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三千年读史 不外功名利禄的意思 [门外读史]

    时间:2019-01-27 03:21: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前人治学强调“文史不分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史”是一种基本素养,读史应是职业要求和习惯。语文教师读史不同于专家阅读,更多具有公共阅读的味道,可能不够专业,比较“浅”,但它是一种通识训练,强调“史”的核心价值的实现和传承,以期提升职业素养。
       我喜欢读史,这些年涉猎了不少史书,有些冷暖自知的甘苦。我观察周围的朋友,有一种感觉:凡是喜欢读史的,大多比较有底蕴,不飘不浮,能站得住;而对历史不感兴趣者,则往往趋新好异,追逐时尚,游谈无根。历史是具有智慧品质的。把历史的沧桑兴灭化为一种意念,一种意象,一种氤氲的氛围,人生才有底蕴,文字才有底蕴。“史”可以矫正“文”的浮泛,增加学养的深度。
      我时常自问:语文教师读史能得到什么?怎样才能读有所获?我想以自己“野路子”读史为例,谈谈其中的感悟和心得,尝试给自己一个回答。
       (1) 求真相,去迷信。历史具有一种追求真相的品质,有一种去蔽的功能,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相,解答疑惑,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避免犯轻信甚至迷信的错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人有时很悲哀,沉溺于“意”“必”“固”“我”中不能自拔,坐井观天,遂诬天小。怎样才能“毋”呢?就是要有一种求解真相的执著,有批判意识,而“史”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这种意识。许多人讲到“大跃进”就认为是毛泽东的个人错误,表现出简单化的思维陋习,其实“大跃进”的出现是复杂的,历史学者杨奎松曾经著文,分析其复杂的历史成因,从当时的民族意识、政治体制、领导者的性格等方面,用理性冷峻的眼光透视,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意识(见《毛泽东的强国梦》)。仅仅“不以人蔽己”还不够,还要“不以己蔽己”。《齐如山传》中写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所有的商号、店铺都被抢劫一空,而抢劫者多数是中国人。齐如山成天在街面上走动,这是他亲历目睹的。从逻辑上可以说这是八国联军导致的。不彻底摧毁秩序,怎么可能盗贼蜂起?但触目惊心的细节可以纠正想当然的褊狭盲目,对历史获得健康公正的认识。
       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启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是随着“文革”后大量冤案的昭雪平反开始对历史进行思考的。看到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充满血泪的真相,很受震动。后来读到一些以新历史观写成的史书,尤其是海外华裔史学家的著作,更是目瞪口呆。如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中就认为太平天国是“宗教狂热”,是“内乱”,书中列举的洪杨等人的生活让人吃惊。之后读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对太平天国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切对我的“教科书历史观”形成很大的冲击和颠覆。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些书提供了绝对的历史真实,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至少可以让我从偏执之中解脱出来,有可能去逼近历史真相。
       历史求真,可什么是“真”,又让人慨乎难言了。“文革”结束30年,我们都是亲历者,可每个人的“文革”记忆不同,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戴着有色眼镜在讲自己认为“真”的历史。讲一个印象很深的例子。“文革”中老舍投水而死,可是死后是怎么被发现的,我看过一部口述史,几个当事者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就像著名的罗生门故事一样。不同的人眼中世界不同的,人们看到的往往是想看到的东西,所谓“真相”乃是以当下为准的一种价值估算,说穿了,是一种镜像。因为历史事实已逝,我们见到的历史乃是后人的复原和重构。眼下国学升温,有关孔子的论著流行,可每个人对孔子的重构都不一样,都带有作者的精神胎记。于丹的孔子是一位内心充实快乐的智者,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当今消费主义的生活病有警示、疗救的作用;李零则声称要还原孔子的本来面目,他认为孔子是一条丧家狗,是具有无家可归感的知识分子,是那个时代的唐・吉诃德;而南怀瑾笔下的孔子则是每一句话都充满思想历史智慧的圣人。哪一个更真实?很难说。也许都有真实的一面,但又不完全符合真实。这种历史的镜像现象既让人困惑,又展示出它生生不息的魅力,它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与历史对话进而参与历史的机会,培养我们多元的文化视野和包容的胸襟,杜绝狭隘的迷信,避免精神的残缺。
       (2) 解“迷思”,取资鉴。“myth”意思是神话,港台一般译作“迷思”。我喜欢这个音义兼备的译法。这里借用引申一下,指的是历史现象背后超越于个人意志之上的神秘之处。历史中有多少这样的神秘啊,不迟不早就在此时发生,让我们后世读者总不免悬揣那密室中的烛光、病榻旁的遗言、杯盏交错时的眼神、令人费解的自杀……哪怕稍稍更改一下,历史就将重写。可是历史不容假设,留下谜团供后人解读。中国人富有兴亡之感,所谓“古今多少事,都入渔樵闲话”,闲话背后是民间记忆对历史缺环碎片的填补与拼接……
       不仅如此,历史更注重把握纷繁现象中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展示更深层次的历史迷思。我读中国古代史是为了探究王朝周期更迭的秘密,探究民族文化性格的历史基因密码,我读近代史则是想弄明白今天我们的制度、思潮、文化处境的“前世今生”,一句话是想破解困惑自己的历史迷思。司马迁说他写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两句好懂,第一句“究天人之际”是什么意思?我以为就是从“天”与“人”的交互映照中破解历史迷思。
      中国历史讲“变”更讲“常”,就是要从“变”中求出“常”来。讲到近代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在众多研究成果中梁启超的研究令人瞩目。他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近代史看成古老中华文明应对外来冲击的三个逻辑阶段:“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受到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器物”不足,于是产生洋务运动;“制度”不足,于是产生变法运动;而“文化”不足,便有了新文化运动。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层层深入,从文化视角阐发了近代史的历史迷思,给人启发。
      这种迷思更迷人的地方是对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基因密码的破译。我们读《史记》,都知道司马迁在纪传体史书体例创制上的贡献,却没有更深入一层去思考这种体例已多少展现出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模样”。细想一想,“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列传以志人物”,不仅概括了当时社会的结构和层次,而且确立了人物评价的价值标准,而书中记叙的那些著名人物代代相传,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人格的重要部件,构建出中国人的精神谱系和道德谱系,使历史充满了道德审判的力量,让“盖棺定论”的史家之笔,为我们民族高悬起一面辨别忠奸善恶的明镜,让每个人具有历史使命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求解迷思,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历史真相,而决不是猎奇搜艳狂欢娱乐,如果把握不住分寸和底线,堕入“戏说”“大话”的魔道,就遮蔽了真实,背叛了历史,因此,应该培养“温情与敬意”的阅读趣味和阅读取向。
      (3) 长见识,添智慧。钱穆说:“历史智识,贵能鉴古而知今”,所以“要将我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真相,明白示人”,“于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中国种种复杂难解之问题”,“指出国家民族最近病痛之症候”。(见《国史大纲》)历史提供了一个“他者”的参照,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人深刻地体会今天生活的历史态势,从而认识生活,体察人生和人性,获得深刻的人生自觉。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关真假两个林则徐的一段论述引起我的思考。所谓“假”林则徐,是当时士大夫心目中的那个林则徐:他主战,百战百胜,所用的都是中国古法。可惜奸臣误国,让他被贬官流放。可见,“中国的失败不是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所谓“真”林则徐是已开始慢慢觉醒了的林则徐:他知道中国的兵器不如洋人,悬殊过大,要买外国炮、外国船,他搜集外国资料,交给魏源编《海国图志》。“假”林则徐是舆论清议塑造出来的,他符合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理期待,为当时社会心理所认同。“真”林则徐是开始觉醒、“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然而这真实的一面不见容于时论,不为一般人所理解,只能藏在林则徐给朋友的秘密书信之中。
      为什么不能除去面具,示人以真实的思想,敲警世钟作狮子吼,唤醒国人?作者分析说林“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不敢公开提倡”。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敢”是一个原因,即使“敢”他能让愤怒的士大夫们接受吗?能让喧嚣的时论理解其中的利害吗?历史发展还不具备社会能理解、能接受的条件,还要再等20年。先知先觉如林则徐者只能默不作声,他不敢也不愿甚至不能说出真相。“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仅是悲哀也充满了无奈!再想一想,近代史上哪一次大的冲突中没有这类人的影子?甚至哪一个风云人物身上没有这两面的纠缠呢?读史就是为了从复杂的历史情境中体会苦涩与沉重,获得一份清醒和理智,为今天提供参照,让我们试图去超越。
      史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都是立足于当下情境带着今天的诉求去取景所重构的历史现场,所呈现的历史演变,因此,对同一历史各不相同的理解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观点产生和流行的现实原因,更好地理解把握“今天”。《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是千古传诵的经典,探讨了秦或六国灭亡的原因,但观点各不相同。《过秦论》指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宫赋》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而秦与六国自取灭亡的原因是“不爱民”;《六国论》则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结论各不一样,但都有历史根据,都是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基础上的。何以会如此?因为作者站在各自的历史情境中,根据不同的历史需求,寻找问题的答案。西汉初年,百废待兴,怎样汲取历史教训,由“攻势”(取夺天下)转为“守势”(巩固天下),避免重蹈秦王朝覆亡的老路,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这也是贾谊立论的悬鹄所在;杜牧生当风雨飘摇的唐朝末世,当时唐敬宗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作者借古讽今,切谏时弊;而苏洵生活于北宋时期,西北的边患,朝廷屈辱求和政策,士大夫中普遍的不满情绪,都深刻地刺激着他,形成一个潜在的写作对象,让他在古人“以地事秦”的基础上,提炼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于兴亡感叹中寄寓讽谏之旨。“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对比三篇文章不同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不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可以由此长见识,添智慧。
      (4) 读文章,增底蕴。好的历史文章往往才、学、识、德兼具,义理、考据、辞章俱佳,裁断真伪,陈言己出,打通古今,出入中外,而且出语雅洁,词蕴余味,句句清爽明白,而又有意外意、味外味,求真之外,复饶文学趣味、人生感受,堪为“家常体”文章的法式。
      不妨抄一段欣赏一下:
      项羽军渡过漳河以后,迅速在巨鹿城下与秦军展开决战。司马迁概述战况说:项羽“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寥寥数语,传达出秦军败战的惨烈。巨鹿之战,二十万秦军将士,除少数被俘而外,几乎无一生还。巨鹿城外原野上,秦军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秦军将士的英魂,弥漫在夕阳烟尘凄风中。巨鹿之战这一天,秦帝国灭亡的命运已被决定。巨鹿之战这一天,是秦帝国哀伤痛哭的国殇之日。
      ……
      屈原《国殇》是祭歌,两千年前,为追悼殉国的楚军将士而作。两千年后,我诵《国殇》,为追悼殉国的秦军将士而诵。自战国以来,秦、楚两国争战不已,数百万将士的尸骨,草草掩埋,遗弃荒野,数百万将士的亡魂,冥冥游离不得超度,秦灭楚,楚又灭秦,秦楚再融合建成汉。放眼历史,事后想来,究竟当初为了哪桩?有人说,人人都是历史的工具,生死胜负,都不过是在执行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我则想,如果殉国的英灵们能够在天相会,当会携手同唱: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辉,普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光辉,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的光辉照耀之下,一切人类成兄弟。
      (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
      求真是历史写作的本质所寄,可是“丹青难写是精神”,怎样才能把“真”传神地表现出来呢?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现代史学写作重视运用想象,讲究叙事技巧,多现场感的营构和细点的渲染,学会灵魂附体一般展示历史迷思之境,用文学手法“讲故事”,形成一种不同于历史演义的全新文本,十分好看。
      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第一章“万历皇帝”就很好看。开头描写“午朝事件”,戏剧性的开场充满悬念感,而场面的描写配合气氛的营造,将人带入历史的时空,结尾写万历帝端坐深宫,往事又涌上心头一幕,更是语蕴余味,足发人感慨和思考。文中还有不少点染性的细节,造境摹写,为人物的心态和命运传神。请看:“在发完牢骚后,他(申时行)仍然抖擞精神,继续执行他首辅的职责,摊开奏本,用楷书端端正正写上,请求陛下以社稷为重,保养玉体,但是经筵决不能长期停止,太祖洪武皇帝,经筵讲到七十岁坚持不息。”又如:“这时候万历皇帝已十九岁左右,嘴唇上和颔下已长出稀疏的短须,俨然一个成年人了。”
      近年来历史写作形成新的特点,不追求宏大叙事而重视日常生活和细节书写,因为历史的真相往往就藏在日常的烟火和细节之中。这些日常的细节是故事,也是世相,是历史的肌肤,更是精神的血骨,所谓“小故事”中有“大历史”。余世存《非常道》中有以下一则,就颇堪玩味:“蒋介石年轻时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曾请孙中山为他题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八个字。孙中山很不以为然,拖延了半个月,却送给蒋另外八个字:‘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类《世说新语》式的掌故体中,有白描,有细节,有见识,有风骨,开启了进入历史的另一扇门。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10008)

    相关热词搜索: 门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