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诗人理想,,旷谷回音】 理想是当代诗人

    时间:2019-05-12 03:30:2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丝夹缝中的生命,可以让他如同孩童般地哭泣;一粒纤尘的杂质,也可以让诗人揪心般地梦魇。这是一群脆弱的生灵,诗人们用或优美或睿智的文笔,构筑了一个自己的理想王国,像雾霭中的灯塔,引着所有期待抚慰的心灵,去往一个纯净圣洁的天地。有的人,乞求甘露;有的人,诅咒暴雨;有的人,追随死亡;有的人,燃烧自我。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不在感知:生活即我,我即生活;生活即诗,诗即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打­开一本诗作——艾略特的《荒原》。
      一、文学价值
      T·S·艾略特是20世纪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时七年创作完成又被庞德删去大部的长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但这毕竟是西方人的自家言说,我们在急于“拿来”的时候,必须立足于自身民族的历史和特性,是谓之学习借鉴以共同进步。
      本文试图在这个视点上,从形式表现与思想情感两个方面考察《荒原》一诗的符号学意义。
      (一)形式表现
      “荒原”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一个象征符号。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的体验,正是在这一点上,诗歌(艺术)能沟通不同民族。我们不必费力去破译什么“天书”,因为这违背了中西方美学精神。一个热爱诗歌、尊重诗歌的读者,不会以此去破坏和中断“整体的印象及效果”,陷入徒劳的文字游戏中而拉­开与诗人的距离。正如艾略特自己所说:“一首诗实际意味着什么是无关紧要的。意义不过是扔给读者以分散注意力的肉包子;与此同时,诗却要以更加具体和更加无意识的方式悄然影响读者。”这种影响得之于心却无法言明,正是诗歌特有的魅力。
      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可以被看作承担信息的抽象的符号,而艺术是起源于象征的。与原­始艺术的宗教实用性不同,文明艺术有其“自身为内容和目的”,“不是所表现的对象,而是对对象的表现;不是艺术的观念内容,而是这种观念内容的存现形式,决定了一件创作品是否能被规定为艺术品。”[1]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的观点,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明:“如果我们不抱偏见来研究一个诗人,我们将往往可以发现,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其最优秀的部分,而且其最独特的部分,都可能是已故的诗人,他的先辈们所强烈显出其永垂不朽的部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荒原》一诗的价值呢?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荒原》的幽微晦涩未必能超过李商隐的某些“无题”诗,它的引经据典也未必比宋人应用得更为圆熟,至于那些触目惊心的意象和飞落天外的奇想更未必强过李贺,而这种神话模式下的长篇形式,中唐卢仝写的1800多字的《月蚀诗》中就早已出现,里面的道教意象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那些向以高尚著称的神仙鬼怪也被卢仝一意改造成在蛤蟆精的威严下藏头缩尾的形象[2]。仅就西方而言,一部威廉·布莱克的“先知书”,不会让我们觉得《荒原》有多么神奇,它的长诗艺术也没有更多可以夸耀的地方,况且笔者一向认同“真正的诗只能是短的”(爱伦·坡),长诗只是一种应当有之的存在。
      像艾略特感觉到的,人们对“原注”的关心甚至超过了诗本身(他不经­意又证明了一个荒谬),这给我们通向认识之路制造了障碍。但或许《荒原》的成功,就在于用“新奇”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静:他把所有能想到、能用到的制造阅读障碍的方法混合到了一起,博喻、象征、时空倒错、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等,就是“疯人院里的呓语”,“仅仅是个人对生活发生的毫无意义的牢骚”(艾略特《拉姆伯斯断想》)。
      这种“无意义的牢骚”就是本诗的形式表现,而它的艺术内涵­是其生命所在,“我们的文明,包含着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于细腻的感性,必然产生各种复杂的结果。诗人必须变得愈来愈包罗万象,愈来愈隐晦,愈来愈间接,这样才能够迫使——必要时打乱——语言来表达他的意思。”
      于是《荒原》成为现代诗探索的一面标志性旗帜,是历史机遇给了它不可重复性,保障了它在文学史上的永恒价值。“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3]《荒原》就是这样的一个“早熟的儿童”。
      也许是空前绝后的旁征博引,全书一共涉及东西方56部作品,35位作家,6种语言。因此,这首诗的高度也就上升到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回溯和思考。由于其蕴含大,因此诗歌的表现功能被提升到极致,它给予读者的阐释空间也无比自由。
      艾略特出色地把众多纷杂的意象和材料统一在一曲阴郁而喧寂的调子中,其秘诀在于他“颇为武断地”处理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语言材料为统一情绪的表达服务。他往往只是在很小的一个侧面切取一点点表层意义,这样来进行最广泛而灵活的串联。比如他对第221行的说明:“这可能不是萨福的确切的诗句”。原­诗句内容与所暗示的出处,二者之间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和重要,就好像渔王可以是商人、水手、神、渔夫、“我”等任何人,这里面有着“物我梵一”的泛神思想,符合诗的非逻辑­跳跃性。这样任意驰骋作诗,自由主宰,是很愉悦的享受。庞德删去了好几百行,也说明这些材料的所指与能指的结合是很浅显的。写作不可避免地含有很多重复的行为,如果有意附会,就可以增加内蕴、生发联想;如果无意,就会产生巧合,一定范围内也能增加意蕴。所以中国人讲究“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有形不似无形妙。
      另有两点,区别于形式而属于内容范畴,专在下文讨论。
      (二)思想情感
      人生的苦难和丑恶,自古以来在中外的文学、哲学作品中都有深刻的表现。人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挑战——应战”状态下,与自我搏斗,与社会搏斗,才走到了今天。而今天,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欲望,把人性中的全部恶念诱发,人即使意识到也不能自控,极容易走上歧途。回顾过往或许可以找到病因和良药,各民族皆如是。欲望,打破了原本平静选择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形式人类社会再次重组和艰难进化。而今弦绷得太紧,这条路走得太久,弊大于利了。“悲剧是行动过多”吗?
      一个孤独的理想漂泊者,却无法有现实的支撑,这是一个悖论。我们是在谁——神还是自己还是他人——创造的世界里生存?人心不古!精神与物质能量失衡,人类创造出无比强大的摧毁力,如何抉择?上帝无能为力,人类自身也万分迷惘,只好任凭工业机器自动运作,沦为奴隶。人类就像乘坐在一节脱轨的车厢上,许多人都感觉到了存在的荒谬,现代主义思潮就借着这种强大的悲观主义思想席卷而来。“荒原”,就是对这种状态最经典也最有力的表述。
      艾略特对这个“荒原”有很多具体形象的描述:四月长着丁香的荒地,冬天被雪覆盖的大地,特别是围绕岩石形象的耶稣的埃摩司之途——破碎的偶像、枯死的树、炎热的石块、滚烫的火把、沉寂的花园、无边的岩地——没有一缕声响,没有一丝生机,一滴水都没有,只有幻觉。还有那形存实亡的拥挤而愚昧的城市——随平原的土地开裂和倾塌。肮脏的泰晤士河岸,堕落无聊的日常生活,吞噬死亡的海,阴暗荒凉的古堡,静穆沧桑的山林等等这些环境里面充塞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从神到先知到皇室到各种职业的普通人,从古到今,男女老少都有。他们都不同层次地处在痛苦的挣扎中——半生半死,没有出路。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这是诗篇的第一句话。于春天见出残忍,这是诗人的心态,也定下全诗的基调。虽然意象如此残忍,但我们进入它,也能体验到一种被粉碎的快感。当代人见惯丑、死亡、痛苦,“审丑”心理已很坚韧,“诗人的任务并不是寻求新情绪,而是要利用普通的情绪”,“以表达一种根本就不是实际的情绪所有的感情”,这就是诗的“艺术过程的强度”(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我们来看他这样一个优美的语句:“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美与丑的物象在此融合在了一起,其实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分明。我国初唐诗僧王梵志也有言:“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以上所述即艾略特本诗意义的第三个方面:他在恰当的时机,第一次直截了当地把一个人类文明的荒原凸现了出来,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其次,它引发了众人的思考与讨论;还有,它使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处境,“荒原”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一个象征符号和题材来源。
      最后一点,也是艾略特给笔者影响最深的一点,便是他作为一名诗人的“严格的责任感”,他的宗教精神和批判精神。康德在思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的欧洲文明时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评的时代。”诗人的职责,无疑就该是用特有的敏锐的心灵来承担起这种“高贵的痛苦”。
      艾略特和许多西方作家一样,寄希望于通过个人完善(宗教)来抵制并改造这个疯狂的世界。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不现实,但诗的目的并不是要解决问题。诗之所以被认为是神圣的、不能丧失的,就因为它代表了理想:鄙弃物欲横流的尘俗世界,追求超越世俗的价值理想。
      《荒原》以其碎裂的形式、沉痛的基调,宣告了死亡的阴霾,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对人类前途的深深忧虑表现为焦灼的节奏,这也与诗人的叙述风格相关。他抛弃了那种冗长的叙事,而采用了紧张、凝炼、高效的笔法。全诗分为五章,内容相对独立,且标题明确,这都有利于阅读过程中的休憩和感悟。
      二、当代思考
      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一部分青年有很浓重的悲观、颓废思想。正如一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他们没有西方人那种批判的精神,与本土的落后意识迅速结合,成了他们不思进取、慵懒度日的借口。
      笔者想问:西方文明固然走在当今世界的潮头,但西方人的痛苦,我们中国人有那个资本来分担吗?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多少上升空间,笔者并不清楚。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已经­的确大不如前,许多人很早就在预言“西方的没落”。曾经一味的高速发展带来许多严峻问题,至少这种西方文明价值体系已受到怀疑。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没能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包括艾略特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向东方寻求良药。
      而中国,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巨人在挺住了沉重的打击后开始苏醒。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国人把本民族的文化视为糟粕,出于自卑,他们不能正视过去,中华传统文化被大量遮蔽和歪曲。各民族千年以来保存的行为模式、心理机制必然是最适合该民族生存的,所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季羡林先生曾非常肯定地说:“只有东方文化能够拯救人类”,这个命题固然有待证明,但毋庸置疑,我们中国人只有站在民族的土壤上才能振兴和壮大。
      中国社会一直是个集权组织化的社会,这是进步的最大障碍。所以,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我们在大力改革,而我们的艺术(文学)历来也承担着许多的社会责任。如果我们也认真回溯历史,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文人留给我们一条很好的道路:对外应该是儒家积极的用世精神,对内则要用道家的旷达修养身性、感悟生命,而佛家的圆融空寂可以把二者协调在一起达到升华的境界。这三家的思想都从中国人的理性精神出发,各有一套美学思想。西方的一些思想与之相比,未免显得有些凌乱。
      艾略特称庞德为“匠人”,并使用众多意象旨归一处的封闭模式,都不是中国诗家历来所赞赏的。另外,他在诗中把指责的笔墨过多地泼在女性身上,也不可取。是想让大家共同来思考面对当今汉民族的文化处境,应该思考我们怎样去学习,文化转型应有的尺度是多少,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意义是什么。至少,在面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时,我们要以六朝历史为鉴。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代人,并未经历过大的动乱,但依旧应该主动继承民族的文化精神,梳理历史,找到同西方的契合点,建立一种健康的价值体系。今天看来,这在小范围内(如社区)较易实现,可无法在全人类范围内对这种趋势抱有乐观态度。所以许多拯救者把目光投向宗教,选择限定欲望以求自我完善。其实,这是另一种逃避和非人化。笔者更赞赏顾随先生所希望的:“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艾略特曾说:“我此刻站在你们面前,不是凭我自己的成就,而是就一段时间来说,作为一个象征,象征着诗的重要意义。”
      
      注释:
      [1]何新:《美学分析》,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2]陈炎,李红春:《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蒋洁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历史文化研究中心611830)

    相关热词搜索: 回音 诗人 理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