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尊重个性,彰显语文课堂的教育功效_课堂处处彰显德育教育

    时间:2019-05-24 03:18: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悟”。尊重个性,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提升。尊重个性,激发学生在朗读中解读。   尊重个性,就是在有效地提高生命价值。   关键词:尊重个性 鼓励感悟 引导默读 激发解读 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1-01
      不同的个体对于问题的理解有不同的认识,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说,不同个性的孩子即使对同一篇文章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当前的“大语文观”思想也提示我们,学生学习语言不应局限于一种观点,也不应局限于老师或者教科书的分析,作为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不能“尽信书”,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个性化解读。每一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在阅读中必然要有自己的个性化倾向,只有这样的阅读才真正会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体现学生的多元化素质,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几年来,笔者由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道德、理想、社会、人生引导多一点、体验深一点,所以一直思考如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一直在探讨语文课堂的渗透。下面是个人的一点想法,想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悟”。
      个性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强调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感悟读”应从“乐读”开始。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期待,那么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给“悟”带来动力。因此我们要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掏”出文本中最宝贵的可感因素。如在教学《颐和园》时,可引导学生品味“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的“滑”字:a、“滑”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划、游、开……)b、读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怎样过来才叫“滑”过(与前面的“静得像一面镜子”相映衬,“几乎不留一点痕迹”……)c、课件变化、播放游船、画舫录象,引导学生想昆明湖的水静的特点,美的特点。通过引导比较品评文字,感悟到了作者怎样掌握用词的分寸及描写的形象感。
      二、尊重个性,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提升。
      个性课堂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用,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生本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可是,我们现在常看到阅读教学中,感情朗读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课堂上常有精彩的朗读指导,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气氛活跃了。朗读固然重要,但默读同样不可缺失!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阅读教学中默读的减少甚至缺失,已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要想真正走进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情感,揣摩表达,想像意境,只有靠学生潜心地去默读课文才会读出韵味 “学而不思则惘”,让学生在课堂中安安静静地思考、深入感悟是不可或缺的,课堂上应给予学生静思默想的充裕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潜心会文中学习语文。用眼看,用心想,安静地默读有利于营造思索的氛围,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化,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自主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尊重个性,激发学生在朗读中解读。
      个性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以自己新的创意去表演读,学生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如我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后,能初步形成对故事的整体感知,但对文中精当的词、句和富有个性的语言还不可能有所领悟;能模糊地感知小木偶在被小红狐抢包后的气愤及被小白兔、老婆婆、熊警官冤枉、误解后表现出的伤心、委屈和无奈。能感悟到故事中角色的鲜明个性。这样,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小木偶在被小红狐抢包后“气愤”的心理,体会小木偶给熊警官申辩时声音要高和对小白兔、老婆婆、熊警官答话时,应读出一种伤心和无奈的情绪特点。让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为角色设计台词,在实践中积累语言,在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表演中,孩子们特别活跃,努力地表现小木偶气愤、伤心、委屈、无奈的感情。最后在小女巫的帮助下获得了真正的快乐。“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是可以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在最后的课堂延伸中,让学生们讨论:你想对小木偶说什么?讨论后交流。此举主要是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积累语言。
      四、尊重个性,就是有效地提高生命价值。
      个性教育倡导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在参与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并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求知的过程,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决定了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所选用的阅读方法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差别地解读文本,注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阅读的再创造。学生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要表达一定的情感,不管运用什么样的题材和方法都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等,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课文的情感相碰产生火花,从而感悟文章语言中的内涵。在教学《去年的树》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课题为什么说去年的树?鸟朋友为什么那么执着的找去年的树?”让学生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维,想象丰富,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学生的个性中有“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承认和赏识,希望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这不仅仅是宽容和人文关爱,更是一种对社会、对国家的负责。我们做教师的,不要管的过严、统的过死,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所创设的那种氛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尽量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读这个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 彰显 功效 尊重 语文课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