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语文课堂应在回归中前进] 语文课堂要回归本真

    时间:2019-05-12 03:28: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语文课堂改革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层面的不断改进,肯定受很多种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中,笔者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很深。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便是由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到如今强调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探求知识,在探求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程序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使得教法也跟着不断地探索,各种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念具体化的形式纷纷涌现出来,其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涉及面最广,也最受世人关注。
      在众多的模式中,“活动导学”这样一类教学模式“强势”地走进了语文课堂,学生不再仅和书本、老师打交道,而是在书和老师之间有了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叫法多样,或说“导学单”,或说“活动单”,或说“学案”等等,基本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即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类似于由学习目标、学生活动方案组成的“单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照单子上的“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些模式甚至对课堂进行了硬性的“分配”:学生的活动时间必须超过一个课时的60%,老师讲课时间不许超过30%,学生的巩固时间不少于10%。很显然,这些“活动”的课堂模式在形式上很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课堂上让学生动了起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的氛围活跃了,不再那么的“死气沉沉”;学生动起来了,不再那样的“懒洋洋”,学生争着讲,争着展示;老师也轻松了,不再“口干舌燥”。
      语文课堂有了“进步”,有了可喜的变化!
      二、改革不是革命,回归亦有理
      现实中,我们“做到”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动,但是我们得到了所设想的教育效果吗?
      教育有个常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上的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确实有它独特的效用。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不管课型差异,不管教材差异,只追求课课让学生来完成教学活动,评价课堂效果仅仅依据学生的说,而不论学生说了什么,甚至硬性“打压”老师的讲课时间,这样显然是有背上面的教育常识。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者手段都不是“万金油”,不可能有一种固定的、万能的教学模式。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学的对象——学生,不是固定不变、“一个样”的“待加工物”,地区之间有差别,城市与农村有差别,所谓的“快班”与“普通班”有差别,学生与学生有差别,需要培养的能力很多,面对学生,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但不是惟一。因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高中语文教育的终端是“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独处式个体探究”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改变以前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必须的,但改变的前提应该是关注教材差异,关注个体差异,关注现实,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对千差万别的课程资源做出最恰当的处理,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提出恰当的学习要求。我们不能把学生都设定为一种类型,即都喜欢并且都能通过合作探究获得问题的答案,那是对学生主体性最大的漠视。所以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动”对某些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如果夸大其优势,把它看做教学的“万精油”,甚至“独尊一种,罢黜百种”,这种“革命式”的改革潮流并不符合高中教学的实际,在理念上我们要回归,要“整理”。
      回归的必要性不仅源于理论上的思考,还源于现实中的观察。部分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导学”这些理念简单、机械地理解成课堂就是要有“活动”,就是要让学生说,最好是说个不停才好,“此伏彼起”,就是要让学生“动”,动个不停,欲罢不能最好。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的前提是“自主学习”。我们的课堂注意了“合作、探究”,却忽视了个体的“自主学习”,课堂上“静悄悄”的时间太少了,“矫枉过正”之后,一些老师害怕这种时间的存在。一个问题提出,老师便让学生立即活动,站起来“交流”,然后碰撞出“火花”,一个学生展示小组“正确”的结果,老师便松了一口气!试问,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哪儿来的“交流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如果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给学生“静悄悄”的时间,依旧固执地让我们的学生“合作、探究”,那么我们学生的“交流材料”,可能就得依靠身边的教辅资料,少有深入的思考了。合作交流阶段,要么因为有了教辅的“标准答案”,讨论缺乏竞争意识;要么泛泛而谈,随意揣摩,牵强附会,无端联想,讨论游离文本之外,进入了不着边际的范围。这样的课堂何来的“深刻”啊?
      没有真正唤起学生热情的课堂,靠什么让学生“动”起来呢?答案是活动小组的竞争机制。这个机制的存在使得小组有时为了某种利益,让优等生告知差生一个答案,差生变成“传话筒”,说出答案,那小组就可能成功了,课堂实际上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合法抄袭”的舞台。
      展示阶段,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了什么样的评价呢?为了鼓励学生说,有些老师对学生所说、所写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不予适当的点评,只是一味地肯定,对一些偏离了活动问题甚至是错误的观点“置若罔闻”,怕自己的点评打击了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课堂很是热闹,学生很是“自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好像得到了充分地尊重和发挥,但是这样的一堂课下来,我们的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呢?是得到思考方式了,还是学会了抄袭的本领?因此一些观察人士有这样的担忧:我们的教学走入了误区,培养出的只是懂得抄袭的学生。
      三、在理性回归中前进
      其实,只有“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免单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由于自身条件的不成熟,很牵强,师生交流地位还是不对等。我们的课堂当然需要“自主”,需要“活动”,需要学生间的对话,但是不能忽视其他的“对话”: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我们现在只重视激发学生思考的一大“引擎”——讨论,却忽视了另一大“引擎”——质疑:学生个体对其他学生的质疑,对教材的质疑,甚至是对老师的质疑,在我们的教育大受诟病的当下,我们觉得质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更具有优势和必要性。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斯滕伯格认为“进行对话教学有许多方式,鼓励学生发问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改革不是只求“形式”,不是把问题印在单子上,学生课前独立做,课上集体对答案,把传统的师生问答变成“单子问学生”,答案统一后,某个活动就结束了。没有“生成”,没有“拓展”,没有“留白”,长期下去,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地积极开展、参与对话了。说到底,这样的教学,“新瓶装旧酒”,还是“题海”思维,无法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热闹”的语文课堂需要“静”下来,教师也应该静下来思考,让课堂在理性的回归中不断前进!不要为了“形式”去设计那些毫无实用价值的装饰活动,还原语文教育本来的面目,不要忽视最简约的“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不要鄙视“黑板+粉笔”的最简约的教学工具,不要漠视“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的最简约的教育理念,因为简约与高效并不矛盾。学生也应该静下来聆听,“会听”是“会思考、会学习”的重要表现。“听”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该思考的时候则当“静”下来仔细思考。
      看来,评价语文课堂有效甚至搞笑的标准,不是只看课堂的“热闹”、一味地“改革”,更要适当地“回归”,回归到真正的关注:语文课的实质,作为主体的学生一堂课过后是否有进步?一个学年过后,是否有进步?我们不必害怕“静悄悄”的课堂、“简约”的课堂,因为那样的课堂也许更能给学生思考、发展的空间。
      
      
      (徐海峰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26561)

    相关热词搜索: 应在 回归 语文课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