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高等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制度分析 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因素

    时间:2019-05-03 03:19: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视角,试图从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分类评价制度和社会用人机制等三个方面来剖析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中的制度因素。
      关键词:办学特色制度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2-02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影响日渐增强。重新思考这三者的关系,建立起有利于高等院校自主发展、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新型的政社校关系,成为高等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对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
      1 完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扩大并落实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发展与完善,落实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处理好政府、社会与高校三者之间关系的根本前提,也是高等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必需条件。因而,完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扩大并落实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势在必行。
      1.1明确政府与学校双方的职责,构建高校法人制度
      要进一步分化政府角色,政府的行为必须严格限定在特定的领域,要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确保高等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组织的独立性,是其治理结构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办学自主权真实存在和实际运行的条件下,高校才有可能根据自身规律和外在的影响,合理地安排与学校日常工作和长远发展有关的各种实践活动。法人身份的实现,需要在高校管理实践中,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保障独立法人的运行机制,法人产权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
      1.2改变政府调控学校的手段和方式
      要克服泛行政化倾向,要从单一的依赖行政强制性手段逐步向采取综合的、多维的选择性手段转变,应尽可能的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要从过去的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管理,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向包括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在内的多形式、多途径的管理,应从规制性调控向保障性调控转变,应主要运用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应使学校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空间。
      1.3创新对高校的监督制度,构建高校法人问责制度
      高校自主权扩大、高校法人制度确立的同时,为了保持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对高校进行权利的约束与制衡,需要政府对高校的有效的监督。政府应建立有效高校法人问责制度。同时也关注高教机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兴趣,各种合理的要求都有可能成为问责制中一种对应的责任要求。实际上,问责制度就是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必须要回应社会、政府及利益相关者的多种要求并对高校回应的效果作出适时的监控。如此一来,政府便能监督学校办学行为中对办学自主权实践的程度,在大体上跟踪学校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从而为构建和谐的政校关系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
      2 建立并完善大学分类评价制度
      建立大学分类评价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评估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与老牌高校相比,高等院校的建校时间、地理位置、环境资源和文化差异等方面悬殊较大,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因而,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分别制定出多层次的评估体系。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同类型、同层次的院校可以集中在一批或分批评估。这样才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公平参与竞争,才能促进高等院校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2.2实行评估主体多元化
      评估主体的过于单一不利于高等院校形成特色,要改变当前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实施的集权式评估模式,转变政府职能,要尽快发展独立的、有权威性的中介评估机构,并实行评估资格证制度,要建立多元化和分层化的评估制度与评估体系,要全盘的负担起各种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模式、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等等方面的评估任务。评估标准要兼顾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在其各自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上的差异性,同时,要帮助各类高校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建立起相衔接相沟通的桥梁,形成各类别各层次的高校彼此之间不可替代的良好局面。
      2.3创新以大学评估结果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政策
      目前的资源配置政策倾斜于重点高校,这就刺激高等院校在办学行为上向重点高校看齐,加剧了高校组织同形的趋势。要充分利用对高等院校分层分类的评估结果,改革现有的资源配置政策,要真正发挥出以评估来促进高等院校发展、促使其办出特色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要改革现有的财政拨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就成为推动地方高校经营的突破口。参照世界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经验,可以尝试将大学评价与拨款结合起来,将绩效因素纳入拨款公式,对高校所有拨款使用的效益、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
      3 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用人机制
      要使社会舆论导向更趋理性,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用人机制,用以引导高等院校规避办学趋同行为,激励其立足实际办出特色。
      3.1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要树立理智成熟的价值取向
      不论是什么院校,其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经济所需的,其人才质量或科研成果是被社会所认可的,那就叫办出了特色。如果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工作能力不强、学校的就业率低下的话,就算是硕士和博士,也谈不上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因而,学生家长要转变观念,摒弃封建色彩浓厚的等级观念,树立平等思想,要以求学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能力水平为衡量标准,正确看待大学的层次问题。同时,用人单位也要转变观念,要转变过度追求高学历的陈腐人才观念,要积极倡导才能本位制,使用人单位取其实际所需,使求职者做其实际所能。
      3.2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用人机制,促使用人单位与高等院校建
      立互助双赢的合作机制
      要建立起唯能是用的用人机制,消除社会上唯学历是用的体制性机制上障碍。在考聘制度上,要建立起严格的按照业绩与能力用人的机制,要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公平竞争的聘任原则,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人才在专业岗位上和职业道德上的培训,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人才的绩效考核,同时,要完善人才的激励淘汰机制,促使整个社会形成人人各尽其能,人人各取其需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2]李化树.论大学办学特色[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3]杨晓霞,刘晖. 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高教探索,2009,(1).
      
      作者简介:王玲玲,1978年出生,女,山东日照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基础、高等教育学。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院校 办学特色 制度 分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