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时间:2019-04-15 03:27: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从女性的意象代表﹑性格与婚后命运、爱情观三个方面,对中英古典爱情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从代表意象来看,中国古诗多托牡丹寄寓对女子的情思,而英国情诗多用玫瑰代表钟爱的女子;从情感历程来看,中国诗中的女子婚前大都娇羞脉脉,婚后恪守节操却多被弃,因此幽怨较多,而英国诗中的女子婚前多热情奔放,婚后也可能红杏出墙;从爱情观来看,中国女子只相信现世的爱情,而英国女子也相信来世的永恒,宗教气息浓厚。这些差异,源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关键词: 中英古典情诗 女性形象 对比手法
      1.牡丹与玫瑰——两国情诗中不同的花样女子
      中英两国的古典情诗都有以鲜花作为意象代表爱情的传统,诗人们拿鲜花馈赠女子或以鲜花比拟所钟爱女子。不同的是,在两国诗歌中,承载情思的鲜花分别是牡丹和玫瑰。
      1.1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色——牡丹花一样的中国女子。
      中国古诗中有许多借牡丹来描摹爱情与女子的诗句。《诗经·郑风·溱洧》如此记载:“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美丽的姑娘为表达自己的爱情,对意中人“赠之以芍药”。据考证,芍药就是牡丹。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其名作《洛神赋》图上,也用盛放的牡丹花来表现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后世吟咏牡丹的诗作层出不穷,尤以唐代为盛。诗人们将之比作美丽的女子,极力描绘其美丽之姿。温庭筠有诗云:“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牡丹二首(之二)》周繇在《看牡丹赠段成式》一诗中写牡丹:“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诗人们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牡丹与历史传说中的美貌女子联系起来,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引人遐思。唐代徐凝在《牡丹》中赞道:“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唐彦谦也有诗曰:“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洛神、西施,都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美貌绝伦的女子,并且两者都有着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如此一来,在中国,牡丹与女子的爱情有关。
      1.2六月里初吐芳菲——红玫瑰一样的英国女子。
      在古典英诗中,拿玫瑰赞情人、寄情思的诗作比比皆是。英国十六世纪的诗剧大家、以“壮丽的诗行”(mighty line)著名的浪漫奇才克里斯托弗·马娄(Christopher Marlowe),在其《热恋的牧羊人》(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一诗中,就大胆奔放地歌咏道:“我将用玫瑰花瓣为你铺床”(And I will make thee beds of roses),以此来表达其浓浓的爱意。而以玫瑰比喻爱人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当推十八世纪苏格兰大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Red Rose)。诗人在该诗前两行便饱含深情地吟咏道:呵,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初吐芳菲(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除此之外,英国情诗中托玫瑰言情的诗歌俯拾即是,比如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等诗人的作品中玫瑰的形象就屡见不鲜。
      可以说,英国的玫瑰与恋爱中的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2.中英情诗中不同性格与命运的女性形象
      从整体上来看,中诗中的女子多温婉恬静、忠贞不阿,而英诗中的女子多热情奔放,薄情轻浮者为数不少。这些形象在量和质上的差异折射出两个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
      2.1千呼万唤始出来,悔教夫婿觅封侯——中国情诗中娇羞与幽怨的女子。
      中国古诗中也有大胆热烈的女子,《诗经》中就有女子爱慕男子而“赠之以芍药”的描写。但总体而言,中国诗歌中的女子自《关雎》和《蒹葭》起,就像笼罩在一层水汽下面一样,朦朦胧胧,躲躲闪闪,若即若离,不胜娇羞。即使有“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中这样感情炽热的女子,相比之下,表达方式也是曲折委婉,不够大胆。
      这样的形象与女性当时的社会地位是密切相关的。在上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中,女子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然而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虽然历朝历代女性的地位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隶属于男性。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了规范要求——“三从四德”。“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枷锁规定了一个“合格”的女子应该保持的形象为:温柔贤淑,寡言敏行,任劳任怨,从一而终,也就是说,女性,尤其是为人女、为人妻的女性是没有任何自我的,她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女子的婚约更是要尊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2冰一样的情人,她霸占了爱人的朋友——英国情诗中傲慢与轻浮的女子。
      与中国女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情诗中有许多主动追求爱情、漠视追求者,甚至移情别恋的女子,倒是许多男子为爱神伤,不知所措。
      早在苏格兰民谣《两只乌鸦》(The Twa Corbies)中,就有位女子在丈夫尸骨未寒之时另交新欢:His lady’s ta’en another mate.”(他的妻子跟了别人)。在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诗集《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中,也记述了磨坊主的妻子背着丈夫和一名穷书生偷情的故事。在“诗人的诗人”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cer)的笔下,有一位“像冰一样”的女子,面对“像火一样”的追求者不为所动。
      英国诗歌中的女性之所以呈现如此纷繁的形象,根源于英国的社会文化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虽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英国社会中的女性也不能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但和中国相比,她们已拥有相对的自由。在对英国文学有着重大影响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在宙斯以下,众多女神中就有诸多风流女子,比如维纳斯。她们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意,大胆追求爱情,甚至为了爱情争风吃醋,复仇不息,毫不顾忌身份地位,按照中国的伦理来度量,甚至出现了乱伦现象。这说明“婚外情”是不受谴责的。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这种自我解放的人文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英国文学。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精神得以重振,其宗旨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以神学和经院哲学为思想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3.中英两国情诗中拥有不同爱情观的女性形象
      爱情因为其美妙珍贵而让人难忘,而正因其珍贵而让人心生留恋。今生相爱,来世可以相守么?对待这个问题,中英两国诗歌中的女子有不同的观点。
      3.1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中诗中追求现世爱情的女性。
      在中国情诗中也有关于生死的话题。在《诗经》中便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但这些凝重低沉的告谕更像坚守爱情的誓言,而不是对生死和爱情的关系进行抽象明确的思辨。
      上述女子形象折射出中国文化对死亡这一生命现象缺乏哲学思索,对死亡后的世界缺乏宗教上的认同。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如认为冬季黑暗、严寒,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未知生,焉知死”。由此看来,对于死亡并没有一个完美的超现实的描绘。由于缺乏浓郁的宗教信仰氛围,一般的中国人即使接受了死亡这一事实,也很难相信死后的世界会是美好的。
      在中国,“死”及与死有关的很多联想都是绝对的禁忌,所以中诗中很少有直接、热烈地表达对死后爱情的希冀。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中国女子只相信今生今世的相爱,并没有郑重其事地对来生的相守寄予太多的希望。
      3.2死后我将更爱你——英诗中宗教气息浓厚的女性。
      与中国情诗不同的是,英国情诗中爱情与死亡的结合很普遍,方式也更多样。诗歌之父乔叟诗云:“Upon my word,I tell you faithfully/Through life and after death you are my queen,/For with my death the whole truth shall be seen.”(A Rondle of Merciless Beauty,《无情美女回旋曲》)。另一位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也写了许多有关爱情与死亡的诗歌,其中以《歌》(Song)最为有名。
      英国情诗中出现大量的“死亡“与“灵魂”等字眼,源于基督教的信仰的核心观念:个体灵魂不朽。英国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教派有英格兰教会和苏格兰教会。作为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天国和永生”这一理念对英国人的影响无疑是非常深远的。他们相信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度——天国里得到永恒的幸福。
      4.结语
      中英两国古典情诗中的诸多女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迥异的地方。相似之处相对稳定;而迥异的地方有可变性。如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各国文化不可避免地会碰撞和交流,期间就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随着中国妇女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现代女性已经相当自由与开放,不再像古典女子一样内敛保守……只有深入地了解过去,才能更真切地认清现实。情诗中的女性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深入了解这些女子形象,有助于更客观地辨别当今社会中诸多变化的优劣,从而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去粗取精、与时俱进之间保持完美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何光沪,许志伟.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编.古典诗词百科描写词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3]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
      [5]王佐良(主编).英国诗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6]陈兰玉.中英古典爱情诗歌比较.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VOL13,(2):160-162.
      [7]托马斯·哈代等著.成应翠等编著.世界上最美的诗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弗·特·帕尔格雷夫编.罗义蕴,曹明伦,陈朴编注.英诗金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相关热词搜索: 恋爱 女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