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探寻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从心理学流派入手】心理学流派

    时间:2019-02-14 03:30: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品德心理从萌芽到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前人多从矛盾论出发解释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然而,对这一矛盾具体的解析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品德是人格的附着物,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关于人格动力有着较为明晰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归因于学习和强化,精神分析学派将之归因于本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潜能,认知心理学派则关注认知因素,从人格动力角度,来探寻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的相关视点,对于提示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品德心理;发展动力;心理学流派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34―03
      
      一、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动力是指推动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力量,多指向前的推动力,而不指阻力,但是这是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角度来定义的。如果从消极的角度,阻力同样也是一种动力,只不过是让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已。因此,从广泛意义上来讲,只要是能够让事物产生变化的都是动力。本文所涉及的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广泛意义上的动力。
      品德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目前较为普遍和一致的观点也是基于唯物辩证法的描述,认为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产生的新需要与原有品德结构的矛盾”,“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或品德结构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从心理发展角度,前苏联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表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认为儿童已有的能力和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动力。朱智贤教授也认为,“在儿童不断积极的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论者多从上述观点出发,阐释个体道德发生的动力问题。个体道德是在个体与外部道德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这是个体道德发生动力说的逻辑上的出发点。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得以发生发展的真正终极原因。具体而言,个体道德的发生过程,归根结底是个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个体已有的道德水平与外部道德主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是个体道德发生的内部矛盾和根本动力。
      这种“矛盾动力观”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仅是从哲学概念上进行界定,而缺乏对这一矛盾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探寻。品德心理的发展应该是各种动力因素和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二、探寻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意义
      
      人们在研究品德心理发展时,习惯于将人的品德心理作为一个结构来研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品德心理结构的观点。的确,品德心理的发展就是品德心理结构从萌芽到成熟的一个动态过程,那么,推动或拉动这种结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就对它关注,由于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十分复杂,具体到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动力是推动品德心理结构生成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品德心理的研究,必然不能缺少对动力因素的探寻和动力机制的揭示。从动力角度人手,对于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的寻找与研究,可以开启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新视角,进一步深化对品德心理结构的认识,同时可以为当前道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发现道德教育的新路子,建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道德教育模式。
      品德应该是人格的一种附着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道德特征的人格是不存在的。目前几个主要心理学流派并没有哪个学派或个人对于品德发展的动力问题有过完整的论述,他们仅是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为了厘清品德发展动力的因素,我们将目光转向西方心理学各主要流派,从他们关于人格动力和心理动力的思想中寻找品德心理动力的线索。
      
      三、品德心理发展动力的心理学流派考察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动力观”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环境的因素,强调学习与强化对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早期的行为主义者华生以及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强调学习是人的行为习得的基本方式,强化是行为习得的决定因素。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格特质是以先天组织和习惯系统为基础的一群特殊反应。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习得某种行为的过程就是儿童学习的过程。那么影响儿童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所谓强化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有机体某种行为概率的过程,而强化物指的是能增强有机体行为概率的具体事物。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对我们发生行为进行奖赏的结果,强化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法力无边的行为法则,是行为塑造的关键。你要增强某种行为,就要奖赏他;你要取消某种不良行为,你就要取消奖赏,让其自然消退或给予处罚。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驱力、线索、反应、强化是学习的四大基础。这里的驱力并不是个体的内在需求而是指引有机体行为的强烈刺激。线索起指示行为采取适当方向的作用,它决定个体何时、何地做出反应和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里强调的是学习不仅需要强化,而且要注意通过设置某种情境来激发学习的驱力,并提供学习的线索,这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可以看出,行为主义是一种环境决定论,在行为主义者的眼里,品德(人格)的形成动力主要源于学习和强化,源于外部环境的力量。环境或教育可以塑造人的行为、性格和德行。
      在道德教育上,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为主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品德甚至整个人格都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是人们各种行为习惯的最终产物。因此,强调只有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他们重视行为训练、环境因素、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客观条件对品德行为的影响,而忽视了让学生懂得道德行为的依据。这将会导致学生在道德评价中是非不明、道德行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道德行为的迁移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在道德行为中还会出现盲目的行动,有时甚至会出现“好人办错事”的情况(如帮助坏人,对敌人“诚实”等)。在这里,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创设。
      
      2.精神分析学派的“动力观”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本能决定人的行为,在品德(人格)的形成、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以弗洛依德为代表,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弗洛依德的生物本能观点占主导地位。他把本能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力比多,在早期,他把力比多主要看作性本能,后来弗洛依德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概念。生的本能代表爱与创造的力量,包括生存本能与性本能;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的力量,代表有机体返回自己先前无机状态的倾向。他认为,当本能的能量受阻,能量不能顺利释放时,就会移置到其它地方,选择其它对象,这就 是精神分析关于行为机制的普遍原则。弗洛依德认为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可以从本能移置作用来解释,如儿童的社会化是力比多移置到社会活动的结果。科学、艺术、宗教、文化成就等也被认为是满足各种一般的生理要求和特殊的性欲需要的移置作用的产物。
      尽管新精神分析学派对于弗洛依德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一定程度的纠正,从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到霍妮、沙利文、卡丁纳以及弗洛姆等人开创的社会文化学派,总的来讲仍然没有脱离本能决定论的苑囿。由此可见,在精神分析学派那里,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的本能。
      
      3.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动力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在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们认为,健康的人将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戈尔德斯坦的自我实现驱力,罗杰斯的潜能发挥以及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等等,都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自我实现,主张通过个体需要的满足,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使人依靠自我的内部动力发展成为“自由选择”的“充分发挥作用”的独特个体,达到人格的完善和自我实现。
      他们认为人格发展的力量源于个体内部(强烈要求成长的“似本能”),个体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而发展起自己独特的参考框架和经验世界,人类本性中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就是动力之源。戈尔德斯坦既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动力论,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外部动力论,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在机体内部,重视机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罗洛・梅指出“宗教道德感”是促使人格不断变化完善的动力因素,“自我世界”是人存在的方式之一,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和把握自我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它是好的,我们不应该压抑它,而是促进它,让它表现出来,并指引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健康成长。这种内在本性主要表现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趋向,并指出,人“内在的良心”和“内在的有罪感”有终极的生物根源;弗兰克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在天赋资质和环境的限制之下自我成长与发展。
      尽管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生物学基础,没有脱离本能论,但是,它所宣扬的本能已经不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了,而是一种残存的本能或者是似本能――人的内在能力、天赋和特质在人的内部所具有的生物基础。代表人物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全面表述了人类不但有自然的本能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4.认知主义心理学派的“动力观”
      认知心理学主要用认知来解释人的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对事物的知觉和解释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强调认知因素对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描述道德推理、道德判断或者个体的思维发展来研究道德。皮亚杰对个体道德发生机制的心理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生和发展,他把儿童关于社会关系的知识和判断看作道德的核心成分,他认为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体经验的自我建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发展了皮亚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理论,并进一步指出,人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认知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推理能力构成了认知上的挑战,不太成熟的个体通过同化别人的逻辑适应这种挑战,因此促进了道德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了“个人构念系统”,强调人的认知对行为起决定作用。认为“构念”就是人格单元,甚至直接指出认知结构就是人格结构,认为个体能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构念系统,认识世界,并预测未来。米契尔也用认知来解释人的行为原因,他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单元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我们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类努力在观点、态度、知识、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调和、一致及和谐,这就是说,人类“存在一种朝向认知间协调的驱力”。人与环境的不断互动,认知间的失调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产生了减少失调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人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平衡认知式的失调。在他看来,失调本身是一个动机因素,失调是一种动机状态。勒温、皮亚杰和海德的研究也表明,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
      因此,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认为人的品德形成主要取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智力与道德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将品德发展归于认知因素的作用,‘认知失调是品德改变的先决条件”。认为大部分不道德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慨念所形成的。
      简单说来,道德需要和动机是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力,但是进一步探索道德需要是如何产生的,各家各派则带有或生物论倾向,或环境论倾向,或文化论倾向。值得指出的是,各个心理学流派虽然带着明显的生物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色彩,但是他们之间并非壁垒森严,呈现出交叉融合的态势。就连早期的行为主义者的桑代克也认为人性有某种原本趋向,通过选择性反应形成一切行为和道德品质,他也并不否认“选择性反应”这类潜能的作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思想有着极为明显的融合的趋势。多拉德和米勒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赫尔德内驱力理论进行了有机综合,“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具体到道德的发展动力,柯尔伯格既反对成熟论又反对学习论,而主张相互作用的“建构论”,建构主义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建构的动力来自人际情境,人际交往中,角色之间的相互转换成为人格建构的动力。目前建构主义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认识。由于西方比较重视人格的研究,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很多,除了皮亚杰、柯尔伯格等少数心理学家外,直接关于品德发展的动力的论述比较少。本文从人格动力的角度,简单论述了几个主要心理学流派对于人格形成的动力所持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学派关于品德发展动力的主要思想,以期引起人们对品德发展动力的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08―111.
      [2]柳布林斯卡娅.儿童心理学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66.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8.
      [3]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07.
      [4][美]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M].郑全全译.杭州:浙江
      教育出版社,1999:218.
      [5]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357.

    相关热词搜索: 流派 探寻 品德 入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