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

    时间:2020-09-08 08:05:2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端午节来历及风俗

     【篇一: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抁,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抁?。此外端午抁还称?午日抁、五月抁、龙舟抁、浴兰抁?等。

     端午抁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抁日。

      端午抁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抁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佛为纪念屈原的抁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抁与春抁、清明抁、中秋抁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抁日。

     自古以来端午抁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抁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抁被列为国家法定抁假日。2006年5月,国加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抁列入丕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丕界非遗的抁日。

     目录

      1 节日名称 2 起源考证 ? 考古研究 ? 纪念说质疑 3 后世附会 ? 人物纪念 ? 相关传说 4 民间习俗 ? 民俗活动 ? 特色饮食 ? 各地习俗 5 传承发展 6 文学记述 ? 诗词作品 ? 相关谚语

      节日名称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

     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抁为?重五抁?或?重午抁?。[3]

      据统计,端午抁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抁、端阳抁、重五抁、重午抁、罒五汛、天中抁、夏抁、五月抁、菖抁、蒲抁、龙舟抁、浴兰抁、屈原日、午日抁、女儿抁、地腊抁、诗人抁、龙日、午日、灯抁、五蛋抁等等。[1]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抁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抁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抁?。

      重午抁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抁又名?重午抁?或?重五抁?,有些地方也叫?五月

     抁?。[1]

      龙舟抁

      赛龙舟是端午抁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罒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抁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4]

      罒五汛

      在上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抁?为?罒五汛?。

      天中抁

      浴兰抁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抁,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1]

      解粽抁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

     【篇二:端午节由来和习俗】

      课题:端午(加考前辅导)

      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

      2、复习观察法、写人、写事方法,与考试相结合 教学重点:感受民族文化,感受快乐课堂

      教学难点:复习观察法、写人、写事方法,与考试相结合 教学用具:粽子,雄黄酒,艾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点名

      2、点评

      二、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呀?

      今天,我们金笔作文的家人们就要在一起度过这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竖起你的耳朵听好了,端午节又叫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诗人节等,记住这些回家可以向你的家人炫耀炫耀!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我们这儿比较常见的是吃粽子,看看还有哪些习俗是你不知道的。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荡秋千、给小孩子涂雄黄酒、饮用雄黄酒、吃咸蛋、吃粽子、吃时令水果。

      今天,我们过端午节,也要来个正式一点的,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咱们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新授

      (一)艾草

      刚刚进教室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传说艾草是神仙的宝剑。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同时,艾草也有杀菌除虫的功效。夏天到了。艾草正当时。六神也推出了艾草杀菌皂。艾草也是一种中药。

     现在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悬挂艾草的传说了,以后让你写民俗文化,应该不成问题吧!接下来,欢迎咱们的另外一位嘉宾登场……

      (二)涂雄黄酒

      这就是出现在《新白娘子传奇》中的那壶神奇的雄黄酒,白素贞喝了此酒之后,便闪现了真身,吓得许仙两腿直哆嗦,以至于两腿一软晕倒了。

      端午节之后,气温升高,炎炎夏日来临,蚊虫就开始猖獗了。给小孩儿的额头上用雄黄酒涂上一个“王”字,不但可以驱蚊虫,还可以像猛虎一样辟邪。今天,我们就来一个涂雄黄酒的仪式,听话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王”字,老师会把对你的祝福融在里边,希望得到老师祝福的同学,都能在期末考试中向老虎一样凶猛,考出好成绩!(给孩子们涂,强调纪律)

      (三)吃粽子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另外一个重要的环节——粽子来了。爱国诗人屈原抱石跳汨罗江以后,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水中,以免鱼虾吃他的身体。这个习俗延续到今天,已经两千多年了。

      我们金笔作文的同学跟别人都不一样,因为我们不仅听话,而且懂得观察。那我们拿到粽子第一件事是?观察?举起来?

      (每个孩子一个粽子)用我们的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受去观察这颗粽子。

      眼睛:1、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粽子穿着一件件漂亮的绿色外衣,仿

     佛是在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舞会。

      2、没有拆封的粽子被五花大绑地请到了课堂上,真可怜!

      3、我的粽子外衣已经变成了深绿色,甚至有些发黄了,看来它在蒸锅里吃了不少苦头呢!

      4、粽子是三角形的,像极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又像是陪伴着我的三角板。同桌的粽子是四角形的,跟我的不一样,有一个角的粽子已经忍不住探出头来。

      5、黄黄的苇叶上一条条深深的纹路,像一条条羊肠小道。

      手:1、我刚拿到粽子的时候,一种黏黏的东西就沾到我的手上,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2、粽子热乎乎的,应该是从蒸笼里出来不久吧。

      3、粽子外边的苇叶硬硬的,还很粗糙,摸起来有点扎手。轻轻捏捏粽子,会感觉里边的粽子是软乎乎的,真想赶紧拆开把它吃掉。

     鼻子:1、刚拿到粽子,一股淡淡的苇叶的清香就钻进了我的鼻孔,紧接着,一股浓浓的迷香也飘进了我的鼻子里,惹得我肚子里的馋虫大脑我的五脏六腑。

      2、甜甜的蜜枣味儿,我的这颗粽子是不是蜜枣粽呢?

      嘴巴:1、舔上一口,舌尖从软软的黏黏的糯米上滑过,就像触摸到丝滑的丝绸。

      2、打开粽子以后,里边可是大有文章啊,糯米、蜜枣、红豆应有尽有,小小的粽子里却装满了祝福。蜜枣象征生活甜甜美美,红豆象征红红火火,糯米象征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小小粽子里边有大乾坤啊,只要我们动用我们的器官去观察,就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

      老师把最真诚的祝福已经送给你们了,现在轮到你们表现了,把你们的祝福也送给老师吧。(让孩子给自己和在场的老师涂雄黄酒)

      (四)带五彩绳

      刚刚咱们是互相送出了祝福,接下来,咱们要把祝福带在身上,当当当当,要这些线干什么呢?待会儿每位同学都要把这五种颜色的绳子搓到一起做一条五彩绳,然后把它送给你在金笔作文的好朋友或者老师,在做五彩绳的时候把自己的祝福放进去,让带着你做的绳子的同学或者老师,能时时刻刻感受你送的祝福。

      四、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不仅在一起度过了快乐的端午节,也获得了很多写作的素材,现在回想一下,从你进入这个教室开始,这个教室哪些人都做了哪些事,这些人或事如果让你写成作文,你会起个什么样的题目。

      人:《有创意的老师》《我的好朋友》

      事:《一堂有趣的课》《欢度端午节》《端午节的故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假如我是一个粽子》《民俗节日——端午节》《美好一刻》《舌尖上的美味》《美味三角粽》

      物:《粽子》《粽子的新发现》

     【篇三: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的故事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

     《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插菖蒲艾草的传说

      话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甚多。老百姓对黄巢有很多误解,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地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有一天,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批批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的军队就要攻进邓州了。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这根独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你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初五端阳节,黄巢的军队果然攻下了邓州城,只见城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地领兵离去,因而全城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从河南一直传到各地,几乎传遍整个中国。

      端午节的对联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汨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