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时间:2019-04-17 03:29: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来自法国的民间陶艺家丹尼尔走进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的教室时,看到里面坐着40多名听力障碍的残疾人学生和他们的作品时,激动地说:“这些学生对美的感知比健全人更强,他们的陶艺作品充满了艺术灵感。我想这要归功于他们内心更渴望通过艺术和这个世界交融,并没有因为残疾而阻挡他们对美的追求。”成立于2004年的西安美院特教学院如今已有150多名残疾人学生从这里毕业,这些学生用艺术绽放出了自己人生的精彩。
      其实,通过文化开启残疾人的心智,正是残疾人文化的灵魂所在。
      特殊艺术文化,是残疾人事业最迷人的一部分,色彩缤纷,厚积独特。残疾人文化,究其本质,能够使人从中感受到一种独有的精神和气质,那就是人类塑造生命尊严的求索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励志、和谐、道德、人文。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推进残疾人文化事业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12年4月,中宣部、发改委、文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1个部门正式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残疾人文化事业迎来了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今年的第22次全国助残日以“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文化服务,燃点残疾人的文化梦想。
      
      均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搭建起一个共享的平台——残健共融
      
      从两个小时到20分钟
      “这个地址很给力”,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新落成的那天,黄慧叫上了自己的3名盲人朋友一起来到这里。新盲文图书馆坐落在美丽的陶然亭公园旁,“当初在宛平城,去一趟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只要二十几分钟,真是太方便了”,黄慧告诉记者。
      占地总面积2.8万平方米,计划拥有藏书25万册的中国视障文化咨询服务中心,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将直接服务于中国1691万盲人,更是残疾人文化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道绚烂色彩。
      新馆开馆近一年,已为超过1.6万名视力残疾人提供了各种综合性文化服务。在盲文阅览室,一个个凸起的圆点带领着盲人获取人生的力量;在电子阅览室,盲人享受着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服务;在触摸博物馆,盲人用指尖感知大千世界;在口述影像馆,专业讲解员为盲人奉献上《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视文化大餐;在培训教室,盲人可以接受专业的电脑、盲文培训。
      2011年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要求继续以人为本,为盲人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北京的“半小时文化服务圈”正在逐步建立,残疾人在自己的家门口便可享受到细致人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社区、街道,各种综合活动室、技能培训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这些健全人走进的地方,都将增加残疾人的文化活动内容。残健共融,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从两小时到20分钟,拉近的不仅仅是残疾人参与公共文化生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距离,更是健全人和残疾人相互理解关心的感情升华。
      
      从零到无数个突破
      残疾人事业由于起步晚、人较多、难度大,在许多发展领域都是空白,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近些年来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阶段,从零到无数个突破,残疾人文化发展一路走来,锲而不舍。
      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47个,地市级394个;
      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省级电视手语新闻栏目28个,地市级168个;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开辟省级报刊专版152个,地市级1173个;
      截至2011年底,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达到32个,地市级431个;
      截至2011年底,全国设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文化场所14余万处;
      一款款高科技软件发明出来,盲文点显器、阳光听书郎、阳光读书郎⋯⋯盲人们只需轻轻触按键盘,就可以和世界“零距离”;
      一部部反映残疾人题裁的影视佳剧搬上大屏幕,《我的少女时代》、《特别的爱》、《绽放》、《大爱无声》、《樱桃》等,那些绽放在我们眼前、温暖我们内心的欢乐与美好,震撼与感动,让我们走进了残疾人的世界,触碰他们的心灵之美,了解他们的自强不屈和无悔追求;
      一本本由残疾人作家完成的作品出版问世,《道德的力量》、《为了生命的美丽》、《放飞希望》、《收获感动》、《让爱改变一切》、《永远的忠诚》⋯⋯一本本都凝聚着上百名残疾人作家的心血,让我们从中汲取了精神的力量。
      一步步,我们见证了为残疾人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从无到有。一步步,我们见证了残疾人特殊艺术的星星之火。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为残疾人提供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将残疾人文化建设切实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国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在项目设计、组织落实过程中,针对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和参与条件。”
      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基本、均等的文化服务,让他们平等共享社会的公共文化资源。这是将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所在。
      
      针对性的个性化文化服务,包涵了一个温暖的原点——人文人性
      
      从单一分散到规模化
      针对残疾人特点专门为他们开展的各种文化服务都更加具有人性化。
      对于聋人、盲人来说,独立欣赏电影,曾经是他们心中远不可及的梦想,但如今,他们也可以像所有人一样去欣赏,去聆听。
      2009年,上海成立了全国首个无障碍电影工作室,将“讲电影”灌录成碟片,并免费送片上门。2011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中国无障碍电影项目正式启动。影片重新剪辑,增补大量配音解说,最后刻录成碟。广大盲人和聋人朋友坐在家中,便能体味电影艺术带来的魅力。“我又‘看’到了影片中那一望无际的山林、那色彩瑰丽的落日。”37岁的盲人观众李晓华在家中听到了无障碍电影 《紫日》时,感慨良多,直呼“看”得很过瘾。
      从地方开展到国家扶持,从讲电影到录制碟片,为无障碍电影服务走向长效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形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残疾人个性化文化服务不只在上海。在全国各地,针对残疾人自身特点,组织成立了几百家不同类别、不同形式内容的协会、联谊会。残疾人集邮联谊会、戏迷联谊会、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等,有着相同爱好的残疾人们走到了一起,他们相互交流,接受专家、学者的指导培训,在各类比赛中不断提高技艺。
      文化产业,对残疾人来讲,由过去单独打斗、闭门求索走向规模化发展,解决的不仅是就业问题,更是一种潜能和智慧的集中挖掘和迸发。将有一定艺术基础的残疾人集中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场所进行文化创作与生产,并将作品统一出售,形成残疾人文化产业园。如今,在陕西、四川、江苏等地都已建立起这样的产业园。作为新兴产业,产业园利用建设残疾人文化的契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又借助就业助推文化事业向规模化产业发展,“文化+就业”的产业化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
      残疾人享受到的个性化文化服务从单一分散走向规模化,保证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从独具匠心到万紫千红
      当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带给你一台无与伦比的精美表演时,人们内心深处涌现出的不仅是震撼与感动,更是对生命尊严的一种追问。

    相关热词搜索: 播种 放飞 梦想 希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