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历代解说“举一反三”释例] 生活中举一反三的例子

    时间:2019-02-18 03:23: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论语》中记录了不少孔子有关教育的言论,其中“单一反三”就颇具影响。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举一反三”做出多层面的解释,不断丰富它的内涵。这些解释成为今日拓展对“单一反三”认识的主要资源。
      [关键词]:愤悱 类 “举一反三”
      
      《论语》中记载了教育家孔子的不少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无常师”、“愤悱而发”、“举一反三”等。如《论语・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愤悱而发的教育方式被后人称为启发式教育,进而衍生出“举一反三”这一成语。
      对此,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做出多层面的解释。郑玄注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在郑玄看来,受教者“心愤愤,口悱悱”之时,是启发他的最佳时期,意在使之“识思深”。在教学过程中,施教者以“一隅”语人,企求受教者能依此“思其类”,由一而三。依郑玄的判断,“一隅”和“三隅”有其同质性,即属同“类”,因而可以类推。具体来说,“具有相同本质、规律的事物为同类,反之,则为异类。”类推就是“依据类的同异关系所进行的推理”,是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说“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显然,郑玄把“一隅”和“三隅”看作是个可以同类相推、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邢呙的疏就郑注加以阐发:“正义日:此章言诲人之法。……必待其人心愦喷,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其说之也,略举一隅以语之。凡物有四隅者,举一则三隅从可知,学者当以三隅反类一隅以思之。而其人若不以三隅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矣。”基本承囊郑玄的观点,认为育人应先启后发,肯定由“一”而“三”的同类相推关系。不同的是,他强调不但要能举一而知三,更要能以三反推一;不但因一隅而思其类,也要能以三隅反思其类,这样才会“有所思”,才可能“思之深”,并最终实现“举一反三”,第一次拓展了“举一反三”所涵盖的范围,比郑玄更进了一步。
      需特别指出的是,清代杨树达在解释“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时,用了《春秋,庄公四年》中的一个例子,并加案语:“(春秋》之择重为讥,正举一隅之义也。”这就回到早期注疏上,认为“举一”、“反三”是一个同类相推的过程。持相同观点者还有杨伯峻,他对此的解释是:“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显然也是把“一”和“三”看作并列且可以互证的关系。
      在宋代,程颢、程颐把“举一反三”与“愤悱而发”看作是有机的、联动的整体,认为“愤悱而发”是施教的最佳时机,说“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意而后告示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认为施教者施教,必须待学者有愤愤以求的内在动机和跃跃欲试的外部情态,然后乘机启发,才可能收到“举一反三”的良好学习效果。程颐说:“孔子教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盖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学者须是深思之。思而不得,然后为他说,便好。初学者,须是且为他说,不然非独它不晓,亦止人好问之心也。”又说:“学要在自得。古人教人。唯指其非,故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言三隅,举其近。若夫‘告诸往而知来者’,则其知已远矣。”“学莫贵于思,唯思为能窒欲”、”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二程不光注重施教者施教的时机,也重视学者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自得;提倡施教者在学者有愤悱之诚意时,鼓励他由“一”之已知,经过“深思”的推敲,达到对“三”之未知的了解和体认,实现“知之固”的目的;再由“三隅”“举其近”,反推“一隅”,使知“远”。实际上是在肯定“一隅”和“三隅”的顺接和就近关系基础上,提出由“言三隅”而近“一隅”,是个“深思”的过程,也就是同类相推的过程。
      孔子弟子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公冶长》)程颐解释说,近思就是“以类而推”。总言之,“举一而反三”、“言三而近一”既是深思的出发点,又是深思以求“自得”的结果,这“一”与“三”,如“往”与“来”的关系,相反相成。值得一提者,二程强调“自得”在“举一反三”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既讲究过程,也注重结果。“自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结果,也是“举一反三”得以实现的基础;只有学者自己学有所得,才能在此基础上“深思之”,以其所得类推、反思其他的“隅”,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一即获得更大的“自得”,这是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吸取了前人注疏和二程的说法,在 此人物矣。”指出能否“举一反三”是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可谓独辟蹊径。在他看来,就施教者本身而言,说一则不能兼顾其他;就受教者而言,并非受教者主观上不想“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而是客观限制了他,使他只能关注“一隅”,无法兼顾那“三隅”。若要“一隅”和“三隅”同时顾及,无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由“一隅”而推知“三隅”的可能性,自然也否认了从“三隅”到“一隅”的反推和互证。
      清代刘宝楠解释道:“一隅三隅,合为四隅,故举一隅则可知三隅。‘反’者,反而思之也。”并引《荀子・大略篇》“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以证明之。认为“知三隅”是承接“举一隅”而来,由“三”到“一”,则是个反思和互证的过程,其解释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事物推理分为“有法者”和“无法者”两大类,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认为本与末、左与右可分别互推,彼此相反相成。其所侧重者,在于从“三”到“一”的逆向反推。
      康有为明确指出,施教者把握教学中的主动权对达成“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至关重要。他说“此为大道之深,微言之意并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意而后告示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又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盖道有尽人可语,强人而告者,若夫天人之际,性命之微,非候其渐有证悟,不能强告,强告之亦无益,故徐以待之。盖教亦多术,不得不然者。否则,圣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岂不欲倾囊倒箧,使天下人皆闻道成圣哉?此与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参观之。”可以看出,康有为为了鼓励学者“勉于用力”,虽认同待人愤悱之后再启发之,但更侧重受教者的证悟,而反对强人而告之。这就是从人有差等的角度来阐述“举一反三”,以为唯能证悟者,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相反,若人无证悟而强告之,则徒劳无益。
      由上观之,除张岱认为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只得一隅”,无法做到“举他隅”之外,前人对孔子“举一反三”的解说和理解基本相近,都持肯定态度,都要求能够举一而知三,然而各有侧重,有的甚至指出“思”对达到“举一反三”的重要意义。各家的差异之处在于:郑玄只认识到“一隅”和“三隅”之间的同类相推关系,邢员及以后各家的认识更进一步,意识到要反类相推,以“三”反知“一”,变单向过程为双向联动。邢员强调只有在学生感到“心愤愤、口悱悱”之时去教导他,才能使其识思深刻,做到“举一反三”,反映了施教时机对于“举一反三”效果的达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程着重从学习态度着眼,强调学者的愤悱状态、强调诚意与色,即学者发问要有诚意,施教者见其有诚意才告之;同时注重启发,待学生“思”而有所得之后,“复告之”。启发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得”,在于“告诸往而知来者”,在于施教者“举其近”,学者便“知已远矣”。如此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深思”与“自得”,正是他们的独到处。
      与邢呙、二程的理解不同的是,朱熹认为“反者,还以相证之义”,“一”与“三”不是承接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三”可以证明“一”之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举一反三”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类推,且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一”与“三”就可以“相证”。在这点上,刘宝楠也是持赞同态度的,但他不同意朱熹“一”与“三”为并列关系的看法,坚持“知三隅”是承接“举一隅”而来。不容忽视的是,朱熹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明人伦”,所以尤重施教者的作用,并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施教者必须主动启发学生。其“主动”的目的在于积极认同纲常伦理,而适时的“启发”只不过是启发学生内心的自觉,以便领悟心中已有的“天理”。所以从根本上说,他不是在倡导“主动”和“启发”,而是用“天理”来束缚人心,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康有为的观点则突出“不可强人而告之”,施教者能否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直接影响到学者学习时“举一反三”效果的实现。在突出施教者的能动性方面,他与张岱殊途同归。区别在于康有为从正面肯定施教者对待受教对象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因为人有贤、愚之分,有上、中、下三等之别,这决定了有的人证悟得快,有的则慢,不可强求强告。张岱则认为,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突破,使得施教者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谓“非不举他隅,不能举也”。由于无法由“一隅”而得“三隅”,从而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
      由“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及其历代的解释精简出来的成语“举一反三”,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仅是一个类推的过程,也是一个相证的过程;它的达成,不仅有赖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取决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举一反三”是精练的,而历代对它的阐释却形成多层面的内容。今天,综合分析这些思想原料,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举一反三”的认知。

    相关热词搜索: 历代 解说 释例 举一反三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