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关系的实证分析] 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时间:2019-04-04 03:25: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通胀率都是一个很敏感的经济指标,很多时候一旦通胀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便会采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伴随着通胀率和利率的变化,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其影响,以顺应利率变动和调节通胀率的需要。但利率和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否会有助于通胀的调节,却有待考证。本文借助于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CPI 7天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M2 VAR
      文献综述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利率是由货币供求均衡决定的。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促使利率的下降,在充分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利率应该是不断波动的,但我国是管制利率,央行根据我国的经济动态做出利率调整的方案。但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人们熟知的费雪效应已经指出了通货膨胀与名义利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依据货币数量理论和弗里德曼对美国货币发展史的研究成果,货币供给量增长是决定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较长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成正向变动关系。但是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的方向却存在争议。
      针对我国的情况,很多学者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显著关系,广义货币供给量变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马雪彬、朱东阳,2010)。近20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利率(利率采用1年期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采用CPI变化率)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系数高达0.9(邓宏,2009)。但大都是基于其中两者的关系或单一变量进行的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却很少有学者进行探讨。
      数据和分析方法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1.通货膨胀率(CPI)。通货膨胀率定义为当期价格水平对上期价格水平偏离的百分比。由于CPI是对一篮子商品价格的衡量,和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因此本文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同比数据度量通胀率。
      2.利率(R)。由于我国的利率是政府管制利率,因此利率的变动是不规则离散的,不利于做实证分析使用,因此本文采用7天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利率变动的衡量。这是因为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交易规模大、交易成员实力强、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货币资金的变动情况。且回购利率一般是指国债回购利率,按照时间一般又被称为7天回购利率。由于央行公布的7天回购利率最早的是2002年1月。所以本文为了保证时间的一致性,将所有的数据区间定义为2002年1月到2010年12月。
      3.广义货币供给量(M2)。国内学者赵留彦、王一鸣等认为,相对于流通中现金量M0、狭义货币供给量M1等货币供给量衡量指标而言,M2更具有外生性。同时考虑到国家信贷规模扩张情况,本文采用广义货币供给量衡量指标M2来反映我国的货币供给量状况。
      (二)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VAR模型进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向量自回归(VAR, Vector Auto regression)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VAR方法通过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回避了结构化模型的要求。
      由于是时间序列,所以要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如果不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直接OLS估计容易导致伪回归。当数据是平稳的时候可以直接建模进行后续分析,在数据非平稳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差分将其平稳化。然后对平稳之后的时序数据建立VAR模型。
      建立VAR模型之后可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稳定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技术等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使用ADF检验来对上述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CPI和M2是一阶单整的,而利率数据是平稳时序数据,不需要进行一阶差分。
      由于三个数据不都是I(1)的,不满足协整分析的条件,因此本文不再进行协整分析。而是将CPI和M2数据进行一阶差分,然后对△CPI 、△M2和R建立VAR模型。
      (二)VAR模型的建立
      因为VAR模型的滞后期数是未知的, 所以首先需要确定最佳滞后期数。本文使用AIC、SC 参数判别法并结合自相关LM检验综合分析,最后确定滞后阶数为1。这里选择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模型估计,其VAR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回归结果可知:滞后一期的条件下,M2和R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而CPI和R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显著,CPI对M2的作用是单向的。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只能用于平稳时间序列,所以对△CPI 、△M2和R三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可知:第一,M2不是CPI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货币供给的增加不能解释通货膨胀的提高。CPI的前期变化可以有效地解释M2的变化,说明政府在增加货币供给的时候会先考虑通货膨胀的变化,由VAR估计结果可知,通胀的提高会减少货币供给。第二,D(M2)在滞后期为1时是R的格兰杰原因,且R是D(M2)的格兰杰原因,表明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VAR估计结果中t值的显著性也显示了这一点。第三,CPI和R相互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滞后2期和3期时才会显现出来。说明CPI和R的相互作用的滞后性比 较强。
      (四)稳定性检验
      模型建好后需要检验其稳定性。此处使用AR检验,如果模型的根都在单位圆内,则模型是平稳的。经过检验发现模型的根均落在单位圆内,因此VAR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得以满足,其估计结果是稳健的。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实际应用中,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需要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者说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能够更具体地发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数据是月度数据,所以响应期数设置为12个月,以和数据变化相对应。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1.CPI的一个标准差扰动对R产生的冲击,其影响在前三个月处于上升状态,之后影响逐渐消失。对于来自M2的冲击,R呈现反方向的运动,且这种反方向的作用在第二个月达到最大,之后逐渐衰减为0。
      2.CPI对来自M2和R的冲击几乎没有响应,说明M2和R的变动对CPI的影响很小,CPI的变动更多的是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对于CPI和R的冲击,M2的响应都是负的,且都是在第二个月达到最大响应值。
      (六)方差分解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定模型的预测误差由各个变量所解释的部分,对三个变量进行方差分解(见表3)。
      由表3可知:从1到12的预测期内,R的增加由它自己的新生解释的比例从100%下降为93.6%,说明R的未来的变化主要是由自身的变化引起的,CPI和M2的作用较低。
      同时从CPI和M2的方差分解结果可知:CPI未来的变化几乎都是由自身引起的,M2的变化主要是由自身的新生引起的,但CPI和R的变化会有一定的影响,且CPI的影响要远大于R的影响。
      结论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影响,这很可能是CPI变动主要是由其它未考虑进来的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第二,利率的变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身滞后值的冲击,货币供给对其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这是由于利率是货币的价格,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价格即利率的变化。第三,利率和通胀率对货币供给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货币供给目前主要受政府政策调控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往往在通胀率发生显著变化之后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使通胀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利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留彦,王一鸣.货币存量与价格水平:中国的经验数据[J].经济科学,2005,27(2)
      2.Fisher,Irving. The Theory of Interest [M].Macmillan,1930.Reprinted in Fisher, 1997
      3.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陈钰.PPI、企业商品价格指数、M2 与CPI 之间关系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05(5)
      5.马雪彬,朱东洋.中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VAR模型实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2010(9)
      6.邓宏.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9(5)
      7.李昊,王少平.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粘性[J].统计研究,2011(1)
      8.李春林,李冬.我国物价总水平波动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1(3)

    相关热词搜索: 通胀率 实证 供给 利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