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厘清的两个基本问题】

    时间:2019-05-06 03:19:3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新时期,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紧迫性任务。关于如何有效推进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依据历史经验与具体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进行精准地取舍;其次是在整个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大众的主体性地位,要求要始终围绕民众切身利益问题展开,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从而确保大众化的顺利推进及其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体性; 切身利益; 通俗化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45-04
      众所周知,科学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被束之高阁,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出巨大威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是一项紧迫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但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却并非易事。
      一、应精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回答“化什么”,即需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做好“文本选择”工作,不能不加筛选。邓小平同志为此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3]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忽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浩如烟海,单就已出版的马、恩、列全集、选集、文集就有100多卷之多,再加之毛泽东选集、文集十几卷本,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且不说一般大众不能做到全面理解、驾驭,即使对于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而言想要做到信手拈来也绝非易事。不仅如此,单就马克思主义著作而言,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作而成的,时过境迁,有些著作所谈的问题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已逐渐丧失其现代意义与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特别是马克思的一些分析和论断,在当时提出来时是对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论断已经过时了”[4]。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与时俱进的文本选择。
      问题是如何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出精准取舍?关于这一问题,需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早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书,我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如果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5”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与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华东局印了五本,说是有人在读。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包括《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在内。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选一些。宣传部可以研究一下,看挑些什么书好,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6]正是经过一次次精心选择,才确定了12本“干部必读”的经典著作:《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简要读本》、《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这套书目被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认定并由解放社在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一年时间里全部出版发行,一共印行了300万册,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事实上,虽然上述12本书在今天看来未必要完全学习研讨,但在当时则是必须的。这些经验旨在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做与时俱进的选择,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指导性文本,不断提高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以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期,因此,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众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件。而这均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精准取舍。
      2.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还要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毛泽东曾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7]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9]由此可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且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其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具体现实,很好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因此,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内容。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而言,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构成。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乎中国建设事业全局的基本命题,从而勇敢地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随着邓小平同志科学深入地完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论证,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基本路线的确立等,我国就此界定了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发展方向。之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尤为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又一战略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高度,是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发展观;同时,它科学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辩证论的发展观。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普及尤为迫切。
      二、应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需进行文本选择外,还应始终确立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被重视。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内在价值;而若想被群众掌握,就必须承认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承认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求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且以群众所能接受的传播形式为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1.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界定
      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或者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或者把人看成是受制于自然的被动的人,均没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论证了人的本质并非是先天具有的某种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具体的实践劳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隶属于自然界的自然存在物,更是能够改造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断地改造以至创造新的存在物。在这种能动性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创造了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人自身。人是自由地确证、发展着自身本质的。
      关于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曾明确地进行过论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曾这样说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与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2]在此,马克思批判了所有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在于未能从实践视角理解人的主体性,没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只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面对自然,人只能被动服从而缺乏主体性;他把“人”这一现实主体只理解为一种对客观事物无所作为的、被动的直观者、感觉者。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则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正是在这种本质属性的驱动下人才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自身的一次次超越。对此,马克思曾说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表明现实的人正是通过具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而获得自身独立人格特征的。因此,有效参与实践的前提是必须承认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便成为群众的主体性。群众的主体性才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
      界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上,除了证明科学理论必须为人民大众这一历史主体所掌握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外,在确保大众化的推进效果上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以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为核心来展开,从而充分调动人民大众运用理论工具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完善自身、创造历史;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传播方式上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适合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符号转换,做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平实。(当然也应考虑到人民大众内部的层次性,应把人民大众内部的精英阶层与普遍阶层区别开来;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化主要为适应最广大的普遍层级。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实现民众切身利益为核心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5]那么,如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化进”群众生活,使之“在群众生活里发生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呢?这就要求将实现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来抓。
      长期以来,民众切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凸显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转型的加速,该问题愈发突出。切身利益的实现,不仅关系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深层次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格塑造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创造。其间,大众会以切身利益为核心对各种工具、手段、理论、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进行取舍、比对,筛选标准在于能否增进福祉。凡是能有效增进福祉的,便会被大众欣然接受、吸收、使用。而作为一种理论,也只有能帮助大众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切身利益,才称得上科学、真理,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拥护。事实上,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的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道理,诸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实践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根本原因。
      值得警觉的是,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强调理论体系至上性与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层面的某种脱节,即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被更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并非将其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以帮助大众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时候,有学者热衷于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及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来重点论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时候,也有观点认为应“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6]。虽则观点不偏倚,但并未将理论的工具性价值放在首位。这使在大众化过程中大众则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使得大众化难免成为说教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大众化效果。其实,决定大众化效果的根本因素则在于对大众积极性的调动与正确的推进形式,而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积极性的则只能从大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的实现角度着手。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在多方利益博弈中依然处于弱势,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等,使得多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正处于高发态势,这无形中增加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难度。当然这并非理论本身的问题,而只是在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欠妥。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以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为核心,使大众自觉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它,在信任中接受它,在发展中信仰它,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这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所在。
      3.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在推进过程中,还须设法将现有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以表示某事、某物、或某条件存在与否,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传播的过程本质上即为信息流通过程,而信息又只有凭借一定的符号才能流通。传播学认为,“符号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都不能离开符号而实现。”[17]事实上,信息内容首先就表现为某种符号,亦或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内容,要实现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通,同样要依托一定的符号系统。鉴于大众的知识结构与理解框架,究竟应用怎样的符号系统来表征和意指,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这需要广大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者根据大众的思维模式、文化结构等的实际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特定的符号转换,以实现理论概括化、问题现实化、实质清晰化、表述通俗化、表现形象化等目标,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
      近些年来,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如《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江泽民“三个代表”》等,以及《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大型纪录片,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符号转换的生动例子。尤其是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是一本通俗性尚佳的理论读物。该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该读物对当前广大民众十分关心的医疗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百姓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清晰科学的回答。总体上看,该读物做到了把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群众的内心呼声有机地统一起来,回答了群众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把深刻的理论化进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体会之中,避免空话、套话,从而使理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只有这些成果还远不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人员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要求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将理论与变化着的实际有机结合,设法通过更多群众性的方法、途径、符号等推进。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须知,通俗化旨在要求要用百姓语言、思维等表述理论、回应现实,在于将深刻理论回归日常生活,以提升大众化效果。比如,当用百姓语言进行表述时,就可做到“在话语方式上实施平等对话”、“在话语内容上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内蕴上融注积极情感”[18],从而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感染力。但如果就此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将其庸俗化,不免背离初衷。
      参考文献
      [1][5][14]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5,417-418,858.
      [2][8][9][10][1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年版,2007:31-32,10,11,
      11,1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叶庆丰.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哪些不能丢,哪些需要发展?[J].理论学刊,2007(7):5-7.
      [6]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73.
      [16]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33-37.
      [17]戴元光.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人学出版社,2000:271.
      [18]李春会.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62-64.
       [责任编辑:张俊华]

    相关热词搜索: 厘清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推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