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郑李锦芬,刚柔并济的直销女王】 刚柔并济

    时间:2019-05-01 03:17: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优雅端庄、内敛含蓄,这是郑李锦芬给人的印象。她的出场仿佛就是公司最好的一张名片。在她身上,看不到女性领导者因掌控一方而显露出的“咄咄逼人”。当员工们亲切地称呼她“郑太”时,你就会明白她那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在一个女性管理者身上体现得更为完美和谐。
      在她身上,看不到女强人的犀利,举止就像旧时大户人家的大小姐般端庄得体。她总是形容自己就像一只鸭子,看似从容,但是双脚却在水面下不停地划动。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使安利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也使郑李锦芬成为全世界直销龙头安利这个创立50年、拥有58个海外分公司的直销企业、300万名直销商和超过1万5000个员工眼中,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弃政从商
      30多年前,当时还没有嫁为人妇的郑李锦芬毕业于香港大学历史系,她的第一份工作从香港政务处开始,出类拔萃的郑李锦芬很快位居行政主任一职。然而,时年24岁的郑李锦芬决定弃职转入安利,因为“看到一个公司为招一个秘书竟然登了一个整版广告”。而当时,安利在香港的公司还只是一间5个人的小公司。她突然觉得加入商界也许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毅然辞职。这是郑李锦芬平生唯一一次“跳槽”。这个决定果然改变了她的命运,同时被改变的,还有安利香港未来的发展格局。
      “当时我只是想离开政府这个工作。因为政府工作你可以对未来有着非常清楚的预测,几眼就望得到头。当时我是希望能够进入商界,而学文学和历史专业的不容易进到商界。”郑李锦芬这样回忆。她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从此加入了安利,虽然此时,安利模式对于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安利聘用我的时候,我也知道对安利模式的争议性。我那时是请教了一些政府官员,也算是我的上级吧,他们说只要不是金字塔诈骗就不怕。当时在香港,对传销和直销,两者已有比较清楚的是非黑白界限。” 加入安利仅仅3年,郑李锦芬便成了香港安利的掌舵人。在号称“购物天堂”的香港,很多人并不看好安利不靠店面的直销模式,但在郑李锦芬的努力下,安利在香港扎下根来。进入90年代,安利成为香港最大的直销公司。当时的郑李锦芬才28岁。后来,郑李锦芬又临危受命派往台湾开拓市场,很快将连续滑坡3年的台湾公司做到本地同行第一。
      安利是1995年在中国内地正式开业的,而早在1988年,这家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营运的跨国公司就已经轻叩响中国大门,当时的叩门者正是郑李锦芬。那一年,她到内地参加“中美工商经济发展联合会议”,会议期间的所见所闻,让她敏锐地感觉到,中国正在阔步融入世界,市场潜力无穷。于是,郑李锦芬开始频繁往来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之间。在给美国老板的书面报告中,她力主总部做出进军中国市场的决策:“安利不到中国内地投资,就不算真正的跨国企业!”在她的内心深处,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看不到安利在中国内地开花结果,无论如何在我个人事业上是一个遗憾。”
      “如果把香港比作一个小河塘,台湾就是湖泊,而到了内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这是郑李锦芬向美国总部报告她对中国内地市场看法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1992年,在她的努力下,促成安利创始人理查·狄维士来到中国考察,同年,安利(中国)公司在广州正式注册成立,成为继雅芳之后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获批的第二家直销公司。
      然而,面对中国内地这个全世界最严峻的直销环境,产品必须在当地生产,又不能举办直销商表扬大会,安利中国的确走了一条难走的路。九八直销禁令后,直销商与实体店面两个通路并存,开始所谓“两条腿走路”,没想到店铺因此成为大众了解安利的窗口。不只开店,安利在大陆也打破许多迷思。2001年,安利中国找来奥运跳水冠军伏明霞担任健康食品纽崔莱的品牌代言人,推出安利史上第一支广告,打破直销企业不做广告的惯例。这让安利的知名度达到100%,美誉度也有80%。
      2004年,郑李锦芬更创业界之先,在大陆成立培训学校,钦点刘明雄为校长,固定拨出每年营业额的1%,培训直销商们从事安利事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价值观。郑李锦芬不讳言,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庞大的队伍管理好,“只要我坐在这个位置的一天,就会为这件事废寝忘食。”2005年4月,郑李锦芬被委任为美国安利执行副总裁,除继续负责安利大中华区市场外,还负责管理东南亚市场,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越南市场。
      人才管理贵在柔
      安利并不争取成为最慷慨的雇主,而是努力给员工营造“家”的感觉。这个“家”的主人——郑李锦芬一袭优雅美丽的粉色旗袍,站在聚光灯下,雍容华贵、笑容莞尔。她所做的,就是在精神层面上鼓舞别人,创造出一股凝聚力。用细致的关心和紧密的凝聚力,把人才留在他们适合的地方。
      在“2007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颁奖礼上,获得年度中国最佳人才管理奖的郑李锦芬,拥有了这样的评语:“无论曾经面临何种困难,郑太始终不急不躁,以乐观情绪对待所有问题,她让人看到安利的愿景,并让人看到这种前景实现的方向,这也成为安利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法宝。”郑李锦芬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表达了她的管理风格:“做事比较认真、坚持、勤奋;对人公平、公正;内心世界平静、和谐。”
      “相信大家一定能用自己的智慧,在个人的成长、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之间取得一个和谐、完美的平衡。”这是2007年8月郑李锦芬致员工“家书”中的一段话。7年来,她每月都会透过“家书”,跟员工们畅谈公司内外大事和自己的所思所感。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但郑李锦芬绝不会忘记每月发信,她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注。她还邀请员工家人参加开放日活动,和他们共同分享公司的荣誉和进步。事实证明,员工对于这种沟通方式十分认可。有的员工在生了孩子之后,都会将孩子的照片传给郑李锦芬的邮箱,希望能将小家庭的快乐传递给郑太。有的员工针对公司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写建议信给郑李锦芬。
      在安利(中国),员工可以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享受第三方专业顾问公司专家的心理咨询服务。正是透过点点滴滴的细节,员工们真切地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关爱和体贴。据统计,公司员工流失率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06年员工离职率为10.2%,仅为行业水平的一半。对于安利的员工来说,留住他们和推动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正是这种“家的感觉”。   郑李锦芬的人才之道,还体现在为公司员工提供成长的空间上。在安利(中国),员工无论最初的起点如何,只要努力上进、品质良好,就拥有成长机会。就拿郑李锦芬自己来说,她在安利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做一名普通的秘书。
      除此之外,公司还为营销人员量身定制了一整套包括必修、进修和选修三大科目的人才培训体系。目前,安利(中国)拥有一个全天候开放、免费的网络学习课堂——安利(中国)教育网,它是专为安利(中国)营销人员量身打造的一个专业、高效、互动的网上学习平台,目前已有超过5万名学员登录。安利(中国)教育网也是国内同行业第一个面向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网、国内潜在学员数量第一的免费企业教育培训网站。安利(中国)不仅给营销人员提供了多劳多得、富有吸引力的物质报酬,还引入行之有效的表彰机制。公司制定了《销售代表营业守则》等系列规章制度,引导营销人员理性从业,诚信经营。如今,讲诚信、守规范已经成为广大安利营销人员的从业共识。
      郑李锦芬相信,营销人员来到安利,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收益,他们更加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拥有富有意义的丰盛人生。为此,公司为员工们搭建起广泛参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的各种平台,鼓励和引导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投身公益、服务社会。许多社会人士由此改变了对安利的印象,这也让郑李锦芬和她的员工们备感自豪。
      “退而不休”投身公益
      自2011年1月1日起,与安利携手走过34载的郑李锦芬女士,正式卸任现职,同时应邀出任安利(中国)非执行董事长和安利马来西亚公司非执行董事,继续为推动安利在中国及马来西亚的发展贡献智慧。她说:“在安利工作的34年,是我人生中最闪亮、最精彩的阶段,我有幸任职于一家伟大的企业,受到安利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安利的职业舞台上经受历练、收获成长。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无比丰盛、美好的时光,也收获了值得珍藏一生的宝贵情谊。同时也感谢多年来社会各界朋友对我的帮助与厚爱。”
      退休已一年多的郑太不仅依旧美丽优雅,而且更具亲和力。过去的一年,郑太有两大变化,即“职称”在升级和转换。职称“升级”是说去年做了奶奶,言谈举止中更多了慈祥的笑意;职称“转换”则是说她卸任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后,投身公益慈善,出任安利公益基金会主席。
      职位转换后的郑李锦芬,作为国内首家民政部直管的跨国企业背景基金会掌门人,从基金会诞生这一天起,就把目光锁定农民工子女,确定主要帮扶对象是以农民工子女为主的贫困儿童。针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实施三大项目,从“身、心、智”三方面有效扶助农民工子女群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她说,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包括:救助弱势儿童,管理志愿服务,设立公益基金,实施专项资助,开展交流合作。
      在今后3年内,安利公益基金会将重点开展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阳光成长计划”,是为打工子弟学校捐建阳光图书馆、开办阳光兴趣课堂,开展流动儿童素质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活动。项目覆盖31个省会城市,受益儿童40万人。第二个项目“彩虹支教计划”,是延续资助共青团中央扶贫接力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在这一基础上,再以小额资助的形式,支持青年志愿者在支教地开展改善教学设施、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农村扶贫开发等工作。资助80所高校2100名研究生志愿者开展小额资助项目,受益儿童预计60万人。第三个项目“春苗营养计划”是安利公益基金会全新的尝试,将为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寄宿学校捐建营养厨房,培训营养师,改善留守儿童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提升孩子们的健康水平。
      郑李锦芬说起自己在广西、重庆考察农村寄宿制学生以及城市流动儿童的情境时,印象深刻。一些农村贫困小学、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孤单地留守在家,或是跟随父母在城市里辗转流离,不仅仅是学习环境、生活条件较差,而且在身体发育、心智成长、基础素质等方面也都落后于同龄孩子,身为3个孩子母亲的郑李锦芬内心十分沉重。“我在重庆一些寄宿学校看到,4个农村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竖着睡,地方根本就不够;在广西,有的孩子顿顿吃‘黄豆蒸饭’,营养跟不上,我看了之后很心酸,”郑李锦芬说,孩子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依然善良、质朴、阳光,充满乐观的精神,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渴望,“这些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尽更大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成长。”因此,在规划基金会工作方向的过程中,其受助对象选定了农民工子女这个群体。
      媒体的文字里常常评价郑李锦芬是优雅服饰的代言人,因为她着装非常优雅。也有人说她是美容保养的专家,因为长子已经24岁的她,脸上却看不到岁月的皱纹。而她更是安利公益的代言人,从“身、心、智”三方面有效扶助农民工子女群体健康成长。在她看来,一个成功的女性应该同时拥有成功的事业、家庭与自我。现在的郑李锦芬俨然已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了,她那温婉的笑容里,绽放着因为成功和自信而带来的别样美丽。
      历程评述:
      34年来,凭借卓越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和管理才干,郑李锦芬女士带领安利大中华及东南亚市场取得了蓬勃发展,为安利全球业务的稳健成长做出了杰出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郑李锦芬女士积极推动美国安利公司来华投资,并带领安利(中国)在屡开直销行业先河、刷新诸多纪录的同时,实现了营业额从零到200亿人民币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卸任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后,出任安利公益基金会主席的郑李锦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上。

    相关热词搜索: 刚柔并济 女王 直销 李锦芬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