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作文教学:让思维飞翔: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时间:2019-05-13 03:15: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前学生作文立意雷同的现状相当普遍,令人忧思。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惯性视角的束缚,发现新角度,瞄准新观点,独具慧眼地见别人所未见,独辟蹊径地想别人所未想,独树一帜地写别人所未写,已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训练写作的人只须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对于学生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作文立意雷同的现状。
      本文试图以《荆轲刺秦王》为例,围绕文本“荆轲刺秦”的事件,以文本为原点,以人物的视角,挖掘并引入文本之外的素材,引导学生摆脱单一视角的束缚,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文本。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励学生发现新视角,激发新构思,表达新思想。
      一、关于荆轲及其视角
      2002年山东一考生的优秀作文《刺秦》,紧扣“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将荆轲刺秦的故事新编再造,对荆轲的失误作出出人意料的解释:荆轲夜探赢政的书房浏览秦王的文书后,深思“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经过痛苦的心灵抉择,决意为了天下苍生,有意制造了失误,给了秦王逃生的机会,从而报答了燕太子的恩遇。文章突破了荆轲刺秦“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局限,从另一个角度对荆轲进行重新评价,塑造了一个有别于历史上的荆柯的崭新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与此相反的是,2006年高考中有一篇优秀作文《当他逝去的时候》,作者阅读了乌鸦模仿老鹰抓小羊却被牧羊人抓住的材料后,浮想联翩,想到了本来似乎毫不相干的荆柯刺秦的故事,巧妙地将乌鸦模仿老鹰抓小羊的积极尝试和荆轲类比,细细地摹写易水送别、赴秦路上荆轲的内心活动。虽“身赴险地,强弱悬殊”,“以卵击石”,但“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救黎民免于兵戈之祸”,“我必须一搏”。揭示并热情地讴歌荆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荆轲挑战强者的勇气令人钦佩,他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虽败犹荣。”
      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有一段写的也是荆轲:荆轲却不明智,他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他在卫、榆次、邯郸之时,人们对他的期待很低,卫元君不用他,盖聂“怒而目之”,鲁勾践“怒而比之”,这些人都看不起他,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平凡之人,整日与高渐离饮于市,歌于市,旁若无人,最后还真被太子丹看中,担负起刺秦的重任。结果,秦王没死,自己这方先死了田光、樊於期,最后自己死了不算,还加速了燕的灭亡。太子丹开始说他能刺秦时,荆轲还说“恐不足任便”,没想到,经不住太子的“固请”,荆柯竟不顾此“国之大事”而接了这个活。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他荆轲就被别人的期待弄昏了头。结果,在他死后,鲁勾践笑话他说:“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囊者吾叱之,彼以为我非人也。”文章批评了荆轲在别人的期待中膨胀了自我认识,颇有新见。
      三篇高考作文都用荆轲刺秦的故事去评述荆轲,却写出了新的见解。由此可见,面对同一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做出不同的评价。
      实际上,荆轲刺秦的故事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只要跳出写荆轲刺秦就只能选用荆轲视角的思维惯性,完全可以从其他人物的视角去观察、品评同一事件,这就有了陌生化、新鲜感,自然新意连连,甚至创意迭出。
      二、关于秦武阳及其视角
      秦武阳“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在秦廷之上,竟然“色变振恐”,临阵怯场,而荆轲却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巧妙掩饰。秦武阳的慌乱恐惧,反衬了荆轲的从容镇静、言语适度、机智勇敢,以及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从秦武阳的视角作文,同样可以有新的构思。
      2005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试题是以“脸”为话题作文,江西一考生也用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但极为机智地选择了新的视角—秦武阳,使旧素材有了全新的运用。这位考生在题为《荆轲·脸·秦王》的作文中写道:“有人说荆轲刺秦的失败是因为我,因为我在图穷匕首见时表现出来的慌乱眼神让秦王知道了荆轲献图的目的。其实,行刺前一刻,我转头望向荆轲,荆轲脸上流露的是喜悦,此乃兵家之大忌,荆轲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冲动,在他的脸上再也找不到沉着与冷静,于是我知道荆轲必输无疑。我在绝望中看到了两张脸,秦王的处世不惊以及荆轲的绝望与仓惶。”文章借助秦武阳之口,紧扣话题“脸”,提出了用脸的变化来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看法,揭示了荆轲刺秦失败的缘由,“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荆轲、秦王与那段流动的历史,以及那些浮动在黄昏中让我心碎的脸孔”。文章极具创意地代其“翻案”,见解新颖,言之在理。
      三、关于樊於期及其视角
      樊於期“激于义而死”,慷慨赴死,大义凛然。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感其义,歌其事的。张家港中学学生黄冷千对樊於期的死有独特的分析见解。2011年7月12日,孙绍振在北大作文教学研讨会上关于议论文的讲话《具体分析:寻找黑天鹅》就热情鼓励,积极称赞此文。
      孙绍振点评黄冷千的作文时说:张家港中学学生黄冷千对樊於期的死提出了和司马迁不同的看法:荆轲要带上他的人头见秦王以复仇,樊於期也不啰唆,既如此,人头只管拿去!真正豪迈极了。但若我们理性地想一想,这不过闹戏而已。秦燕之间的政治军事矛盾重重,岂是一刺即可化解的。即使匕首刺到了秦王,也刺不灭秦国,反倒可能引发对燕国的反击。如此看来,樊於期的死是不是很不必要,或者有些幼稚?
      这个孩子,没有按照传统的思路把樊於期往英雄的完美方面去抒情,而往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英雄的视死如归变成了“幼稚”“闹戏”,在中学生的作文中,这种揭示问题展开矛盾的思维方式是难能可贵的。接着作者在对立面中展开分析:“当时樊於期对秦国的购赏,虽计不知所出,但料想凭自己的身份复仇绝不可能。”加上他对燕太子丹“冲动又重情”。在从正面分析了樊於期从容献头缘由之后,又从反面说明他别无选择:“从武、生猛,使他不能为屈原;冲动、直爽,使他不能为韩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被“英雄”,在历史上留下无奈的一笔。不管作者对樊於期的死,阐释是不是绝对正确,但是,由于从樊於期本身揭示了矛盾,又在外部,拿屈原、韩信树立了对立面,进行了内外两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他的观念就是自己的了,有了独立思考的成果了。而且他的语言,不是套话,而是带着某种调侃意味:秦王要悬赏砍掉他的脑袋,干脆就把脑袋给你,就算成全你了。“古今重义之人不可胜数,樊於期有幸在史记中留下一笔,算是不错的了。”最后,调侃的意味变成了反讽:“樊於期自始至终是个小人物,反倒为他套上光环,既满足了荆轲之计,又能较为气畅地离开。”对于死亡的选择,不用庄重的献身,也不用口语的送命,而用“畅快地离开”,是多么潇洒。
      荆轲刺秦王的素材也颇受公众的欢迎,在作家、学者作品中也多有探究。
      四、关于蒙嘉及其视角
      蒙嘉在刺秦前“巧妙”引荐荆轲给嬴政,刺秦之后一定有故事。
      曹升在《流血的仕途》一书中就有章节补白其事,节要如下:
      荆轲刺秦之后,将荆轲引荐给嬴政的蒙嘉惶惶不可终日,又无应对之策,闭门不出。蒙氏家长蒙武无奈向廷尉李斯求助。李斯往见蒙嘉,斥之:
      君为中庶子,引见燕国使节于大王,乃是职责所在,即使荆轲包藏祸心,行刺大王,君之罪也只是失察而已,罪不至死。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收取荆轲的千金贿赂。这可是犯了大王的大忌。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在做决定时,不是首先考虑大秦的利益,而是贪于一己之私利。如此之臣,不杀何为?
      李某与蒙氏,也算是有深交。有些话,你们自家人之间不方便说,我这个外人却不得不说。蒙氏能有今日的地位和权势,得来不易。蒙恬、蒙毅二兄弟,皆有龙凤之姿,日后绝非池中之物,蒙氏门楣,将在二子手中光大无疑。若受君之累,中途夭折,恐怕蒙老将军在地下也必不能瞑目也。为今之计,与其坐等大王降罪,祸殃全家,不如自杀谢罪,蒙氏家业或有机会保全。君其思之。
      李斯走后,蒙嘉自杀。
      李斯往见嬴政,告知蒙嘉已死,蒙府上下,静待大王降罪。嬴政见蒙嘉已死,怒气渐消,又与蒙恬、蒙毅兄弟两人自幼交好,也不忍取他们性命,于是下诏,道,蒙嘉昏庸,不辨奸邪,既已自杀谢罪,寡人以蒙氏其余人等不知情故,特赦之。
      阅读这一拓展材料,可以引发学生对荆轲刺秦之外的思考。
      五、关于燕姬及其视角
      燕姬,荆轲刺秦故事的虚角。虚角可以实之,更便于演绎解读。
      2006年10月,由莫言编剧、人艺出品的话剧《我们的荆轲》中,以全新视角去解读荆轲刺秦的故事。该剧对人物行为的动机却做了大胆的推度,荆轲对自我和对所谓人生价值——谋名和赢利进行重新的判定和审视。
      剧中,刺秦前夜,燕姬被太子丹当做礼物送给荆轲,燕姬语出惊人亲自为他讲述了动人悲壮的聂政和其姐姐掘目毁容的故事。燕姬对荆轲说:“最动人的戏剧是悲剧,最感人的英雄是悲剧英雄,他本该成功,但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而功败垂成。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超越了历代的侠客。”一席话令荆轲顿悟:一次成功的刺杀,就像“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样平庸。事物的精彩不在结局而在过程。美貌妖艳且见过大世面的燕姬点醒了,也改变了荆轲的刺秦初衷。荆轲决定拒绝平庸,把刺杀秦王“这出戏”演得更精彩。
      《我们的荆轲》剧中,观众看到的荆轲不再是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而是抱有一举成名的心态,以及因为这种心态产生的责问和徘徊。莫言说这次“戏说”不是讲史,而是让历史照进现实,让观众感受到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荆轲”。导演任鸣也表示,全剧的关键不是“荆轲”,而是“我们”,希望通过历史题材,引发观众对当下生活或自身命运的联想与思考。有人问剧中的荆轲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莫言先生借燕姬之口说:其实都是普通人。
      无独有偶。2006年高考辽宁优秀作文《肩膀》,作者虚构了一个叫“华”的少女在寂寞的黑夜里痴痴地等待。“等待什么?是荆轲哥胜利归来的消息,抑或仅仅是荆轲哥那宽大温暖的肩膀?华没有想,脑子里乱得很,她只是知道荆轲这次可能是永久地离开了”。奶奶反复开导她,突出了“荆轲这次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事,简单点说,就是想让咱们燕国能有更多像你一样的少女能够安安稳稳地倚在自己心上人的肩膀上,他是在为了挽救更多人的肩膀,是在为了咱们燕国老百姓能有一个保护他们的、更大的肩膀”的主旨。
      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对我们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具有启迪意义。
      六、司马迁及其视角
      王亚田《失败的英雄》(《意林》2008年11期)一文深度思考了荆轲之于司马迁的特殊恩遇。文中写道:
      荆轲的事迹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而流传千古的。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司马迁描写了五个刺客,他们是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业绩,其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我们发现荆轲竟然是最没有成效的一个……荆轲刺秦是完全以失败而告终的,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荆轲被杀外,还搭上秦舞武阳、樊於期的性命,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及后来燕国遭到秦国的报复,等等。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个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刺客,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千古第一侠客”。这到底因为什么?
      表面看来,是因为司马迁对荆轲的偏重。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描写荆轲?
      这里面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刺客的地位,是由对手的地位支撑的。这也是司马迁的历史观。荆轲之所以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头,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刺的四个人高出一头;荆轲的分量之所以超过其他四个刺客的总和,是因为秦王的分量超过其他刺客要刺的四个人的总和。更加了不得的是,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了中国,变成了秦始皇。连荆轲自己都不会料到的是,他的生命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联系在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荆轲的英雄形象是由他的敌人秦始皇塑造起来的。
      此外,荆轲刺秦的故事还可以从苦心策划刺秦的燕太子丹、舍生取义励荆轲的田光、榆次论剑扬威的盖聂、铸造淬毒匕首的赵国徐夫人、秦王及秦廷臣侍、荆轲刺秦之后刺秦被杀的高渐离等人的角度,甚至从秦剑与匕首等器物的视角等出发,都是独特的探究视角,也一定可以产生新构思、新思想。
      作文教学,我们首先要鼓励学生在思维形式上趋向发散,把活跃思维的步子迈得更大些。积极开启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思维上的训练和提升。增长见识,生长智慧,成长思想,完成人生的作文。
      

    相关热词搜索: 作文教学 飞翔 思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