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新历史主义小议]新历史主义

    时间:2019-05-07 03:17: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新历史主义”是一个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派,是一个天生与“复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等字眼分不开的学派。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产生讲起,阐释了新历史主义的主要理论并对其创始人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思想作了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文本历史性 历史本文化
      新历史主义或称文化诗学,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萌芽,在八十年代的英美学术界正式诞生的新的文化批评方法,美国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1982年的《文类》杂志最先使用了“新历史主义”这个词。新历史主义认为批评者、解释者应该进入到历史文本和文艺作品当中,把现在的自身带进历史解释当中去,写出属于这个人、这个时代人的历史。【2】所以,有多少个今天的人去说过去的历史,就有多少个过去的历史;有多少文本的读者就有多少个文本。【3】
      一、新历史主义的产生背景
      新历史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是传统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传统历史主义强调把艺术作品放在产生它的时代的特定的背景中加以评价,也就是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明历史现象的产生。这样,历史与作者和读者是不相干的,是客观的。这就忽略了主体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指导参与作用,也忽略了由于这种主体意识的参与而应受到关注的时代因素通过对主体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的问题。因而,这种历史主义受到形式主义的批判。形式主义是新历史主义产生之前的一种长期占理论界主导地位的思潮,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形式主义主张艺术是进行形式的创造,这个形式的创造和历史和作者的经历都没有直接关系,研究文学艺术不应跳出作品的形式之外,不要跳出结构之外,研究文学艺术不该陷到内容里边。【4】也就是说,文学文本的实质是一种语言结构形式。这就忽略了作品由主体创造必然带有与主体相关的感情及社会因素这样一个事实。
      其次,是后现代主义语境。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反中心、反单一、反意义(前提是世界是混乱的)、反结构等方面,以反对艺术的无序性来对抗传统的有序性,用散乱代替整一,强调艺术表现的自由变体,由于后现代主义认为解释本身就是不相信现象所以消除了四种解释深度,而正是这种消除使得后现代主义作品表现的平面化和无深度感。同时,后现代主义针对传统的创造主体性提出了创造主体零散化及向惯例挑战打,破一切传统规则等观点。后现代主义的所有以上特点和主张都为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提供了丰富的沃土,新历史主义就在这种情况下应时而生了。
      二、新历史主义主要理论
      《新历史主义》一书的H·阿兰穆·韦瑟将新历史主义者的共同追求概括为五个基本的假设:1、我们每一个陈述行为都来自物质实践的网络;2、我们揭露、批判和树立对立面时所使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对方的手段,因而有可能沦为自己所揭露的实践的牺牲品;3、文学与非文学“本文”之间没有界限,彼此可以不间断地流通往来;4、没有任何话语可以引导我们走向固定不变的真理,也没有任何话语可以表达不可更改的人的本质;5、我们批判和分析文化时所使用的方法和语言分享和参与该文化机制的运转。【5】其中,第三条假设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支柱性理论,即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是法国女权主义美学家朱里亚·克尼斯蒂娃最早系统论证的理论,主要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也就是说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成为对方互相映照的镜子,在互相映照过程中形成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共存的开放文本。而文本之间的这种互相映照又会导致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这带来新历史主义的一句名言: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
      三、新历史主义之父
      哈佛大学人文学教授格林布拉特作为现代西方学术界新历史主义批评流派泰斗级人物,被称之为“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是最早提出“文化诗学”概念并进行阐释的学者:“ 文化诗学”的“中心考虑是防止自己永远在封闭的话语之间往来,或者防止自己断然阻绝艺术作品、作家与读者生活之间的联系。毫无疑问, 我仍然关心着作为一种人类特殊活动的艺术再现问题的复杂性”。
      (一)自我概念
      文艺复兴是一个文化巨人频出的伟大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自我”意识开始诞生,人们将自己从上帝的流溢中解放出来,开始有了关于自身个体的观念。格林布拉特非常重视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并有大量的相关作品。格林布拉特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 长期存在的对个人秩序的感受; 个人借以向世界言说的方式; 私人欲望被加以约束的一种结构; 某种对个性( ident-ity)形成与表达一直发挥审慎造型作用的因素。【6】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格林布拉特是用文本阐释的方式将人类文化中的自我造型展示出来的。他将文学文本的阐释置于特定的语境中,也即引入了阐释者这个身份。通过对非文学文本的强调将非文学文本纳入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从而激发人们的自我认识和文化感觉。将人类活动隐喻成文学文本,在文本的阐释中通过作者或者读者的自我参与以及文本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沟通,体现人类自我活动的丰富性和人类创造的文化的丰富性。
      (二)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本文性
      格林布拉特的“文学的历史性”之“历史”并非传统的“历史”,在他的一篇命名为《通向一种文化诗学》的演讲中以“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语境为例有详细的解说,并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在新历史主义者看来,文学与历史二者之间发生不断振摆的关系,“文学的历史化”的目的就是要将文学话语与历史话语之间的广泛流通、相互转换揭示出来。
      如上文所述,新历史主义的“历史”与传统史学所讲的“历史”是不同的,他们的历史是各种以文本形态呈现的历史叙事,是具有各种差异、断裂、生成性和阐释性的开放文本。因此,“历史”具有叙事性、文学性、文本性、多元性、偶然性和主观性。所以,新历史主义批评者的任务是构造文学文本所产生的历史语境氛围使双方可以对话。另外,格林布拉特对史料中的正史之外的逸闻趣事有着极大的兴趣,从这部分被视为边缘题材的史料中发掘“关键点”创造了一种被称为“逸闻主义”的从碎片史料中构造文学文本产生时的文化语境的新的研究方法。在这种研究方法指导下,一些被淹没的历史逸闻趣事经过改写修正等手段之后,突破正史的压抑在文学文本的构建中起到了别具一格的特色作用。总之,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从它产生的那刻起就注定它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了。也正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才使它的出现成为那个特定时代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在目前它还没有羽翼丰满之前,我们对这个独特的文学思潮应该有一种包容、辩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荷]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陈圣生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年版.第5 页.
      [2][3][4]王向峰:在形式主义路尽处发生的新历史主义.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5]林静.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前景.文化论坛.
      [6]傅洁琳.自我造型的人类文化行为——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核心理论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2月.

    相关热词搜索: 历史主义 小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