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过激现象浅议] 什么是基经现象

    时间:2018-12-23 12:26: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理念相互激荡,使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发生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六年来,通过广大思想品德课程教师的不懈探索,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的新景象和开创的新路子: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性、人文性,学生们合作着、探索着……。然而在乎时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貌似符合课改要求的做法,在妨碍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一、“满堂灌”变种为“满堂问”,课堂效率低下
      现代课堂,教师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师生对话成为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昔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开始逐渐退出。但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简单地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单向的“满堂问”,鸡零狗碎、毫无启发性、毫无智力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一些教师常常会费心设计大量提问,但他们却未考虑自己提问的质量如何、学生对提问的反应会怎样、学生有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频繁地提问学生,其中很多问题都是不需要学生思考就能直接回答的,并无多少价值可言。这种课堂提问使课堂教学表现为机械、僵化、单向的“师问生答”,大量的教学时间消耗在无效的问题上,降低了课堂效率。因而,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提问的数量。
      教师设计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思索、研究后,才能寻求到问题的结果。教师还应注意自己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应当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都能解决问题,并且让那些学习基础或能力暂时较差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或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部分地解决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无需学生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显得过于苍白、没有多少价值。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也应由单向改为双向,既要有老师对学生的提问,也应包含学生向老师提问,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问题生成的过程。在课堂里,问题生成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大于问题解决的价值,我们常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构建知识,并运用已知经验和学习能力批判性地审视学习内容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这应该是“课堂提问”的初衷。
      二、“独角戏”变成“满堂动”,课堂组织混乱
      “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形式主义化,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闹哄哄,还美其名曰“动中学”、“做中学”。
      1、“虚假地合作”。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及教学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进行小组讨论。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多数问题讨论浅尝辄止。讨论过程中,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陪听、陪说、陪造气氛。
      2、“虚假地探究”。其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将探究 “泛化”,就是无论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一番,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学生的探究活动无限拔高,用科学家、专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而导致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乏不屑一顾,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探究素养的提高上,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丧失。过多过滥的活动,不仅影响了教学的进度,更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还有可能导致基础一般的学生逐渐丧失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三、课堂评价呈“满堂夸”,不利健康人格形成
      “满堂夸”,即满堂表扬。本次课改强调教师要尊重、赏识学生,但有的校长教师把它理解成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有的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廉价夸奖,无论学生的表现是值得表扬还是不值得表扬。有的校长片面理解某些时髦说法,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大讲特讲什么“学生永远都是对的”,无限夸大表扬的效果,同时无限贬低批评的作用,这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尊重具有相对性。对一个人的尊重不是无原则的包容,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和迁就,更不等于放纵和无序。真正尊重一个人就要更严格的要求一个人。因此,科学的尊重观绝不拒绝批评,尊重也不排除惩戒。课堂上教师过多的随意性夸奖实际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它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甚至诱导学生养成随意应付的品质,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准评价的尺度,表扬、赞赏应该有度,不可滥用。教师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但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理解,教师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适时的指导、恰当的鼓励肯定或提出不足。一旦学生出现回答或解题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时,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在某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必匆忙地做出评价,既不要肯定,也不要否定,要善于接纳学生,乐意听学生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 过激 思想品德 课教学 现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