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从目的论角度探析唐诗英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时间:2019-04-03 03:19: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唐诗,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掀起了译介唐诗的热潮,且译文版本居多。但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英译唐诗历来是一个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唐诗独特的创作手法:意象、音韵、节奏、句式等造成的。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英译唐诗中该采用何种技巧。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唐诗自身的特点,探讨不同译者在唐诗英译中采取的策略及各自译本的得与失。
      关键词:目的论 唐诗英译 诗歌翻译
      唐诗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语言之一,从古至今,很多人都痴迷于其魅力。但是中西交流中,由于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本身所存在的差别,唐诗自身的魅力并不能完全未国外读者所领会。不同的翻译策略会导致信息传递的程度不同。本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译本的得与失会给我们已启发,以进一步促进英译唐诗的完善。
      一、目的论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由来已久,其中德国的功能学派的观点是:反对翻译是纯语言间的转化,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不再只是关注译文的语言交换,而是更多的关注译文,译文读者以及译文预期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汉斯·弗密尔,贾斯塔·霍次·曼塔里。弗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总的而言,目的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第三阶段:贾斯塔·霍次·曼塔里(Justa HolzManttari)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
      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翻译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1]
      目的论有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这三条法则的关系是: 忠实法则服从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二者又服从于目的法则。[2]
      功能派为西方从语言学派为主流的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研究道路。它独树一帜,旗帜鲜明,明确阐释光靠语言学不能解决问题。并且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可以说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翻译标准多元化使功能更贴近实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译者所遇到的翻译工作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翻译标准是不能囊括一切的。
      二、唐诗英译简介
      唐诗英译在国外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一开始汉诗还是处于边缘的地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汉诗翻译方面不懈努力,这一状况已经得以改变,国外也渐渐地掀起了唐诗热。在英国和美国都有杰出的文人在汉诗英译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Arther Walley, Ezra Pound, James Legge 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古诗中包含很多意象。这给英译唐诗造成了很多困难。西方诗学概念Image常被翻译为汉语词语“意象”。中西诗学关于意象概念的基本认识是共同的。[3]关于这一方面的翻译有很多争论和策略。除此之外,对于汉诗整体的可译性也有许多争论,有人认为唐诗这样赋予中国色彩的诗歌是不可译的,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汉诗本生的形式美以及内在美会丢失,一来汉语和英语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所有特色不可能一一传递,二来对于文化环境不一样的外国读者而言,译诗不一定会被很容易地接受,理解。但是也有人反驳这种看法,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翻译汉诗,让更多的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的诗歌美,在文化传递方面上,他们做出了不少贡献。
      三、对唐诗不同译本的探讨
      (一) 对王唯的《鹿柴》的不同英译本评述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唯,字摩洁,他的诗明镜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苏轼称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唐诗山水田园派的著名代表诗人。这首诗的大意是: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人的声音。落日的余晖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译文一:
      Deer-Park Hermitage
      There seems to be no one on the empty mountain…
      And yet I think I hear a voice,
      Where sunlight, entering a grove,
      Shines back to me from the green moss.
      ——Witter Bynner & Kiang Kand-hu, 1929
      这个译本传递出了诗歌大意,但是在细微处的品味还是有些瑕疵。王唯在作此诗时是以一个局外人或旁观者的姿态描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所以作者的口吻是那种轻描淡写类的,但是于此同时,读者立刻就被带进了那个美妙的意境当中。但是英译时很明显地用了第一人称I,就感觉是I 主动带着读者来游荡这里的美景,原文中飘逸的感觉在此有所逊色。
      译文二:
      Deer Forest Hermitage
      Through the deep wood, the slanting sunlight
      Casts motley patterns on the jade- green mosses.
      No glimpse of man in this lonely mountain,   Yet faint voices drift on the air.
      -Chang Yin-nan & Lewis C. Walmsley, 1958
      该译文中将原有的顺序做了调整,这对原来的内容及景物描写几乎没有影响。另外,空山译成empty mountain 要比译成 longly mountain 更能表现出空灵的感觉,而且longly 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孤寂感,这里用来形容山似乎有些勉强。Motley pattern 和 jade-green mosses 都是具体化的物象,规定死了的画面,虽然美,但是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况且,原诗的作者王唯不是仅仅想要表现这个意象吧?drift 在英语中的解释是:to move along smoothly and slowly in water or air. 作者想要描写的人语声不会是在空气中弥漫的那种,那样反而不会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欣赏美景。所以,drift 似乎不太恰当。所以在意义,意境的传递方面不是很贴切。
      (二)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不同英译本评述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这首曲的大意是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栖乌的意象似乎特别适合表现深秋萧瑟的景色[4])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译文一: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Cyril Birch
      这个译本通篇没有一个动词,12个由前置或后置形容词修饰的名词辅就,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组画,类似于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推崇的“意象叠加”和“意象并置”的写作手法。但是东西方人对于west wind 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在ode to the west wind 中,西风是称颂的对象,因为它吹散了残枝落叶,将种子播撒,这样春天的时候种子就可以发芽,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是马致远的西风是断肠人独自走在古道上的凄凉瑟瑟寒风,将旅人的心境吹的更加孤寂,落寞。所以在翻译这首诗时有必要对此做额外的解释。不过,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读者会慢慢接受我们的理解方式。总的而言,这个译本还是很简洁,明了地译出了原诗中的主要景物,传达出了其中的意象。
      译文二:
      Tian Jing Sha
      Withering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 译
      这个译文与上一个译文相比较而言增添了许多修饰性的内容,从译者的角度出发是为了能更好,更细致地诠释原诗的内容,希望以此能更加拉近译语读者与原诗的距离。在具体的用词方面,比如说houses 与 cottage 相比,少有逊色,cottage 给人的感觉更加饱满,更能突显出旅人和有家之人的心境之巨大反差。此外,lovesick 表达出的情愫没有heart-broken,heart-worn之类的词能给读者留于更广阔的想象空间。Heart-broken会使读者联想到这种惆怅的心境有思家,思乡,思人等等各种可能,lovesick 显然把空间缩小了。虽然这个译本并没有按照原诗的结构框架进行翻译,但是传达出的意境还是很美,很细腻。
      四、总结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任务不仅仅要译出原语的字面意思和基本意思,还要考虑到原作传达出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译文版本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不同译者的风格,从而提升了译者的地位。实际上,即便是本国语的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势必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成分,以期能把原作的精髓更好地传递给译语读者。通过分析以上几首诗的译本,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说那个译本好,那个译本不好,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闪光点。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目的论可以被当作是实现翻译目的的理论基础,但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这样才能更真实,贴切地反应原文。
      
      参考文献:
      [1]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年
      [2]陈勋.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
      [3]黎无敏.诗学建构:形象与意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8页
      [4]徐有富.诗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9页

    相关热词搜索: 目的论 探析 唐诗 角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