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黑龙江大学:沉稳而生动的北人:黑龙江大学美术生

    时间:2019-04-22 03:21: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71年前,一支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的队伍从延安出发,在近百年的岁月里洗尽铅华,慢慢积淀成今天的黑龙江大学。时间的车轮向前碾动,留给这片土地一笔浓厚的历史颜色。
      【她将历史的赠予发扬光大】
      没有哪座城市比哈尔滨更具异域色彩,走在中央大街上,小贩们“叽里呱啦”在用俄语跟老外对话。
      没有哪所大学比黑龙江大学更曾见证过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她守护在中国最北端,带着与生俱来的北方的豪迈与厚重,撑起历史赋予的担当。半个世纪过去,她依然保留着建国初期的建筑,这里每块石头、每颗老树都会讲故事。
      没有哪所大学比黑龙江大学更“通晓”俄语:校园广播会在每一个清晨用俄文问候同学们早安,来到这儿,每个人都会说上几句简单的俄语。三年前我刚来报到的时候,寝室里的南方同学兴奋地打趣说:去俄罗斯真成了一抬脚的事儿了。
      这所大学常常能勾起老一辈人关于俄罗斯的回忆与感慨。在最初以外语教育为主的时期里,她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俄语人才,在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称作“外交家摇篮”。
      这么多年来,黑龙江大学始终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贡献着难以估量的力量。她将“对俄办学”作为最大的特色优势,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共同建立了我国在俄罗斯正式运营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每年约有1500个俄罗斯学生在那里接受汉语培训;她是全国俄语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参与编著的《汉俄大词典》在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之际,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她每年都要派学生去俄罗斯交流演出,同学们跳得最棒的一支舞叫《丁香花与布拉吉》,许多年过去,舞蹈不知道换了多少届演员,但是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台下的俄罗斯师生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中俄友谊,在一代代的黑大人身上,得以传承。
      【在黑大,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才】
      黑大之大,在于集百家所长。热衷追讲座?欢迎去创业协会论坛、阳光讲坛或者图书馆定期举办的博学讲座。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我们的前校长衣俊卿教授,前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中国经济学泰斗茅于轼老先生,最年轻的CEO董思阳,创办了“世纪佳缘”的小龙女,鬼马的小说家饶雪漫,都曾应同学们邀请来过学校。不仅如此,黑大甚至为有思想和见解的学生开办过自己的讲座。有时学校一天会有几场不同的活动,常有迷糊的“学痴”跑错了地方,却歪打正着接触了个新领域。2010 年茅于轼老先生来的时候,整个报告厅满是人,提前半小时入场的我也只好坐在过道儿上,和求学似渴的同学们一同听完了这场更像是交流会的讲座。
      在这个校园里,你可以是个诗人、低碳环保践行者、足球前锋、话剧导演……只要精力充沛,当个多面手是件非常酷的事情。我认识的同学总是有很多个面,在双休日是青年志愿者协会里热心的“支教老师”,长假里是自行车协会带着“徒弟”们长途骑行的师父,等到在校报编辑室再次遇见,他正叼着笔帽奋笔写稿,而身旁相机里存着的正是他刚拍回来的募捐活动照片——这里的舞台之大,足够你尽展才华!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帮助学子们到达梦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旧图书馆,许多当初信誓旦旦要遍览群书的新生最后不得不承认,别说“从A读到Z”了,就是突破“A”也都只是个疯狂的臆想——她的藏书量大到惊人。2011年学校新图书馆落成,自习区从早到晚都是满满的爱书人。踩在馆前的广场上,背靠镌刻着“约我以礼”的大石读一段书,文艺又惬意;合上书,“这顿哪儿吃?”想想那三个四层楼的大食堂的北系南派、清真西式,同行友人最爱酸酸说一句:“有时候选择多了,也头痛。”
      这里有走熟了的路,吃惯了的东北饭,听顺耳了的俄罗斯话,还有我尚没来得及熟悉的新图书馆。遗憾的是我早已顶上了“即将毕业”四个大字,挥别读书生涯的兴奋劲儿也多少伴着伤感。
      【行走中的她】
      今年年初的时候,作为其中唯一一个不是“211工程”的院校,黑大与其他的89所院校一同被正式纳入高校自主招生的序列。这之前不久,中俄学院凭借 “培养顶尖俄语人才”的信条,成为全国首批17所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中的一分子,和它一同入围的还有北京大学的物理学院、清华大学的理学院。我的母校,厚积而薄发。
      那段时间,也是同学们熟悉的全国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邓军老师走入“名师讲堂”的日子。虽然学校同步开放了“名师讲堂”的视频资源,同学们还是争先恐后地抢选面对面听课的机会。了解邓军老师,是从那张温家宝、普京一同为她颁奖的照片开始的。成就如她,却朴素无华。正如她在校园里的演讲:“我的幸福来自于每一堂课,来自于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年轻心灵的劳动,来自于学生的尊重、信任、分享和成长。我人生一多半的时光在这片校园里度过,从懵懂到洞彻,从青丝到白发。直到有一天,曾经的学生变成了同事,黄昏散步时广场上玩耍的孩子称我作奶奶时,我才真切地体会到,我的青春已交付给这里,我的爱已融入在这里,我的生命已经和黑龙江大学,紧密相连!”其实邓军老师心中最大的幸福,又何尝不是黑龙江大学三千多位教师共同的幸福。
      70年校庆那天,我们在校园里发送校报时偶遇了二十多位老人,他们非常开心,接过报纸连声道“谢谢”,激动地说:“五十年前,我们在这里读书呀!回来了,回来了!”第一次见如此年长而矍铄的老校友们,一时感慨的我们居然不知道是该叫声“爷爷奶奶”得体,还是该诚恐地叫声“校友”,再用全部热情说上一句“欢迎回家”。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周年庆典上,执意要起身示意的耄耋老人在院长的搀扶下缓缓站起来,向他的千百学子慈爱地微笑。他是学校新闻学科的创始人。半个世纪前那个年轻的读书人而今早已白发苍苍,当全场学子起立、鼓掌、致敬,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冲撞和突然降至的使命感,久久在心中激荡。
      71年里,从这所沉稳厚重的大学中,走出了太多的栋梁:政界精英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高级将领叶正大、刘晓江,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李凤林、潘占林,著名学者李锡胤、吕冀平,“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得奖人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太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每每念起,都让我们为学校自豪。
      多希望若干年后,自己也能荣归母校,告诉她,这些年,我们艰难过,跋涉过,却从来没放弃过,始终坚守你教给的坚毅!
      71年前,一支叫“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的队伍从延安出发,在近百年的岁月里洗尽铅华,慢慢积淀成今天的黑龙江大学。时间的车轮向前碾动,留给这片土地一笔浓厚的历史颜色。
      【她将历史的赠予发扬光大】
      没有哪座城市比哈尔滨更具异域色彩,走在中央大街上,小贩们“叽里呱啦”在用俄语跟老外对话。
      没有哪所大学比黑龙江大学更曾见证过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她守护在中国最北端,带着与生俱来的北方的豪迈与厚重,撑起历史赋予的担当。半个世纪过去,她依然保留着建国初期的建筑,这里每块石头、每颗老树都会讲故事。
      没有哪所大学比黑龙江大学更“通晓”俄语:校园广播会在每一个清晨用俄文问候同学们早安,来到这儿,每个人都会说上几句简单的俄语。三年前我刚来报到的时候,寝室里的南方同学兴奋地打趣说:去俄罗斯真成了一抬脚的事儿了。
      这所大学常常能勾起老一辈人关于俄罗斯的回忆与感慨。在最初以外语教育为主的时期里,她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俄语人才,在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称作“外交家摇篮”。
      这么多年来,黑龙江大学始终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贡献着难以估量的力量。她将“对俄办学”作为最大的特色优势,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共同建立了我国在俄罗斯正式运营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每年约有1500个俄罗斯学生在那里接受汉语培训;她是全国俄语研究领域的领军人,参与编著的《汉俄大词典》在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之际,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她每年都要派学生去俄罗斯交流演出,同学们跳得最棒的一支舞叫《丁香花与布拉吉》,许多年过去,舞蹈不知道换了多少届演员,但是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台下的俄罗斯师生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关热词搜索: 黑龙江 沉稳 生动 北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