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_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

    时间:2020-02-26 11:39: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比如,为了让学生独立的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我就让学生充分的操作学具(小木棒、花生豆、糖块等)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然学生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又如,在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等教学中,也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弄清数位的意义,领会读数、写数的法则。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二、    萌发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如,我再教“图形的拼组”这节课时,先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纸的每一步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关系。然后是平面图形的拼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把一些大小相同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更大的图形,而且还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徒刑。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这样的实践操作,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

    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三、发展学生思维

    实践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实践操作,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小学数学 实践 操作 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