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春天落幕看世间万象] 世间万象

    时间:2019-04-26 03:29: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春季主持:张艳梅   嘉宾主持:房伟 张丽军 马兵 赵月斌 肖涛       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离我们远去,小说依然在历史回声与日常生活之间穿行,依然在世界想象和现场实录之间徘徊,依然在个性写作与大众喧哗之间摇摆,春花落尽,小说中的生活碎片满地,世界正在以我们看到或看不到的方式不断裂变。今天,我们经历的一切,或许在多年以后,会成为重大历史,小说,是从时代生活中抽身而出?还是凛然正视?
      
       一、岁月的倒影
       马原《牛鬼蛇神》,《收获》2012年第2期。
       这部长篇在未面世之前,就被炒作得热闹非凡,然后是两种声音截然对立,一种是王者归来,另一种是英雄迟暮。近二十年来,对文革的叙事,对历史的理解,逐渐私人化,个人化叙事有其价值所在,也难免会因为叙事视角的局限,而肢解历史和生活。马原的本意并不在文革,而是生命和命运。两个男孩在那样一个时间点,那样一个万众欢腾的时代背景,那样一个道路的原初地点,开始漫长的友情和人生历程。这是一个象征。在表面热血沸腾其实荒唐如噩梦的岁月里,埋藏着多少人命运的密码?那些青春年少的岁月,又有谁会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历史悲剧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那些曲折缠绕的一再错过,那些不断推进的心灵历险,在看起来很平常的日子里,隐含着生命飞花似雪的动荡。天,地,人;人,鬼,神,在生死三界,爱意味着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行走,寻找,最终能不能完成自我?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吧,马原,以自己的生命重述,再次提问。这篇小说的寓言化色彩与时代乱象的暗合,尤其令人忍不住心惊而浩叹。
       蒋韵《琉璃》,《人民文学》2012年第4期。
       小说也是从文革年代的两个年轻人写起。一个名叫海棠的女孩子,16岁那年,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去北京——异己的世界——重塑自我),从原有的生活中游离,她说不着调的普通话(语言是一种显著而且明确的文化和身份标志),被周围人笑(被原有的生活视为异己者),海棠和另外一个世界最初的桥梁是表姐,表姐是胡同长大的女孩子,喜欢西餐,谈论外国文学,喜欢大院里的男孩子,想要一种优雅的生活,最终失望自杀(外在的希望原本虚幻,没有内在的力量,信念无从生长)。海棠结识了大学教授的儿子刘耘生,落难他乡的城市公子和心比天高的乡村少女恋爱,定下了十年之约。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海棠投奔刘耘生所在的小城,结果人去无踪。多年以后,海棠嫁给医生崔护,某一日突然决定南下,一年后,丈夫崔护追随而来,平淡而温和的日子慢慢过去,崔护母亲去世,然后崔护车祸身亡,一棵树追随一只鸟迁徙了,远离故土,却没有人和自己一起悲伤。后来海棠回乡,偶遇刘耘生, 这个被钱埋起来的地产商,让海棠青春幻梦彻底破碎。海棠回到墓地追忆崔护……小说讲述的故事不新鲜,不同之处是蒋韵的笔墨依然有个性。蒋韵一直在写一个错位的人生故事。写一种严肃的生活。写出走和梦碎。她的语言就像琉璃。光泽度,透明度,整体的艺术感都无可挑剔,就是有着隐约的凉和幻灭。海棠年轻的时候,那么多梦,那么固执地对抗世俗生活,不惜与周围的环境为敌。然后,历经沧桑,梦碎。表姐的悲剧,同样是一个逃离的故事,潜在的,与世界有着内心的较量。那种焦虑和困扰,放纵和隐忍,让生命不安。无处安放的心灵和爱,在小说的文字里此起彼伏。蒋韵不仅写出走,也写到追随,对表姐,对刘耘生,因为追随,才会出走,京城,小城,南方,逃出原有的乡村生活,从平淡的婚姻生活中出逃,从刘耘生华丽的饭局再次出逃,逃得出生活的围困吗?逃离的方向和动机,还有道路,都不明确,蒋韵对两难的人生处境,看得清醒透彻。
      
       储福金《渡过等待》,《上海文学》2012年第4期。
       小说写两个人的大半生友情。“我”和唐滔是棋友。从象棋到围棋,下棋伴随二人漫长岁月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文革时期,全国一片热热闹闹上山下乡,“我”无奈安心劳动,唐滔因病早早回城,“我”拼命表现,作为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上了大学,唐滔连考了三年,才实现大学梦想,和“我”读了同一所学校,此时“我”已经毕业留校。然后二人的生活道路差异渐大。小说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中,给我们提供了重现过往和思索人生的新的视角和空间。虽然所有人一生都是在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等待中度过,但是对待等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我”是个悲观主义者,等待对“我”来说是痛苦和焦虑;唐滔是个乐观主义者,等待则意味着新的开始和新的高度。“我”的生活疲惫而乏味,唐滔则一直在制造传奇。从下棋,到学木匠,打造创意家具,从机关的乏味生活,到诗情洋溢,从跨国之恋,到辞职炒股,从身患绝症,到行走西藏,最终成为儿 基会的志愿者,经由生死考验,西藏净化,整个人获得救赎,这是一段充满想象与激情的人生。唐滔面对生活是不断挑战的姿态,直到有一天,回到虔敬的内心,外化为爱的信仰;而“我”面对庸常的生活,是不断妥协钝化的过程,小说提供了世俗人生的不同方案,超越或者沦陷,主动创造或者被动接受,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流,作者对生活的思考真诚而严肃。
      
       聂鑫森《品蟹图·饾饤斋》,《长城》2012年第2期。
       聂鑫森小说一向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两个短篇一个是知识分子遭遇,一个是民间传统的沉浮,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
       品蟹图:1970年深秋,两位劳改的知识分子,咸乐是饮食文化人家,闻风是文物研究专家。湘鄂交界,水云湖畔劳动改造,深夜品蟹,闻风被批斗,为保护明中期的蟹八件,咸乐眼睁睁看着好友受折磨,文革后蟹八件作为文物捐给博物馆。小说中捉蟹,蒸蟹,品蟹,一气呵成,黄酒菊花,红糖姜茶,菊花茶水,细节典故,知识趣味,意兴盎然,寥寥几笔,人物跃然,而格调高古。
       饾饤斋:小说从1984年冬天写起。杜传丁是杜家糕点的正宗传人,在糕点铺做了一辈子糕点。建国前的老作坊声名远播,解放后,公私合营,不按老规矩办,糕点也就变了味,上海食品科学研究所专家白云天,因为题写了“今不如昔”四个大字被打成反革命,致残。文革后,杜家糕点恢复自家传统,白云天去世前为之写下“今已如昔”。两个短篇均体现了作者绵里藏针、举重若轻的功夫,小说的内核相当有力量,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立场而已。荒唐的岁月,生活的情趣,传统文化的失落,民间道义的传承,体制的反思,知识分子的情怀,等等,信笔勾勒,疏密有致,余味无穷。
      
       秦岭《摸蛋的男孩》,《北京文学》2012年第4期。
       小说写的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质匮乏,统购统销,交公粮,生猪鸡蛋统一交公,送到市民的餐桌上,大喇叭整天喊着支援城市,乡村的孩子连一个鸡蛋都吃不上。秦岭在同题随笔中写道“听大人讲,摸蛋这门营生,准晓得传十几代、几十代了。指望着土改时不摸了,还摸;指望着人民公社时不摸了,还摸;指望着包产到户时不摸了,还摸;指望着……”这就是历史。而且是被隐形的历史。作者以生活重现历史,农村支援城市,过去是骗,现在还是骗,只不过方式不同。过去是打着崇高的旗号,现在是赤裸裸的诱骗。过去是饥饿,现在是血泪。小说写一个擅长摸蛋的男孩子,发自内心地相信城里人穷得没饭吃,要农村勒紧裤带支援和拯救。直到有一天偶然进城,看到生活的真相,突然无法承受这种真实,小说结尾对母鸡鲜血淋漓的伤害,是某种信仰破碎的报复,尤其反讽的是那只母鸡的名字叫“英雄”。小说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撕开那个口号满天飞的年代光芒万丈的阴暗,把历史的细节钉在历史的首页, 以一个小男孩的眼睛,洞穿欺骗的邪恶,以他的单纯和善良,映照世界的复杂和无耻。

    相关热词搜索: 万象 落幕 世间 春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