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为古诗文教学插上诵读的“翅膀”:诵读古诗文铸我中华魂

    时间:2019-04-29 03:24:4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古诗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他任何时候都与教育同存,都与学子同存。诗教对于一个人灵魂的纯净、理想的升华,有着强烈的熏陶作用。   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古诗文句堪称千古绝唱,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这些诗句无不包含着作家的“情”与“志”。有的表现出宽阔的胸怀,有的表现出美好的向往,有的表现的是赤胆忠心,有的表现的是肝胆相照。一首好诗,就犹如一把篝火,能燃起青少年一代心中的欲望与奋进的信心。诵读这些古诗文的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地打开我们联想的窗口,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达到“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境界。
      那么,古诗文教学与一般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又怎样才能实现古诗文的最佳教学效果,我想,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插上一对“诵读”的翅膀。
      曾国藩曾说:“李、杜、韩、苏、曾、王之文,非高声诵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古诗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它是学生学好古诗文的一把钥匙。可以说,诵读是学习古诗文入门的唯一正确途径,舍此别无他法。古诗文虽然已经失去了“活”的语言环境,但它自身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反复读来读去,通过口、眼、手指(指读)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入大脑,诗文的内容与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实践证明,诵读古诗文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灵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观点。不过,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司马迁的《史记》、曹操父子的慷慨悲歌、颜之推的“家训”、谢灵运的“山水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苏东坡李清照的词无不具备画一样的美。诵读他们可以时时激起浓郁的情愫,产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无限热恋,从而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可随时化作改造河山、抗击入侵者的力量。
      同时,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但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更因为如此,就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全文,声请并茂地美读一番,这时你定会顿觉热血沸腾起来,思维飘逸起来,引发无限的感悟和深思。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古人精神世界与他所使用的这种语言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逐渐地达到“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己,庶渐渐可入佳境”的境界,及我们日常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以李白《静夜思》为例,初读一般会以五言诗相对固定的节律处理末句的音频:低头/思/故乡,但经过反复的吟咏感悟、比较推敲后,则可能发现,打破固定的音频,读成:低头/思/故/乡,更能表现思乡情深又无处诉说的情感。
      (三)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审美感和想象力
      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后所选的古诗文,几乎每一篇都蕴涵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作品人物的形象美,作品的意境美,表达技巧的艺术美,以及语言的图画美、音乐美、风格美,尽融其中。通过对这些古诗文作品的诵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这种美好的情感,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美好品格。比如说“西湖景色十分美丽”,人平常很难想象,而通过咏读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似乎可让人嗅到清香扑鼻、看到红艳映天的美境,产生愉悦、向往之情;诵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读出一幅旷远荒凉竟寂的图画来。诵读范仲淹词《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一见这“边声”,读者就会联想到过去所读过的边地凄凉景色,战争的鼓角号声,感受凄凉忧伤的意境。诵读这些精美的文言文诗,在最大的精神愉悦中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学习做完美的人。
      在诵读方面,必须学习古人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古诗文的榜样。白居易的诗篇数量浩繁,广泛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留下了诸如《长恨歌》、《琵琶行》之类脍炙人口的作品,无疑是位天才的诗人。这完全归功于白居易的勤于反复诵读文章。他在幼年如此,成年后仍然是这样。白居易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信里说自己: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不遑(没有空闲时间)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正是这样的勤学苦读,白居易的作品在语言上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成就,也使他登上了诗坛的颠峰。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言简意赅,完全是他很好地实践了自己规定的原则和方法的结果。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当然,对于传统的朗读、朗诵和背诵手段,今天应该赋予它新鲜的血液。譬如,让古诗插上音乐的翅膀,亦吟亦唱,亦唱亦舞;让古诗配上动人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活跃形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潜力,增长才智。现代化的社会,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多媒体,以促使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多方位、立体化赏析诗歌。诵读《赤勒歌》,眼望屏幕上青山脚下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耳听歌唱家吴雁泽嘹亮的歌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歌声由响变轻,由近至远,这时,学生齐声口诵:“赤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这是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这是一种很美好的心灵熏陶,一时间,便可穿越千年的文化隧道,让学生视野为之开阔,情感为之充盈,升腾起的是美的思潮。
      为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插上一对诵读的“翅膀”吧,我想在“好诗不厌千遍读”的俗语引导下,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定会越来越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诵读 插上 翅膀 古诗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