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遥远的臆想|臆想

    时间:2019-02-27 03:29: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老照片看久了,就会有一种感觉,一种意蕴,慢慢地从泛黄、黯淡的画面里幽幽溢出,或怀旧,或感叹,时光悠悠,遐想不断。阅读古人古事,尤有此感,历史的真实已随流年风尘远去,留下模糊的背影,凭书吊古,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喟叹。那已不可知的言行举止,在你的臆想中渐渐真切,迤逦而来,随你的思绪演绎出几许不曾有过的风姿和意蕴。看《战国策》,如观旧照,时间的沧桑已淘尽当年的功利处地、决绝心境。对那些因遥远而瘦硬的人、事,丰腴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理解和体悟。
      生命的主题总是那些,不管历史离我们多远,当年发生过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一样地流淌过我们。从感同身受的心态去看历史,看到的往往是自己,反观和醒悟的是自己的处境。《战国策》中有许多片段,读着读着你就迷失在其中,恍然醒来,主角就变成自己,沧海桑田只在一念之间。
      从《战国策》中摘取一二片段,做一臆想,观照人生。
      
       苏秦刺股
      
      苏秦,洛阳人,游说之士,第一次到秦国游说就吃了闭门羹。当时秦惠王车裂了商鞅,反感说客。苏秦在讲了一番道理之后,惠王厌倦地说:“还是改天再说吧。”这是一种客气且冷漠的拒绝方式。也许,苏秦还真的等了一些时候。在《战国策》中,有一句“说秦王书十上”,那肯定不是一次的事情了。
      但“十上”还是失败,苏秦“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状有归色”即感到很羞愧。回忆自己离家之时志气扬扬,博取功名的宣言,看看自己现在面色憔悴,衣衫褴褛,背包提囊,狼狈不堪,苏秦的羞愧也是能理解的。
      还有更让苏秦难堪的事情,“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在外面受到失败和屈辱后,家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安慰,然而妻、嫂、父母都冷漠地不与理睬,用一种冷讽刺的方式来迎接他。苏秦感叹万分,于是我们讲的这个“刺股”便出现了。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也许在困境中,人更能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思考自己一生应该怎样去过,到底要不要坚持理想,要不要在人生的路上有所转向……被逼到绝境反倒能看清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剔除了往日的繁华和轻浮,更接近生命的觉悟。什么是觉悟?就是意识到自己该干什么,在这条路上绝不能回头了,只能咬牙往前。司马迁曾列举了文王,孙膑,屈原,孔子,乃至他自己就曾遭遇到这样的生命困境。那天晚上,在失败和嘲笑的海洋中,苏秦肯定仔细地反省过自己的人生,肯定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有过一番认真的比较。之后,苏秦决定继续自己的游说之路。这是一种耻辱中发愤图强,立志成事的心态。在其背后有着一种百折不挠的坚韧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巨大动力。于是在读书欲睡的时候,苏秦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给人触目惊心、艳丽异常的感觉,更是一种精神、决心、意志所溢出的震撼人心的颜色。不甘于耻辱,不甘于平庸,狠下心来,立志成功,苏秦这种血性的精神在两千年后也是熠熠生辉的。这种精神下的生命也开得格外的绚丽灿烂。
      ……
      当然苏秦后来成功了,那是后话。那刺股的锥也永远地悬在历史长河中,悬在你我的心上。我们或先或后都曾遇到苏秦的困境,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苏秦那样灿烂地开在历史的长河中呢?也许因默默无闻我们便曾免去了锥刺之苦?或幸或不幸?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中荆宣王问宠臣江一,北方人怕昭奚恤是什么原因,江一讲了这个寓言故事:
      老虎饿了,寻找食物,突得狐狸。狐狸说,你敢吃我?上帝让我来统帅百兽,你吃了我,不是违反天命吗?你肯定不相信,那好,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走,看看谁敢见了我而不畏惧奔跑?
      最后,江一说,虎不知道百兽真正害怕的是自己,被狐狸所愚弄了。接着说,今“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江一和昭奚恤有矛盾,江一不失机会地诽谤他。《战国策》中后面几次和宣王的谈话,江一都是恶昭奚恤。这次也是一样。这个寓言把老虎的愚笨和狐狸的狡猾,宣王的糊涂和江一犀利的眼光,展现得生动异常。北方人怕昭奚恤,也许有着昭奚恤的个人魅力,独到卓越的作战才能,而江一的回答抹去这方面的东西,只是说,昭的威风是建立在大王的强兵之上,北方之国害怕的只是君王的军队而已,哪里是怕昭恤呢?从而,让楚王感觉到昭奚恤能力不过一般,恩宠下降,同时也许还有点不高兴的味道。因为寓言中,那只老虎是被利用和愚弄了,站在老虎的角度看,那只狐狸实在是可恶之至了,宣王绝对不可能站在狐狸的角度。那种愤愤然的心态便悄然而生了。这次谈话也微收效果了。
      历史的意义已被消磨,但有趣的是,寓言中老虎、狐狸、百兽的关系令人玩味不已。这三者间的利用与被利用,聪明与愚弄,畏惧与识势,刻意与懵懂……只要我们的生活存在,这些关系总是不断地出现,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在生活中四处张望一下,你会发觉来来往往的不过是些狐狸、老虎、百兽而已:有些人便是借势的狐狸,知道利用什么,凭借什么,达成其意,这些人太聪明,狡猾乃至狡诈;有些人便为老虎,对己认识不足,观不清别人意图,这些人糊涂,单纯,自以为是或死不瞑目;有些人便当百兽,看清了表面和本质,畏惧着本质,顺带也畏惧着表面,一旦失去了老虎,它们也许就向狐狸下手,这些人表里不一,人话鬼话随势而定,目贼面猥。
      其实再慢慢想想,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仔细回顾交往种种,一种冷漠而伪善的“假”会慢慢地呈现出来。生活中也许每个人都有着那么一些“狐假虎威”的做法和心态。在乎你的在乎你什么呢?是你的权力,钱财,美貌,还是你本人呢?他们表面上注视着你而目光乜斜处乃是身后那只“老虎”。或许你也如是,要得到的是身后之物,而曲意逢迎却是眼前人事。在那虚假的千言万语之后是不为人知的苦衷还是故意为之的权宜阴谋呢?人间万事细如毛,谁又能时时处处分清呢?也是分不清的,纠结杂糅,一旦赤裸,谁都会无地自容的。我们既是那只狐狸又是那只老虎,要不就是百兽。你是,别人也是。也许悲从中来,哀从中起,那些纯洁明净的情感总是遥不可及。
      狐假虎威,本来是不存在的寓言,却看出了我们的虚假和伪善,还有我们深深的羞愧,对真善的羞愧。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楚国的昭阳攻下魏国的几个城池后,准备进攻齐国,齐国派陈轸到楚纾难,陈轸对昭阳说,功劳再大,就危及楚国令伊,而你不能居此位,功大以威上,那不是多此一举吗?于是讲了画蛇添足的寓言。
      那个自以为是的人最终失去了奖赏,究其原因,乃多画了蛇足。蛇本无足,添上是自我臆断,只是这个完美的一笔却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错误。
      陈轸游说技巧高超,常以寓言喻事,给人言尽而意无穷的感悟,以达成目的。这次也不例外,昭阳马上就停止进攻,返回楚国。
      讲寓言的人都是很聪慧的,不光有言此而意彼的语言技巧,更让人叹服的是能剥离现实,却又能深刻地洞察现实,对人事有着独到犀利的观照。虚言赋成,韵味无穷,即使千年之下,一有接触,同样会风生云起。
      陈轸看到的是,人事交往应该保持一个恰当的度,超过此度便是危害之举了。这是一个常道的问题。子贡和孔子有一段对话。
      子贡问老师,子夏和子张哪个好。老师说,子张什么事都做得过分,而子夏什么事都做得不够。子贡问,那子张应该好点吧?老师说,过度了和不够是一样的档次,不好。
      孔子的话给出了做事的最好状态,不过不及,恰如其分。
      恰如其分,想想,这是不是一个很难到达的状态?细细数数生活中的遗憾和悔疚,你就知道,基本上很难做到的。我们怎么知道到此就过了,到此还没做足呢?怎么去寻找那个恰如其分的点呢?很难说清,要靠感觉吗?感觉,那是缥缈虚幻,水月镜花,无法落实的。恰如其分也是难以落实,春梦了无痕。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都太关注自己了,关注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是非意念。自我都是飘摇的,难以确定的,因为自我都是无所定规,瞬息万变的。
      很多事情上,我们本自善意,以为多多益善,强求自己,强求他人……自以为得意,却恰恰是铸就了错误,造成了伤害。看看我们对子女的教育,对爱人的苛求,对物质的贪婪,对自己的刻薄等等就知道了。忽略对象,无睹客观,我们把他们当成了我们的意象和我们自己了,迷失在自我的迷雾中,当然就难以看清那个正确的点,茫然无视。
      我们是不是那个画蛇添足的人呢?忽略了具体存在的人事,狭小在自我的好恶判断中,难以跳出自我的天地来俯视人事的本来面目,自以为好之,便好之。作为越大,危害就越大。
      世间人事都有一个度,要知其度,须对人事有个清楚的了解,对整体或前提有个明了,这一方面来自对人事的静观和洞察,一方面也来自我们的远见和视野的宽阔。也许这难以做到,但是知道自己的狭小,天地会慢慢变大。跳出自我,便是一个完整的天空,自然便认识蛇的无足之躯。
      恰如其分,是一理想状态,难以达成,惟其如此,我们才知道谦逊,才知道远远不足,才能在生活中保持对自我谨慎的审视,对存在真切的体察。

    相关热词搜索: 臆想 遥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