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给电影一封白纸黑字的无言情书_一份感动男友哭的情书

    时间:2019-05-12 03:18: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刚刚过去的8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法国影片《艺术家》出尽风头。10项提名,最终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重头奖在内的5项大奖。可谓是今年的最大赢家。   同是主打怀旧牌,同是多项提名,很被看好的《雨果》却最终铩羽。与《艺术家》相比,《雨果》中不负众望的视觉效果、无可挑剔的技术制作和动人的电影怀旧情结等,都在精致的音画放映和色彩表现间诠释着更为当代观众所熟悉的电影表现模式,但在最终的评奖阶段却败给了“无声无色”的法国“艺术家”—为什么色彩会败给黑白?有声会败给无声?
      我要说的是,默片其实并不是褪去颜色的彩色电影,也绝对不是隐去声音的有声片,它并不是一种有声电影的简化方式,默片有着自己的完整体系,它以属于自己的方式呼吸和存在着,并以自身的独特本质支撑着沉默却完整的艺术方式。所以,请千万不要再说默片只是电影史上的过去时态。
      
      作为电影的默片
      
      如何定义电影?瓦契尔· 林赛说,是活动画面的艺术。当然我们知道这形成于古典理论时期,他只见过默片。但是你能说这个概念过时了吗?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甚至有了3D,4D,无数D,电影依然是放映在银幕上的,靠玩儿视觉暂留欺骗人的眼睛的,活动画面。
      电影可以没有声音,可以没有色彩,但是可以没有画面吗?那是广播剧。
      如此说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说,默片这种形式,其实更贴近电影的本体。
      好多人认为,我们现在之所以不做默片是因为没人看。这个潜台词里默认了我们想做的话那是随时可以做的。
      这个我完全不同意。在时间上来看,甲骨文当然比电脑出现要早,现在已经没人刻甲骨文了。可是此刻我坐在电脑前,我很清楚自己不会用龟壳刻字。孰优孰劣?这个比较无聊且无解,只是历史不同阶段而已,我生在此刻,只能说“恰好”。
      我想说的就是,默片就是默片,并不是有声片和彩色片的胚胎,而熟练掌握有声片和彩色片制作和创作的电影人,未必,当然我只能说未必,就做得了默片。
      默片从剧作方式上就完全不同于有声片。我们都可以想象默片时代如果有一个昆汀塔伦蒂诺或是伍迪艾伦会怎样,观众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对着巨大的银幕集体阅读电子书?默片有字幕,但字幕永远是文本,我们走进电影院期待的是不同于在家看小说的东西。塔伦蒂诺和伍迪艾伦只能存在于现在,这就是说默片从最一开始,从剧本的结构方式,就必须和有声片有着本质的区别。
      默片的摄影方式也不同于彩色片。黑白不是无色,也不是只有黑白两色。黑白更丰富的在于既不是黑也不是白的中间部分,那些具有度数的灰色才是黑白片要做的东西。德吕克在《上镜头性》里提到过一个词“神采”,我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非常合适,默片说不出艳丽的红绿,但是好在正在说不出一抹红一抹绿,恰巧有了更多的空间去表现每个人,每个场景,整部影片的“神采”。
      电影百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太年轻,但作为它自身,已经离起点走了太远太远,走的太远的时候,我们总该记得回头看看,以防迷失了方向。因为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丝毫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完全的背离。
      
      属于观众的默片
      
      即使到现在,CCTV6还是会经常播卓别林的片子的。而且我不相信谁看的时候真的丝毫不会笑。
      电影一百多年。其实一百年前的观众和现在的观众是一样的。虽然没有人还会被银幕上开来的火车吓到,这只是因为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银幕,但是知道什么是银幕丝毫不妨碍我们为银幕上的内容所感动,并投入地欢笑或哭泣。
      卓别林就是最好的例子。
      单从一部影片“好看”的角度来看,肯定没有人能否认《寻子遇仙记》和《淘金记》的好看程度。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都是绝对上乘的佳作。有了这个例子,有人会说的默片在这个时代只能是纯作者电影的说法不攻自破。
      早在最早的古典理论时期,孟斯特堡就提出过,电影最终是在观众脑海里最后完成的。电影必须通过放映才能完成,一卷胶片只是一卷胶片而已,放在银幕上才是活动的画面,观众接收到这些画面,才形成电影。所以电影是属于观众的,每个观众都是创作的最后一环。
      那么对于观众来说,无声和黑白意味着什么?
      我们很小的时候,都玩儿过拿几个玩偶编故事的游戏,经常是几个人一人拿一个,每个人用自己的声音来演绎玩偶人物的对白。我们玩儿这些的时候是不自觉的,因为我们先天的认识世界最直接的工具是视觉和听觉。所以说对于观众来说,一个活动的画面先天对应一个声音,这是生活经验带来,无需专门学习的东西。所以我认为默片其实并不是无声的,只是声音在观众脑海里形成,用观众来完成最后一步。
      同理,色彩也是一样。
      这就是说,默片更大程度上的属于观众。这个意思是说,如果说有声片更像是在自说自话告诉观众一件事,那默片更像是在和观众对话,讨论一件事。当然观众和观众口味有所不同,有人喜欢倾听,有人喜欢参与,但此处要强调的是,默片之于观众,运用的是和有声片完全不同的一种语言体系。
      这种语言体系是完整的,成熟的。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默片。
      
      属于创作者的默片
      
      声音和色彩都是创作的手段。
      但往往创作是需要自设瓶颈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圈子,从封闭中寻找出路,这是真正的创造力。
      这就是默片之于创作者最大的意义。断了一切后路,运用你的才华,给作品一条生路。山重水复之时,正是柳暗花明之处。
      早年理论界就有过讨论,卡努杜在《电影不是戏剧》里就提到过:“电影是受他的技术手段和放映机械的制约的,就像音乐家之受他的物质工具,受演奏他的曲子的演奏家的制约,画家之受画板,受复制其作品的印刷工人和制版工人的刻刀,以及化学品的制约一样”。
      要说“制约”二字的话,那么在默片中的体现当然更强烈。正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受其本身媒介特点的制约一样,默片创作所受的制约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创作正是在客观的制约之中挖掘我们媒介本身的,艺术本身的可能性。
      电影的最初源于记录。于是有人说了,默片本身就是对观众的间离,因为声音能带来真实感。
      我承认声音是可以加强真实感的元素,但事实上真实在艺术里是只能重塑不能还原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任何创作都是演绎,否则哪叫创作。默片在对于真实的表现上,并不弱于有声片。
      只是想说,作为一种电影的方式,默片没有丝毫逊色于有声片的地方。而大家之所以现在都不选择它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习惯,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不能驾驭。
      还是想说卓别林,卓别林正是一个处于默片和有声片新旧交替时期的人。好像《艺术家》里的男主角,我们知道卓别林也面对了很多困境,虽然他的黄金时代是在默片时期,但他在有声片时期也是做出了一些不错的作品的。像《大独裁者》,《舞台生涯》这些。
      更有趣的是希区柯克。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些所有的过渡。我们知道希区柯克拍摄于1927年的处女作《房客》就是一部默片,最有趣的是,2008年,时隔81年,这部经典之作又被重新搬上了银幕,评论界对此褒贬不一,但很多希区柯克的粉丝都非常愤怒,认为是亵渎了经典。其实从《房客》中,我们已经能清晰的看到希区柯克的风格形成,无可挑剔的悬疑,致命的惊悚,这些丝毫没有受到声音和色彩的局限。
      也许有些电影,就该让它永远没有声音,没有色彩。就像维纳斯应该永远没有手臂。
      最近关于3D版《泰坦尼克号》的事情也是一大热门话题。这个故事是否真的该让它立体起来?有些故事是不是就永远留在平面上最好?
      时代的更迭是无人可以阻挡的。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3D。真的有先进与落后吗?只是时代变了罢了。有的东西就该永远不要发出声音,永远不要上色,永远不要走出银幕。
      《艺术家》里我们看到男主角在时代洪流面前的无助。其实无论怎样变化,优秀的作品要做的永远是表达自己和感动观众。只要能这样,任何种类任何形式任何手段,都会一直活着。
      每种艺术都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好的东西应该有一个适合它的归宿,不一定要是最新的,但一定要是最合适的。
      愿默片永远不老。

    相关热词搜索: 白纸黑字 一封 情书 无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