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理清概念,阅读提炼】 理清概念

    时间:2019-01-27 03:25: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细想一下,问候不是良药,却胜似良药。它虽然简单,却能带给人带来快乐与温暖,让对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那一句问候的力量。它很可能使一个不相识的,甚至是敌对的人,走进你的心,成为你开启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问候如茶,希望每个人都能端着这杯清香的茶,滋润彼此的心灵。我想,我会的,您呢?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0年第3期)
      1.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它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2.结合上下文,举一个例子说一说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3.说一说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对着自己微笑
      □悟空
      刚刚参加工作,我不免有些紧张,最怕看到那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这时,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同事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她是这里第一个向我微笑的人。看到她那张清秀的挂着微笑的脸,这一天我的心情就格外好。
      慢慢地,我发现,她有一面精致的小镜子,每当午休时,她都拿出来照一照。她会独自一个人对着镜子微笑。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你为什么看起来总是很开心?”她听了我的话微笑了一下,给我讲了一个她自己的故事。
      三年前,她得了乳腺癌,做过切除手术后,在她最需要关怀的时候,丈夫却和她离婚了。望着只有5岁的女儿,她泪流不止。她以泪洗面地度过了很长一段日子,感觉天空都是灰色的……
      有一天,她站在镜子前,看到镜子里映出了一张陌生的脸,那张脸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显得呆板、苍老而又茫然。她吓了一跳,这哪里是自己那张年轻、俊俏的脸啊!她努力冲镜子笑了一下,那张脸明显有了一丝生机;她又笑了笑,那张脸有了神采,变得美丽起来。她的心情也随之振奋了一下。“难道我就这么忧郁地过下去吗?”她对自己说,“绝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要坚强、快乐地去生活。”她痛下决心。
      此后,她常常对镜子中的人笑,镜中人也就对她笑。她用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发表了许多文学作品,也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她活得很充实。她的工作做得也非常出色,每年年终都能拿到很多奖金。她和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因为她常常对人们友善地微笑,人们也同样回报她以微笑。
      听了她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懂得对自己微笑的人,她的心灵天空将随之晴朗;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将会得到美丽的人生。这个对镜子微笑的女人,走出了心灵的低谷,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洒满阳光,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选自《今日文摘》2010年第9期)
      1.文中“她以泪洗面地度过了很长一段日子,感觉天空都是灰色的”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问还是设问?为什么?
      3.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机器人探秘金字塔
      □付南华
      “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它头上降临。”在胡夫金字塔上有这么一段可怕的铭文,然而机器人应该例外吧。
      目前所知,胡夫金字塔内包含法老墓室和王后墓室两个大房间,王后墓室比法老墓室略小,笔直地位于法老墓室下层。尽管它被称做王后墓室,但多数科学家却认为它并不是给王后安排的。首先该房间空空荡荡,甚至尚未完工;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后墓室的北墙和南墙上各建有两个小小的通道,呈对角线方向往上延伸。让人疑惑的是:这两个通道的尽头都被一块石头死死堵着。
      “金字塔漫游者”实际上是小型化了的蛇形机器人,造价约20万美元。它身长30厘米,宽12厘米,高度可在11至28厘米之间调节,重量只有2.7公斤。它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其地面探测雷达能穿透1米厚的混凝土和更大厚度的金字塔渗水石灰石,此外它携带的超声波传感器还能测出石头的厚度。一个力矩尺能探测“阻路石”能否被移动,其他一些工具用于帮助它寻找能使纤维眼摄像机得以通过的细小缝隙。一个导电传感器被用于测试“阻路石”上的铜把手,检测上面是否带有某种电路装置。
      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西南郊,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金字塔由230万块巨石建造,其中最轻的2.5吨,最重的达160吨。石块间缝合严密,不用任何黏合物。它工程浩大,结构精细,其建造涉及测量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各领域,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石头建筑,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对于这两条神秘的通道,多年来有好多种猜测。一开始有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空气和水的通道,然而它们都被死死堵住,并不能供气供水;一些专家认为,它们是“星光隧道”,通道的末端分别指向天狼星和猎户星座的一颗亮星;还有一种解释是,它们都是“灵魂通道”,建造的目的是让死后埋葬在金字塔内的法老灵魂能够从这个通道穿越,升入天堂。还有人认为,胡夫金字塔内有足够的空间藏着除法老墓室、王后墓室之外的第三个房间,该通道就是通往第三个房间的秘密通道。然而,由于这两条通道都只有20厘米宽,对人来说太窄了。更有科学家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这两条通道是为了供他们自己出入,因为他们的体型远比人类小!
      “金字塔漫游者”接近带有铜把手的“阻路石”之后,发现石门不能被移动,也没有可供拍摄的孔隙。如何探究其背后的秘密呢?美国考古学家经过仔细分析,提出大胆设想――在石门上钻一个孔,因为通过“金字塔漫游者”的多次测试,他们已经获知这道石门的厚度仅有7.5厘米左右。起初,本次考古活动的负责人、埃及著名考古学家哈瓦斯博士并不同意,因为对他来说,“金字塔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后来,美国考古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模拟石门并进行多次试验,结果“金字塔漫游者”都只用了不到25秒就在石门上钻出一个小洞,刚好可以通过一个微型摄像头和一个小摄像灯,效果很好,而且石门没有出现崩裂的情况,直到这时哈瓦斯博士才点头同意。
      也许千古之谜注定要留给人们更多期待,更多激情和悬念。正是通过这个小洞,人们看到了神秘的“阻路石”的背后还是一道上面已经有了一些裂缝的石门!那么这扇石门后面又是什么呢?只有下一次的科学探秘能回答我们。
      (选自《聪明泉》2006年4月13日)
      导读
      这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科幻片,也不是电脑虚拟游戏,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公元2002年9月17日凌晨2∶00(埃及当地时间),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借助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突破“死神之翼”进入了胡夫金字塔!这次探秘体现了一种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精神。这样的科学精神内涵是我们阅读科技作品时最需要把握的。
      ■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注重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将是科技作品考查的一个亮点。
      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科技作品考查题目势必要引导我们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以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这些题目将会更多地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出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是科技作品的灵魂,只有触摸到作品的灵魂,我们才能真正地读懂作品,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
      ■
      怎样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呢?
      一、首先必须理清概念,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什么是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应包括14个方面的特征:1.执著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4.理性精神。5.求实精神。6.求真精神。7.实证精神。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9.协作精神。10.民主精神。11.开放精神。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13.可重复和可检验精神。14.实践精神。
      科学思想是指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简单地说,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推广。
      典型的科学思想有:数学科学中的极限思想、自然科学中的互补思想、生命科学中的进化思想、社会科学中的和谐思想、思维科学中的系统思想、哲学科学中的转化思想等。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构成科学的思想气质。
      二、一定要认真阅读作品,对照科学精神的特征和科学思想的特点从中提炼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机器人探秘金字塔》就是一篇集科技内容和叙事于一体的文章。从中我们能领悟哪些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呢?具体如下:
      执著的探索精神:胡夫金字塔被称为“死神之翼”,但人类一直没有放弃对它的探秘。
      协作精神:各国的科学家不分国籍,团结合作,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
      实践精神:美国考古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模拟石门并进行多次试验。
      怀疑的科学思想:对于这两条神秘的通道,多年来有好多种猜测。
      
      ■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神奇的海上房屋
      □白石
      想让自己的家漂浮在美丽的大海上吗?最近,美国工业设计师奥罕・西勒里就设计出了可以漂浮在大海上的船屋――“海上生态船屋”,不但外观漂亮,而且十分环保,能源来自太阳,生活用水来自雨水。
      西勒里的设计灵感来自钓鱼用的浮标,无论多大的风浪,浮标都可以随着风浪起伏,不会被完全淹没掉。一个个巨大的漂浮圆环围绕在船屋的四周,给船屋提供充足的浮力和稳定性。这个巨大的圆环还可充当休息用的甲板,也可以作为与其他船只对接的接口。西勒里设计的船屋呈球体状为封闭式构造,一半球体在水下,一半球体在水上,这样可以很好地抵御风暴和大浪的冲击。船屋采用高强度钢筋作为框架,再装配上弯曲形丙烯酸玻璃,这种构造可让船屋很好地抵御来自暴风雨的冲击,也可以抵御来自巨浪的打击,而且可以增加船屋的稳定性。丙烯酸弯曲玻璃外墙还可以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让雨水通过一个通道流入一个存水库,可以为顶层植物提供灌溉用水,经过净化后还可以作为生活用水。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船屋,它其实功能十分齐全,花园、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船屋分4层,顶层和第三层在水面上。顶层是花园,可以充分接受阳光的照耀,可为船屋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氧气,这里也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第三层是客厅和餐厅,是整个船屋最宽敞的地方,与甲板相通的唯一的门也在这层。这一层视野最开阔,所以驾驶装置也安装在这一层,开启发动机,船屋就可以在海面上慢慢前行。这种船屋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度假和观光,一般会把时速控制在10千米以内。
      第二层和底层在水面下。第二层是卧室和卫生间。躺在卧室里,透过透明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美丽的海下风光,说不定会有漂亮的鱼儿来和你面对面呢!底层是工作间,这里有船屋的发动机、发电机和其他设备。船屋上还安装有小型太阳能涡轮机,可以用来带动发电机发电,也可以为船屋航行提供动力。
      目前,西勒里正在和一些投资者联系,希望批量生产这种船屋,然后运输到风景优美的海域,以便人们更好地享受海上休闲度假的乐趣,满足人们在海上拥有一个家的梦想。当然,在海洋上建设房屋必须是绿色环保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都需要专门处理。只有这样,大海才能称为未来一部分人的美丽家园。否则,大海很可能因为被污染而成为人们心头的生态之痛。
      (选自《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0年第6期,有删节)
      1.奥罕・西勒里为什么要设计“海上生态船屋”?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科学精神或科学思想?
      2.结合本文,请你谈谈什么是创新改革精神,为什么创新改革精神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固执43年后的成功
      □桂乐发
      他1933年出生于上海,祖籍金山,曾住在法租界。父亲是有名的律师,因此他的家庭比较富裕。生于富裕家庭的他喜欢玩猜谜、做模型,从小就对科学很感兴趣,家中的3楼一直是他童年的实验室。
      他从小对化学尤感兴趣。有一次,他用红磷和氯酸钾粉末混合,加上水并调成糊状,用泥巴搓成弹丸。他把自制的“炸弹”扔下街头,幸好没有造成伤亡,但炸弹用的化学物品却四处飘散,他差点被毒死。父母知道后,警告他不要再“顽皮”。他并未接受教训,又迷恋上了无线电,在小学和初中时,成功组装了6部收音机。这时,他脑中就埋下了对科学进行研究的种子。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举家迁往香港。之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香港大学还未有电机工程系,他只好远赴英国进修。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做工程师。由于他不在乎科学之外的一切,因此他发明的专利权几乎全部属于雇用他的英国公司。
      1966年,固执的他提出了用玻璃代替铜线的大胆设想: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并发表了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他当时的出发点是想改善传统的通讯系统,使它传输的信息量更多,速度更快。对这个设想,许多人都认为匪夷所思,甚至认为他的神经有问题。但他经过理论研究,充分论证了光导纤维的可行性。不过,他为寻找那种“没有杂质的玻璃”也费尽周折。为此,他去了许多玻璃工厂,到过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及日本、德国,跟人们讨论玻璃的制法。那段时间,他遭受了许多人的嘲笑,他们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杂质的玻璃。但他的信心并没有丝毫的动摇。
      后来,他发明了石英玻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导纤维,使科学界大为震惊。
      再后来,他的发明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发展,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因此获得了巨大的世界性声誉,被冠以“光纤之父”的称号。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在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说:“你的发明改变了世界通讯模式,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了基石。把光与玻璃结合后,影像传送、电话和电脑有了极大的发展……”
      此后,他的科研成果几乎每年都获得国际性大奖,但由于专利权是属于雇用他的英国公司的,他并没有从中得到很多的财富。
      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
      他从没申请过光纤技术的专利权,光纤并没有为他带来巨大的财富。他曾对记者表示,什么香港首富、全球首富。于他而言全无意义。他说:“我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金钱为重,如果没有我当初的固执,我告诉你,今天一定不会有光纤技术成果。”
      这就是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成功秘笈。
      (选自《小学生科技――故事大王》)
      1.“他曾对记者表示,什么香港首富、全球首富,于他而言全无意义。”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从这句话中你觉得高锟有着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三种。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另眼看世博
      □张晓荷
      2010年上海世博会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不但参展国数量空前,很多展馆独特创新的展出形式也是令人惊叹称奇。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内动用最先进的科技展示设备,是很多国家馆的设计师采用的手段。而在五花八门的尖端设备中,电影机和投影仪的运用成为了一些“大手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踏进中国馆的十二层,映入眼帘的巨幅画卷令人震撼。近120米长、6.3米高的动态《清明上河图》蜿蜒辗转,画卷下方的潺潺河水清澈见底,漫步“河边”仿佛一下子就来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那条熙熙攘攘的汴河边……
      让《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都以动画形式“活过来”,在巨幅的画卷墙上动起来,其实就是音效加光影创造出来的逼真效果。在这百米多长的巨幅画卷的对面,隐藏了12台目前世界上最小巧的科视CP2000-M数字电影放映机。每台机器由8个不同的智能电动主镜头所组成的新镜头组可以自动切换,设定好之后完全不需要人看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在同时播放着12部不同内容的小电影。但这看似简单的把12个电影银幕拼在一起的工作,却又恰恰是实现这个创意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
      仔细观看展现画面的巨幕墙,并不是通常我们看电影的“平”幕,而是在幕墙上做出来很多凸出和凹陷的“折痕”,这是创意之初为了追求更具立体和时空效果的特别设计。如果每块“银幕”之间画面重叠不好,就会出现加重的阴影或“漏光”现象,会严重破坏整体画面的和谐统一。如何让每台电影机的画面衔接更自然,如何保证画面投影在这种不规则的“折幕”上不变形,是最需要工程师们花心血攻克的难题,但也是这种设备最擅长解决的难题。科视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梁军揭示了这种DLP数字电影放映机比普通的电影机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拥有“几何变形矫正融合技术功能”。为了不让这巨幅的《清明上河图》上留下任何瑕疵,早在7个月前,工程师们就在世博园外搭建了一处模拟基地,在1∶1的模拟画卷旁架起三台机器,开始了他们细致的边缘融合效果调试工作。而最终这种电影放映机器确实也做到了令画卷上的每一个面的过度处理都“天衣无缝”。为了让整张画卷看起来更具时空效果,工程师们还特意把电影放映机原有的白光改造成偏古旧色调的土黄色。
      一幅享誉千年的《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在世博会的中国馆被现代高科技重新赋予了生命。
      [选自《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10年第6期,有删节]
      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工程师们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
      2.哪些科学研究的成功最能体现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请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你平时的积累至少写出两例。
      四、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月亮:地球的刹车
      □忻迎一
      对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之中。
      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四十多亿年的影响,在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制动力不够。
      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字意义上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它曾经离地球只有10万公里,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有着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生意。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了启发的。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做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球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六十多年。
      (选自《科技生活》)
      1.第二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这“0.02秒”是个极小的数字,也是个极重要的数字?
      2.你同意第三自然段中“季节区分”的说法吗?为什么?
      3.你认为人类何时能登上除月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为什么?

    相关热词搜索: 理清 提炼 概念 阅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