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追寻红军足迹,对话井冈之魂]追寻红军的足迹

    时间:2019-03-31 03:24: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4月24日下午,我们吉林省广电局2012年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的课程再次进入体验式教学,这次的课程是“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朱毛挑粮小道是当年红军从宁冈等地挑粮上山路线中的一小段。位于井冈山西北面黄洋界下,全程3.1公里。山路蜿蜒陡峭,崎岖难行。当年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就是沿着这条小路,一步一步挑粮上山,在他们的带动和感召下,红军战士争先恐后,用肩挑,用背驮,将30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保证了红军的给养,支撑了工农武装的斗争,从而使井冈山星星之火越燃越旺,终成燎原之势。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正是要我们体悟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体悟先辈们不畏艰难的战士品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悟那段充满壮志豪情的峥嵘岁月。
      说起来也怪,一向身体良好的我,从出发的那天开始就闹肚子,已连续4天了,再加上持续的奔波和训练,我的体力已明显透支。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是我们这次培训体验式教学中最艰苦的一课,以我目前的状况能不能坚持下来?我的心里也没有底。但我想试一试,我必须试一试,因为这条路上,洒过朱毛的汗水,印着红军的足迹,重走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就把所有的困难,都当做先辈们对自己的磨砺和考验吧!”我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鼓劲。
      从山脚到终点黄洋界稍口,要爬过长达3.1公里的崎岖山路,翻上1343米的海拔高度。据说,快的要走40分钟,慢的要走一个半小时。当时,我很担心耽误大家的时间,于是便问总领队杨嵩处长:“我们有时间限制吗?”杨处长告诉我:“没有限时,我们有一下午的时间,就是要用心去感受。”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又叮嘱一句:“不要着急,也不要担心,都能上去,我在最后收尾。”这样的话语,看似平常,但是那一刻,对我来说,很温暖,心里有底了。
      “开始攀登!”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号令,我们临时组建的四个团,共49人,排成两列纵队,向着当年红军走过的山路进发。
      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刚才还是满怀激情的我很快就陷入体力透支的焦灼和煎熬中。我和我台的副总编辑杨晓农大姐排在了队尾,从一开始,就被甩在后面,和大队伍拉开了距离,转眼间,杨大姐也走在了我的前面,我很着急,极力想跟上队伍,可越是想快点,腿脚越是不听使唤。刚登上100多米的山路石阶,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忘着前面的队伍已经没影了,知道距离越拉越远,失落、失望之情充斥内心:我还能坚持走下去吗?这时,我看到一名身体不适的队员正沿原路返回。是呀,要是现在退回去,下面还有车子在等,上了车就可以休息。可如果再耽搁一会,车子要开到山顶接应我们,想回头也不能了。我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是返回还是坚持?才刚刚开始就这么艰难,后面的路我还行吗?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就在此时,局规划财务处李长林处长跑过来,“来吧,我帮你背包吧”,不容分说就把我的背包抢过去,背在了自己的肩上。其他同志发现我的困难,也主动伸出援手。为了不让我掉队,视听导报社社长于汇涛和电台的王汝刚也留下来一直陪着我前行,他们一会帮我拿水,一会又递来拐杖。走过一段,又见总领队杨嵩和我们临时31团的团长胡雪英从前面返回来,他们都在为我担心……那一刻,我心里既感动又惭愧。我也曾经军旅生涯17年,在部队锻炼过、摔打过,每每抚问往事,心中尝有自豪。在这样的活动里,本应为大家分忧。可反过来自己却被同事照顾着,甚至在是否坚持的问题上还多有动摇,真是太不应该了!这时,我才又想起在登山之前自己对自己的鼓励:要把登山中遇到的困难,当做井冈山对自己的锤炼!如果就此下山,自然会得到舒适的休息。但是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才能在汗水和艰辛中,更深刻体悟到当年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意志和壮怀激烈的革命情怀,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来过井冈山,也只有这样才不枉参加这次体验式教学活动。
      在同志们的帮助和影响下,我坚定信念,鼓足力气,继续攀登。虽然依旧劳累依旧不适,但自我感觉却步履轻盈了许多。这个时候才腾出心境看看脚下的挑粮小道,看看所在的井冈山。
      4月下旬,是井冈山最美的季节,林海花潮,层峦叠翠,晴空万里,景致宜人。在茂密的山林间,挑粮小道曲折蜿蜒开去,不见尽头。行走其间,隐隐有世外桃源之感。看着这人间美景,谁有能想到,当年的朱毛红军,正是在这里,进行着今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斗争。不见了鸟语花香,唯有惊风密雨,不见了柳绿桃红,唯有炮火轰鸣。他们餐风茹雪,饥寒交迫,他们以弱敌强,矢志不渝……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也从没间断过运粮上山的脚步。“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吃得精打光。”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战士,每人每天来回要走100多里地。挑上100斤粮食上山。就连毛泽东、朱德等革命老前辈也是如此。丛山密林中,红军战士的扁担有节奏地一颤一颤,脚步飞快又安静,在曲折山路中蜿蜒前行,穿过敌人的枪林弹雨,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将一担又一担粮食运到山上……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依旧有胜利和收获的喜悦,依旧葆有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当身临其境之时,深感意义非凡,真的让人体会深刻、感触良多。走在挑粮小道上,印证着当初的那段历史,我仿佛真的能听到毛委员挑粮时爽朗的笑声,看到“朱老总的扁担”,红军战士的脚印,在这条山路上,格外清晰……
      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不仅感染者我,也感染每一个人。行走途中,我遇到了江西干部学院的医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一直跟着我往前走,身上还背着很重的大氧气袋和医药箱,走到300多米的时候,我见到了第一个休息亭,他让我坐下来休息,医生说,“刚才看你的脸色苍白,嘴唇都白了,现在休息一会好点了吧?”我说:“是的”,这时,我才感觉我的脸开始发烫,涨得通红。我问医生:“这条路你每天都走吗?”他说:“基本上一个月我要跑25趟以上。”“天哪?你不累吗?”我又问。只见他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他告诉我,前面这300米是最艰难的,路很陡,石凳多,你要调理好呼吸,你就能坚持走完……一路上,我看到医生上去下来,往返好几趟,他的一次登山,相当于我们一个人要登三四趟,没有人知道他走了多少,做了多少,但是他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着红军的足迹;我们的总领队杨嵩,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在队首和队尾之间穿梭着,这次来井冈山他是第三次走这条挑粮小道了,陡峭的山路耗去了他很多的体力,但他依然跑前跑后,给队员鼓劲打气,为大家传递力量和温暖;我还看到了电视台学员胡雪英、电台学员王汝刚主动地把红军挑粮小道上的垃圾捡起来,运下山……这也许就是这条红军挑粮小道留给我们的感动吧。
      记得,在我们上互动教学课时,老师问:“你们最想从井冈山带走的是什么?”许多学员都说到了要带走井冈山的精神,那就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现在我的同事们不正是从这些点点滴滴做起了吗?
      在井冈山精神的鼓励下和大家的帮助下,我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的终点黄洋界。终于站在地势险峻的黄洋界上,感受着层山叠影,十里横排,再回头看来时路,卑微如我不禁也思绪万千……
      对于我来说,“朱毛红军挑粮小路”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崎岖小路,更是一条心路。在行路的过程中,在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里,我更深切地体悟到了红军战士在那段炮火连天的岁月里遇到的艰难,以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优秀品格和坚强意志。在这条路上,我曾遇到困难,但最终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并藉此得以与先烈英魂对话,接受精神的洗礼。井冈山之魂,经由这条小路,驻扎在我的内心.……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意志不能衰退,要永远乐观,不畏艰难,勇于前行。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
      【责任编辑:赵曙薇】

    相关热词搜索: 红军 之魂 足迹 追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