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浅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内容

    时间:2019-05-15 03:2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客观的、发展的,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而道德关系是组成人的本质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和目的都源于人的本质理论,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从人的本质理论出发而进行,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当前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是对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的系统规定。马克思在他的经典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这里提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也即是人类的特有活动。劳动是把人和动物真正的区别开来,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内在根据。
      第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本质无法揭示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之本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无法揭示在不同的空间上和时间上人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只能说明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对于人的本质的分析必须研究现实的个人,不能仅仅停留在类本质的分析上。
      第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这里讲的“他们的本性”,是指人的本质。对人的需要的考察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探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见解:“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观点。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本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克服了以往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的片面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的不断生成来自于社会关系中,只有把握好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才能科学的理解人的本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人的本质应以实践为基础,但是不能说人的本质就是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不能理解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综合,而是把人的社会关系统一起来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还强调指出,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人的需要”是人的特有的需要,但是,人的需要并不是人的本质而是人的本性。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虽然属于非强制性力量,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状况直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安全稳定,影响着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因此,实施道德教育,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促进作用。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实践中,人既是道德的起点也是道德的终点,而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受人的本质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也要受人的本质的影响和制约。道德教育必须以人所具有的本质为基础,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理论源于人的本质理论。因此,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实施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
      关键内容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还指出:“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是关于自己和关于人们的各种关系的观念和思想”。也就是说,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是对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形态,所以,当前的道德教育必须以研究人的本质问题为基础。
      第二,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是社会动物,人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道德必须首先依附于社会中的个人,才有可能存在于社会。道德教育是个人社会化和道德化的必然要求。道德教育就是要靠我们整个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建设良好的道德环境。
      第三,具有主体性的个人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一个重要特点。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就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在道德规范的指引下去追求一定的道德价值的过程。道德的主体不只是社会,也包括个体的人,正是由于人是主体性的存在,才使道德教育具有了可能。因此,道德教育的实施不仅要从社会角度去认识,也要从个体的角度去把握。同时,道德教育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也具有人的本质的提升功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道德教育 本质 当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