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教师在课堂提问之前应考虑哪些问题_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时间:2019-04-04 03:15: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把数学探索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方法,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巧妙的设问揭示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研究的科学态度,使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新度;梯度;难度;深度 课堂提问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把数学探索引向深入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会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方法,同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设计了不少问题却仍未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提问过程中的“度”。下面就“度”的把握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新度,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东西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司空见惯的东西引不起我们的注意。”教师经过精心构思,选择新颖巧妙的角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数的乘方”这样设计问题:一张厚度是1 mm的纸反复折叠20次后的厚度是一层楼的高度还是更高,学生自己猜测,并将估计的数据写在纸上,待同学们将自己的猜想都写完后,教师告诉他们大约为1048 m,同学们都没有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与他们的估计相去甚远,(他们的估计要小得多),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想搞清为什么的欲望,这节课的课堂效果当然非常理想。
      二、设置梯度,讲究教学方法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的问题思考:
      1.方程(1)x2-4x+3=0;(2)x2+6-7=0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
      2.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这个关系是否还适用?如(1)2x2-5x+3=0;(2)3x2+20x-7=0的根与系数有何关系。
      3.这个规律对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成立吗?如方程x2+x+1=0,它的根也符合这个规律吗?
      4.请你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规律。
      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问题之间的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由易而难、由外而内、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也就系统化了。
      三、把握难度,增强学习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励人完成更艰难更复杂的任务,因此,数学任务的完成要尽量“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挥,对于一些过于艰深的问题我们不妨做比较浅易的处理。
      四、挖掘深度,探索学习规律
      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往往被学生忽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探索学习的规律。
      例如:如图1,在△ABC中,AB是⊙O的直径,∠A=30°,BC=3,求⊙O的半径。
      看一遍题太简单了,这不就是一道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题吗!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作进一步的探索,本题中若AB不是⊙O的直径,那么⊙O的半径还会是3吗?有不少同学轻率地做出回答:不是,因为AB不是⊙O的直径,就不能解直角三角形了。
      想一想,这个圆中会不会有上题中那样的直角三角形出现呢?
      学生沉思后答:圆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因此,有很多直角三角形供选择,但所构造的直角三角形需要能用到已知三角形中的条件,我们可以试着过A、B、C三点画直径尝试着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O的直径,终于发现了⊙O的半径还是3,如图2,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若设∠A=α,BC=a,试问⊙O的直径为多少?有了第二问解决的经验学生很快得出了答案。学生通过这三个问题自然发现了“任意一个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等于它的一条边与这条边所对角的正弦的比值”的结论。
      数学中由小题引出规律性结论的题很多,只要教师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总结规律,就能加快他们的知识内化。
      课堂提问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我们每天都在实践,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愈者问的笨。”让我们在教改实践中多问、巧问,问出水平,问出艺术,不但让学生明确“是什么”,而且要明晰“为什么”,把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交通路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把握好 提问 课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