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职方外纪》新词初探:新词

    时间:2019-05-14 03:15: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根据《传教士与西学东渐》中关于“西学东渐”的定义以及传教士的作用,我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近代中国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朝万历年间到雍正禁教,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工作主要归功于耶稣会传教士。西学东渐的第二个时期是从1811年至20世纪初叶,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再一次传入中国。在西学东渐的这两个时期中,传教士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艾儒略(1582~1649)就是这批传教士中的一个,属于西学东渐第一个时期的耶稣会传教士,他是在中国系统介绍先进的地理知识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职方外纪》也是我国很早的中文版世界地理专著,这本书向当时的中国人普及了先进的地理学知识。
      《职方外纪》成书于1623年,共有亚细亚总说、欧罗巴总说、利未亚总说、阿墨利加总说、四海总说五卷。书中还附有万国全图、北舆全图、南舆全图、亚细亚图、欧罗巴图、利未亚图七幅图。它记录了当时先进的地理学知识,还记叙了许多奇闻奇事,极大地开拓了当时国人的视野。
      在这本介绍世界地理、人文的书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词,这些新词是不是艾儒略或者艾儒略同时期的传教士首创?如果是传教士首创,那么它们在这些传教士创制后如何被说汉语的中国人接受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些是值得思考的。本文择要对《职方外纪》中的新词进行源流考释。
      1.暗礁
      《职方外纪》卷之三:“此山而东,尝有暗礁,全是珊瑚之属,刚者利若锋刃,海船极畏避之。”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举的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例子,缺少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例子。
      在黄河清编著的《近现代辞源》中解释为:水下面的礁石。最早用例就是《职方外纪》中的例句。
      《汉语外来词词典》和《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均未收录该词。《日本国语大辞典》释为“海面の下に隠れて見えない岩。隠れ岩”,举1832年《江戸繁昌記》用例:“且つ富津の暗礁、剣を樹へ穽を設く。土人避け慣るると雖も、間或は吸はる。”
      《日本国语大辞典》中的例子是较晚的,也就是说,“暗礁”一词应该是在中国产生,后传到日本的。它是不是艾儒略首创的呢?
      由明代章潢(1527~1608年)编,万历四十一年(1613),其门人万尚烈付梓成书的《图书编》上有例句:“自芝界岛好风半日,过抹直口有金嘴石冲出洋内,潮落可见。避之新河海口到沙岛,东南有浅挨深。行南门可入,东可门有暗礁,西北有門可泊。”
      初刻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刻的《江南经略》也有例句:“孰为潮势急缓,尝水辨味可知。舟至某处有无暗礁伏沙舟人雇之安穏而行。”
      虽然例子不是很多,但这两本书都是早于《职方外纪》的,这说明“暗礁”一词是艾儒略沿用了中国原有的说法。
      2.北极
      《职方外纪·首》:“人居赤道之下者,平望南北二极,离南往北,每二百五十里则北极出地一度,南极入地一度。”
      《汉语大词典》里“北极”一词有北方边远之处、北极星、北天极,即地轴北端之延长线与天球相会之点、地轴之北端的义项。
      “北极”首见于160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其地甚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三在南极圈之内,此二处地居甚冷,带远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二圈之间,五在南极、昼短二圈之间,此二地皆谓之正带,不甚冷热,日轮不远不近故也。”
      在随后的《职方外纪》和《坤舆图说》以及1761年的《地球图说》中都有用例。中国古代没有地球和地轴的说法,但是北极星、北天极和地轴北端的含义有相通之处,可以说,应该是《坤舆万国全图》的作者利玛窦到中国之后,沿用了相关的概念,紧随其后的艾儒略等人也接着将这一概念发扬起来。“南极”一词亦如是。
      3.冰山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的释义为:原指冰冻形成的山。后来也用来指漂浮在海中的巨大冰块,举的是《东西洋考》的用例。
      《职方外纪》:“海水味咸,中有火性,又势常激荡,故不成冰。至北海则半年无日气,极寒而冰,故曰冰海。海舶为冰坚所阻直須守至冰解方得去又苦冰山,海中冰块为风所击,堆叠成山,海舶触之,定為齑粉矣。”
      该句中的“冰山”一词应为“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义。
      《四库全书》中可以释义为“冰冻形成的山”的例句很多,但是解释为“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的例子没有早于《职方外纪》的。因此,这个词应该是艾儒略首创的。在艾儒略之后的《坤舆图说》以及更往后的1838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以及1855年合信《博物新编》中都用到了此词来表示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
      4.大洲
      该词最早见于160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以下五总大洲用朱字。万国大小不齐,略以字之大小别之。”之后又见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因其地居三大洲之中,凡亚细亚、欧逻巴、利未亚之富商大贾,多聚此地。”
      《四库全书》中关于“大洲”的例句很多,如五代时期《旧唐书》:“汉武帝元封元年,遣使自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一千里,略以为珠崖、儋耳二郡。”这里的“大洲”指水中的大块陆地,和现代意义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念不一样。没有地球的整体概念,是不可能有“五总大洲”的说法的。这个词应该是由利玛窦首创的,它符合汉语中洲表示大块陆地的说法,是对它的原有义项的引申。并在利玛窦和艾儒略之后的《坤舆图说》和晚清的《遐迩贯珍》等著作中沿用了下来。
      5.经度、纬度
      《近现代辞源》对“经度”的解释为:地球表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列举的最早用例是:
      《职方外纪》卷之二:“厄勒祭亚在欧逻巴极南,地分四道,经度三十四至四十三,纬度四十四至五十五。”
      这两个词在《四库全书》中的用例没有早于《职方外纪》的,在早于《职方外纪》的《坤舆万国全图》中,用横度来表示经度。古代虽然没有经度,但是有“经”表示:(1)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如《礼记·间传》“禫而织。”汉代郑玄注:“黑经白纬曰织。”(2)南北向的道路或土地。如《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这两个义项已经代表纵线、南北,因此,这个词虽然是艾儒略首创,但是也结合了汉语中原有的词义,也因此得到中国人的认可。
      “纬度”一词也是同样的,它首见于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南北半球之图与大图异式而同一理。小图之圈线即大图之直线,所以分赤道南北、昼夜长短之各纬度者也。”
      “纬”在古代表示:①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如:《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②东西向的道路或土地。与南北向的“经”相对。如:《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贾公彦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纬度一词结合了“纬”字的横向、东西向的含义,很容易被说汉语的人接受,所以得以沿用至今。
      6.热带、温带、寒带
      《职方外纪·首》:“其赤道之下,二至规以内,此一带者日轮常行顶上,故为热带。夏至规之北至北极规,冬至规之南至南极规,此两代者因日轮不甚远近故为温带。北极规与南极规之内,此两带者因日轮止照半年,故为冷带。”
      1605年,利玛窦的《乾坤体义》中首次使用了“热带、正带、寒带”等表示气候带的概念:
      “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其地甚热,则谓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三在南极圈之内,此二处地居甚冷,则谓寒带,远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二圈之间,五在南极、昼短二圈之间,此二地皆谓之正带,不甚冷热,日轮不远不近故也。”
      《职方外纪》中使用了“热带、温带、冷带”,随后艾儒略在其《西方问答》中将《职方外纪》中的“冷带”改为“寒带”。
      在高明凯、刘正埮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认为这组表示“五带”名的词是日本借词。
      沈国威对这组词的传播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认为它们源自耶稣会士的著作,并被魏源等中国士大夫继承。后期的新来华传教士用“热道、温道、寒道”和“热道带、温道带、寒道带”作为五带的名称,后经《智环启蒙》的作者理雅各将其规范为“热带、温带、寒带”,并为《六合丛谈》《谈天》等书籍采用,随后又传入日本。
      7.地心
      《职方外纪》卷之五:“地心最为重浊,水附于地,到处就其重心,故地形圆而水势亦圆。”
      这个词首见于160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自地心至第一重谓月天,四十八万二千五百二十二里余;至第二重谓辰星即水星天,九十一万八千七百五十里余。”
      “地心”还在随后的《职方外纪》和1634年《远西奇器图说》中使用,表示地球的中心部位。
      8.人类
      《近现代辞源》中的释义为:人的总称。举的是1898年严复《天演论》、1900年《清议报》和1907年赵咏清《东游记略》中的例句,但是在《职方外纪·自序》中,已有用例:“造物主之生我人类于世也,如进之大庭中,令飨丰醼又娱歌舞之乐也。”“人类”一词在《职方外纪》中共有六处用例,都表示人的总称。这个词其实古已有之,如《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又如:《隋书·北狄传·突厥》:“圆首方足,皆人类也,有一于此,更切朕怀。”可见,这个词是汉语古语词,并不是传教士收藏,更不是近代才有的词。
      9.学校
      1623年,艾儒略《职方外纪》中用之描述欧洲的学校体制:
      “欧罗巴诸国皆尚文学,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
      这个词是19世纪经由日语和西方词的双程影响而出现的语义新词,是学堂、学塾以及学舍的替代词。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汉代扬雄《官箴·博士箴》:“国有学校,侯有泮宫。”宋欧阳修《议学状》:“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学校只是艾儒略使用的语义新词,而不是首创的词。与“学校”一词性质一样的还有中学、大学。中学亦作中学馆。“中学”一词短暂出现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中,后被19世纪的教会汉语译法重新引入。大学亦作大书院、大学馆、大学公堂、大学堂、文学馆等,是经由日语和西方词的双程流传的语义新词。
      10.赤道
      《职方外纪·首》:“天有南北二极,为运动极,两极相距之中界为赤道。平分天之南北,其黄道斜与赤道相交南北俱出二十三度半。”
      该词首见于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自赤道而南二十三度半为南道,赤道而北二十三度半为北道。”
      《职方外纪》也用此表示地球赤道,即环绕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其实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中国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如:《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按照现代地理学的观点,地球也是天体,可以用赤道表示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赤道”这个词是地理学的新词,但却借用了汉语原有的说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何华珍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艾儒略.职方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黄河清.近现代辞源[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刘正埮.汉语外来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5]大辞典刊行会.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Z].东京:小学馆,2000~2002.
      [6]尚智丛.传教士与西学东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7]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M].北京:中华书局,2010.
      (赵茜杭州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310018)
      

    相关热词搜索: 新词 初探 职方外纪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