之外,还可能会选择逃避、敷衍或抱怨,这对组织效率无疑会有严重影响。
      第四,领导者对员工微观转型的忽视,导致企业数字化战略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大多数管理者在面对数字洪流时,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沟通等环节引入新技术,以及提高营销绩效等问题。这种思路最大的逻辑缺陷在于忽视了人力资源的本位作用,不论是哪个环节的数字化,都必须由人来执行,而执行效率则取决于人的技能、态度、合作意识。因此,数字化工程必须从人的因素出发,前瞻地考虑员工的微观转型,否则战略规划再宏伟,也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目前,许多传统出版企业已经开始介入数字出版,但从人才角度考察,懂得数字出版技术与经营且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极度缺乏,而此类人才无法全部由外部引进,因此,出版人微观转型是具有全局意义的紧要任务。
      
      二、出版人微观转型的目标设定
      
      “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在诸多要素中知识和技能是外在的、可见的,而心理动机、个人特质、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或价值观则是内在的、隐藏的。①出版人微观转型应以岗位胜任力的提升为宗旨,通过专业培训、自我教育和压力释放等方式调整能力结构和心理状态,以便能较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具体而言,出版人微观转型的目标设定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是职业生涯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位。在环境复杂快变的时代,一个人的发展会受各种变数的影响,因此,人生定位需要根据环境演变动态优化,有时甚至需要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或努力方向。在数字环境下,出版人在职业发展中,除了知识技能补缺之外,职业方向可能需要转换,价值目标需要重新设定,这些都是确立转型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在自主意识和个性日益彰显的今天,出版人重新反思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愿景,对自我价值的有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出版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坚持“个人——职业匹配”的原则,尽量将个人特性、职业发展与组织战略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其次是知识技能的更新和完善。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环境要素之外,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还会引致任务环境的复杂化,而任务环境则是影响出版人胜任力特征结构的关键,亦即岗位职责、管理层次的变化,会影响出版人工作的有效性。②在数字时代,许多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对出版人的策划、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进行知识和技能补缺就成为出版人微观转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出版人在参加培训的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比如知名高校的开放课程、专业论坛、在线知识服务等网络教育资源都可以加以利用;许多电子文献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移动阅读,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加以查询。这些新兴的信息获取方式不仅是出版人应该提供给读者的,也是自己在学习中应该积极运用的。
      再次是心理状态的调适。心理状态看似属于私人问题,但它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进而会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管理者应该塑造良好氛围,引导员工以积极心态去面对挑战。从人格特质方面分析,一个善于创新的出版人应该有高度的职业热情,在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时能够发挥求知欲和创造力,灵活地观察、主动去适应,具有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面对挫折会找原因解决而不是抱怨。③因此,出版人理想的心态应包括:不断开放心智,对技术、市场和业务变化等保持关注,成为乐意学习及与同事交流的员工,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主动与合作伙伴协商解决,而不是将问题悬置起来,任其向负面方向发展。
      最后是整体绩效的明显改进。个人绩效增加的幅度可以通过可靠的方式予以测度,因此,可以将个人绩效作为考察出版人微观转型是否成功的指标。个人绩效可以从上级领导、员工本人、同事等的评价中得到反馈,比如个体在人际交往和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在团队中作用的大小及工作业绩等都是可以观察和评价的。出版人微观转型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完成的,其他成员的支持对于转型的成功至关重要,和谐的团队能激发个人的成就动机,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因此,出版人微观转型也应该以个人业绩和团队业绩的共同提升为目标。
      
      三、出版人微观转型的主要内容
      
      出版人微观转型不仅需要个体发挥创造性,而且离不开出版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从操作层面分析,出版人微观转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明确微观转型的思路,重新确定职业理想和业绩目标。出版人应该客观认识自身在技术敏感度方面的不足,在分析技术变迁的影响和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文化导向,确定微观转型思路。在确立目标时,出版人应该以个人的思考、权衡为主导,但是对于领导、同事、亲友的意见和建议必须给予重视。缺乏有力的人际支持,即便目标非常高远,其成功的概率也要大打折扣。
      第二,规划微观转型的路线并加以执行。出版人微观转型应该以胜任力的提升为核心,借助内外资源,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全面改进,尤其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技术知识,并掌握完成新业务所需的技能。在规划微观转型路线时,出版人要了解领导对自己的期望,这种期望既有岗位职责方面的,又有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进而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自己。在执行计划时,出版人除了接受企业安排的培训之外,还应借助互联网加强自学的频率和力度,以提升综合实力,例如下载专门的视听材料,并与同事一起研讨等。
      第三,根据各方反馈改进微观转型的方案。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综合素质,微观转型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它需要出版人在听取领导、同事反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方案,使之更加符合个人、企业的需要。管理者则应该将岗位要求和现实绩效的差距告知员工,结合员工的兴趣、追求,为其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职业指导,同时在时间和资源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对不同岗位还要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避免单一标准导致的误差和偏失。另外,还应鼓励同事之间就如何改进胜任力进行积极的沟通。
      第四,个体心态的调整必须贯穿始终。出版人微观转型不仅是为了提高工作绩效,而且能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统一。因此,出版人除了参考岗位需求补足知识技能缺陷之外,还应该通过态度、价值观、自我认知等的调整,从学习、创造、贡献和分享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样一来,出版人在角色适应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业务指标,获得了应有的认可和报酬,还加深了对出版业的理解和感情,增强对组织的忠诚度。
      总之,出版人微观转型应该以岗位胜任力的提升为主线,在管理者的引导下自发进行。出版人微观转型的成功不仅是出版企业顺利实现流程数字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出版人实现职业抱负的必要凭借。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出版人微观转型不仅是个体职业生涯顺利推进的必需,而且对出版企业的成功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效率的考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出版人微观转型要和出版企业战略相结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个人心智能力的成长对组织的壮大有益,员工胜任力是经营成功的核心驱动,出版人通过重新定位、持续学习和心态调整,提高岗位胜任力,这本身就是出版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的重要支撑。从互惠的角度出发,出版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其实现梦想,唯此出版人微观转型才能真正与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结合起来。对于努力转型的员工,管理者要对其胜任力进行测量、确认和激励,增加组织中不同层级之间人员、信息和资源的流动性,这样才能激发员工为组织贡献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发挥示范作用,促使更多优秀人才充分释放才华。另一方面,出版人应该以组织为依托,利用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和相关资源提高自身素质,为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更多贡献。
      其次,注重价值观引导。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资源、流程和价值观三大要素,其中资源整合、流程安排受到较多重视,而价值观的塑造和分享则容易被忽略。实质上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都非常重要,员工秉承一致的价值观有利于行动的协调和整体效率的提升。缺乏理想的出版人即便掌握了新技术,也终究会由于目光短浅而失去前进动力,因此,出版企业务必要注意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在数字环境下,强调读者至上的哲学,在营销中尊重个性化阅读诉求,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服务读者才是出版人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同时在组织内倡导积极进取、正直坚强、团结谦让、循难而上、沟通协作等理念也有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④
      再次,要考虑业务技能、经营理念和文化使命的均衡。出版人不仅应该主动突破技能缺陷,同时还应该意识到买方市场格局下产品和品牌营销的重心到底应该放至何处,目标市场和读者需求的辨识要注意什么,此外还必须牢记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通过综合素质的完善来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国出版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营销能力内功不足。出版人微观转型表面看来是由技术要素引发的,但是实质上我国出版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市场意识和运营能力的“补课”,比如对读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洞察,对市场趋势的预测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实践中,出版人微观转型可以通过组建团队的方式完成。团队成员在学习方面可以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而在经营理念转变和文化使命担当方面,团队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以产品线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中,团队这种强调深度会谈、互相帮助、协作创新的组织形式更具可行性。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出版人就营销思路和文化理想等话题充分交换意见,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样更有利于微观转型的早日成功。
      最后,个体的修炼永无止境。回顾人类出版业历史,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剧变,使潜在生产力得以释放。在此过程中,出版人的应变智慧和创新行动皆不可或缺。在数字时代,出版人应该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抱有学习的态度,随时准备在已有知识丧失意义时,从零开始重新出发,掌握新知以适应形势。出版人微观转型的成功依赖于个体努力,尤其与个人的应变意识、学习能力、知识应用、勤奋程度、决策技能、情商高低、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创新能力、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和领导水平等因素有关,⑤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在组织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及时的奖励和晋升等是促使出版人微观转型高效完成的关键。
      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它需要出版人用智慧、行动去突破时代和技术的限制。数字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空前压力,同时也是个人职业生涯升华的绝佳契机,因此,出版人应积极拥抱变化,以胜任力为标杆,通过参加培训、技能演练和心态调整等一系列努力,转变为符合新兴业务需求的骨干人才。
      
       (作者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教师、管理学博士)
      
      注释:
      
      ① 遇仁华,丽玛.基于AHP的知识型员工胜任力评价研究[J].经济师, 2010(12).
      ② 肖剑科,赵曙明.基于情景分析的未来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研究 [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
      ③ 何健文.创新人才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2).
      ④ 郑晓明,于海波,王明娇.中国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的结 构与测量[J].中国软科学,2010(11).
      ⑤ 蒋建武,赵曙明,戴万稳.现代服务业管理者胜任特征研究[J].软 科学,2007(06).

    相关热词搜索: 微观 数字化 转型 出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