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陌上花开》徐志摩

    时间:2019-03-10 03:27: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大约要思路畅通,须是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再加上风日清和,窗明几净,临时没有外事败兴,杂念萦怀。这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像泉水涌现,一新意酿成另一新意;如此辗转生发,写作便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乐事。一般“兴会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提笔作文时最好能选择这种境界,并且最好能制造这种境界。不过这是理想,有时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有时虽然条件具备,文思仍然蔽塞。在蔽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抽象的理论姑且丢开,只就许多著名的作家的经验来看,苦思也有苦思的收获。唐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李白讥诮杜甫说“借问近来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李长吉的母亲说“呕出心乃已”。福楼拜有一封信札,写他著书的艰难说:“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写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艺术啊,你是什么恶魔?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但是他们的成就未始不从这种艰苦奋斗得来。元遗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就我个人所能看得到的来说,苦心从不会白费的。思路太畅时,我们信笔直书,少控制,常易流于浮滑;苦思才能剥茧抽丝,鞭辟入里,处处从深一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此其一。苦思在当时或许无所得,但是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酝酿,到成熟时可以“一旦豁然贯通”,普通所谓“灵感”大半都先经苦思的准备,到了适当时机便突然涌现,此其二。难关可以打通,平路便可驰骋自如。苦思是打通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后,手腕便逐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纵遇极难驾驭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此其三。大抵文章的畅适境界有两种:有生来即畅适者,有经过艰苦经营而后畅适者。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实这中间分别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难免肤浅,由困难中获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寻味,这是铅锡与百炼钢的分别,也是袁简斋与陶渊明的分别。王介甫所说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文章的胜境。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1.画横线句子“一般‘兴会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不符合句中“此”字所指的一项是()
      A.做好“寻思”这一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
      B.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周围环境宜人,适合创作。
      C.思想上没有杂念,外界没有影响、干扰的因素。
      D.凝神中新意不断地涌现,达到了写作最理想的境界。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这说的就是“苦思”,正是这种苦思才有了作者的创作成就。
      B.思路太畅时信笔直书,缺少控制,就会流于浮滑;而苦思就能逐步深入,想得深刻,写出的文章深沉委婉。
      C.人们所说的“灵感”大都是在苦思中酝酿,它会经过苦思的准备,一旦到了成熟的时候就突然涌现出来。
      D.苦思的训练会使写作手法逐渐娴熟,思路不落平凡,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境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把握和表现。
      3.下列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思路畅通是作文的理想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一旦具备了思路畅通的条件,文思就不会蔽塞了。
      B.苦思有多方面的收获,它能使作文摆脱浮滑,为“灵感”的涌现作准备,可以打破作文中的难关,达到作文的最佳境界。
      C.作文的畅适境界有生来的,也有艰苦经营的,成功的作品虽然分别很大,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平易。
      D.由苦思获得平易的文章就深刻耐人寻味,王介甫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金色的夕阳
      [美国]朗费罗
      金色的海像一面明镜,/在金色的天底下铺展,/陆地和阴影像根细带,/横亘于水天之间。/云样的礁石,礁石样的云,/溶于彩光,飘在海面,/在那灿灿的中流,/静静地悬着一条船。/海,只是另一个冬,/天,只是另一个海,/哪是地,哪是天,眼睛难以分辨。
      (选自《朗费罗诗集》)
      4.这首诗的题目是“金色的夕阳”,诗人除了叙写“金色的夕阳”之外,还叙写了其他大量景物,这样写是否离题?(5分)
      5.诗中哪一个动词最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3)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坚硬的荒原
      [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
      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的,朴实得连一条皱纹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三个可怜的孩子瑟瑟发抖,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老人手里有一把细小的种子,另一只手,伸着食指,戳着空气,宛似戳着青铜铸成的东西。此时此刻,他抓着一个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种子给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声音对他说:“刨坑,把它种上。”然后将他那战栗的身体放下。那孩子扑通一声,像一袋装满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坚硬的荒原上。
      “爹,”孩子抽泣着,“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硬邦邦的,我怎么刨呢?”“用牙啃。”又是下冰雹似的声音。他抬起一只脚,放在那孩子软弱无力的脖子上。可怜的孩子,牙齿咔咔作响,啃着岩石的表面,宛似在石头上磨刀。如此过了许久,许久,那孩子终于在岩石上开出了一个骷髅大小的坑穴。然后又啃啊,啃啊,带着微弱的呻吟。可怜的孩子在老人脚下啃着,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像那坚硬的荒原一样。
      当坑穴达到需要的深度,老人抬起了脚。谁若是亲临其境,会越发心痛,因为那孩子,依然是孩子,却已是满头白发。老人用脚把他踢到一边,接着提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已颤抖着目睹了全部经过。
      “给种子攒土。”老人对他说。“爹,”孩子怯生生地问道,“哪里有土啊?”“风里有,把风里的土攒起来。”老人回答,并用拇指与食指将孩子可怜的下巴掰开,孩子迎着风,用舌头和喉咙将风中飘扬的尘土收拢起来,然后,再将那微不足道的粉末吐出。又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荒原上。
      当坑穴填满了土,老人撒下种子,将第二个孩子丢在一旁。这孩子像被榨干了果汁的空壳,痛苦使他头发变白。老人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又提起最后一个孩子,指着埋好的种子对他说:“浇水。”孩子难过得缩成一团,似乎在问他:“爹,哪里有水啊?”“哭,你眼睛里有。”老人回答,说着扭转他两只无力的小手,孩子眼中顿时刷刷落泪,干渴的尘土吸取着,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
      泪水汇成一条哀怨的细流抚摸着土坑的四周。种子从地表探出了头,然后抽出嫩芽,长出几片叶子。在孩子哭泣的同时,小树增加着枝叶,又经过了许久,许久,直到那棵树主干挺拔,树冠繁茂枝叶和花朵洋溢着芳香,比那冷若冰霜、纹丝不动的老人更高大,孤零零地屹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天上的鸟儿都来到树枝上筑巢,它的花儿已经结出果实。老人放开了孩子,孩子已经停止哭泣,满头白发。三个孩子向树上的果实伸出贪婪的手臂,但是那又瘦又高的人抓住了他们的脖子,像抓住幼崽一样,取出一粒种子,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抬起一只脚,将第一个孩子的牙齿按在地上。那孩子在老人的脚下,牙齿咔咔作响,重新啃着岩石的表面。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默不作声,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那荒原是我们的生命,那冷酷无情的硬汉是我们的意志,那三个瑟瑟发抖的孩子是我们的内脏,我们的技能,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意志从他们的弱小无力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去征服世界和冲破神秘的黑暗。
      一把尘土,被转瞬而逝的风吹起,当风停息时,又重新散落在地上。软弱、短暂、幼小的生灵蕴藏着特殊的、无拘无束的力量。这力量胜过大海的怒涛,山岳的引力和星球的运转。
      (选自2005第17期《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本文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结合全文回答:那坚硬的荒原象征着什么?瘦骨嶙峋、冷若冰霜的老人象征着什么?那三个瑟瑟发抖的孩子象征着什么?(6分)
      (2)坑穴填满了土,撒下种子,在泪水中它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5分)
      (3)“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一段,老人为什么还要残忍地把三个孩子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种树呢?(6分)
      (4)阅读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认为人类的内脏、技能有什么特点?人类的意志有什么作用?(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
      8.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也是散文的一种写法,难度似乎要大一些,但丘吉尔写起来驾轻就熟。
      B.我读过鲁宾斯的书札,他写自己那种异常恭而敬之的态度,几乎令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业余画家踌躇满志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东游西荡,志在寻觅那些可以入画可以安安稳稳带回家去的迷人胜景。
      D.这一切都逃不脱那多情而细腻的观察者的目光,然后信手拈来,著成绕有佳谛的优美篇什。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我由于追随一辈又一辈的人而疲倦了,当我由于看着人们的奔波而厌烦了,就独自一人坐在幽灵所居的溪谷里。
      B.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C.因为有无线广播,对音乐还接触不多的成百万的人在他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音乐。
      D.说诗歌具有哲学意味,并不意味着诗歌就等同于哲学,抽象地说教议论,或一味用形象图解概念,都违背诗歌的艺术。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凌晨四时过后,海上仍然一片昏黑。只有澎湃的涛声。遥望东方,_____________,在陆海之间不停地划出一轮轮白色的光环。
      ①挂着一弯金弓般的月亮,光洁清雅②沿水平线露出一带鱼肚白③再上面是湛蓝的天空④岬角尖端灯塔上的旋转灯⑤左首伸出黑黝黝的犬吠岬⑥仿佛在镇守东瀛
      A.①③②⑤⑥④B.②③①⑥⑤④
      C.②④⑤③①⑥D.①⑤④②③⑥
      11.请仿照下面诗歌第一节的格式,续写第二节。(5分)
      ��音乐,虽然消失了柔声,却依旧在记忆里颤动;
      ��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砌;
      ��同样的,等你老去了,你的思想和爱情会依然睡在这世上。
      12.蒙田的《自画像》写的是自己,无论外貌特征,还是内心世界、性格特点,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请用简洁的语言,仿照蒙田的《自画像》,为自己画上幅画像,要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300字左右)(5分)
      六、写作(5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约翰・罗斯金的《痕迹》这样写道:“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
      请以“痕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相关热词搜索: 诗歌散文 外国 检测 欣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