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从西周青铜器铭文探讨祭祖问题|西周青铜器铭文

    时间:2019-04-03 03:19: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文通过商周出土大量青铜器资料,就其铭文中有关祭祖问题的记载进行研究,对周代祭祀礼仪中的孝道意识做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西周 青铜器 铭文 祭祖
      中华民族,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崇祖观念,后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固化为人们长期恪守的“礼”。 西周时期,祖先崇拜与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宗法制度,成为维系当时社会政治的重要的伦理制度,并逐步整合成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中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注1)
      古人既敬神,也敬祖。中国至周代达到了祭祖的高潮, 成为是神权崇拜的主流,并在祖先崇拜的信仰中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基础。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也为我们研究商周祖先崇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祭祖与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发展
      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祖先崇拜最早是由鬼魂信仰发展而来, 从距今两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出现最早的埋葬开始就已产生了原始的宗教灵魂观念。至奴隶时代,人们有了明确的父系血缘关系后, 以血缘亲属的鬼魂作为崇拜的对象, 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商代时政权被神化,商人对祭祀极尽狂热,祭上帝和鬼神同样体现着政治内容。西周时期,以宗教和政权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宗法文化逐渐代替了原始社会的巫卜文化。周礼以新型的祭祀谱系和等级差异体现周人强烈的宗教意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不断整合成周礼的组成部分。(注2)
      西周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建立的宗法制.因为宗法制度要求有严格的世系相承的关系,那些有建功立国的贵族,他们的子孙都要享受他们的余荫,所以必须要祭祀祖先,并且追述祖先功勋,祭告自己所获得荣耀,感谢祖先,使自己在宗族中获得地位。
      至春秋战国, 诸子学说成为主流,古代宗教开始衰落。祭祖虽也开始衰落, 但并没有被废除,而是被作出新的诠释,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 秦汉以来,在这个时代的很长时期里, 中国传统文化在尊崇儒学的口号下发展, 先后经历了儒法合流、儒道合流、儒释道合流, 前一个时代形成的祭祀文化则一直延续下来, 祭祀的文化内涵基本没有改变, 只是各个朝代的具体祭祀活动有所不同而已。(注3)
      二、祭祖现象在西周金文中的反映
      青铜器铭文中记载祭祀先祖先父的材料很多,殷商晚期及两周人们对祖父两代的祭祀频繁程度是不同的, 明显地体现出祭父更为频繁。(注4)
      西周人明确地宣告, 祭祖是他们对祖先孝的行为表现。西周金文如 “天子明德, 显孝于申”、“ 用追孝于皇考己白” 等将祭祀作为对祖先神的“显孝”和“追孝”。 祭祀祖先是为了获得祖先神的保佑和赐福, 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西周时先民的祖先神崇拜一方面体现着报恩的孝道思想, 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功利性的向祖先神祈福求佑的思想。祖先崇拜由最初的宗教目的和西周时出现的道德孝义结合在了一起。
      1、祭祖与尽孝
      “灭宗废祀, 非孝也” 。对先祖先父尽孝之责不仅出于血缘情感, 更与所有宗族成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宗庙祭祀目的在于昭孝, 子孙孝事家长, 民知孝悌而犯上者鲜,《礼记·祭统》说“: 祭者, 教之本也。”
      西周早、中期的铭文中, 祈祷语并不普遍,而与享孝、追孝相应,人世奉养父祖之孝通过“祭献”推及冥世祖考即为“享孝”。追溯、缅怀父祖之德与业, 以承其志、继其业即是“追孝”。享孝、追孝祖考能强有力地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这便成为“享孝”、“追孝”盛行于西周晚期的重要原因。
      2、祭祖与祈福庇佑
      对祖先的美化与崇拜并没有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 而是落实在现实的功利之上,“万望予以眷顾”, “万望福佑子孙,万望驱邪禳厄”,就是为了得到祖先的庇佑。西周成王五年的何尊;西周康王二十三年的大盂鼎;周孝王时代的大克鼎等让我们看到:周王室对重臣们的厚爱和赏赐和政治上的利益与祭祖联系到了一起,贵族们受到王的赏赐,然后为亡祖亡父做器祭祀,赞扬先祖的品德。最重要的是祈求先祖降福,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等,贵族们企图通过祭祀活动,以维护他们的特权和世世代代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注5)
      三、西周金文中反映祭祖的本质和意义
      从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关于祭祖问题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青铜器铭文中“追孝”与文献的“追孝”具有相同内涵, 皆指追述、缅怀先辈之业绩与美德, 以承其志, 继其业。在周人的观念中, 西周晚期贵族们热衷的享孝、追孝是父祖神灵与子孙的互惠活动, 即子孙通过享孝、追孝活动孝敬祖先, 祖先则能庇佑子孙, 赐寿、保禄、授福。这一互惠活动对于身处乱世的子孙们而言, 无疑是一种尤为必要的心理慰藉。
      另一方面享孝、追孝活动是增强宗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通过频繁地享孝、追孝父祖, 能强化族人同出一祖先的认同意识, 从而激发其归属感与责任感。就子孙而言, 只要同出一祖先, 共同享孝、追孝祖先,便能受祖先之庇佑, 被赐禄降福与消灾免祸;祖先则以飨食的方式要求子孙世承祖业, 永守宗庙, 世不绝祀, 克尽孝道。
      中国的祖先崇拜能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与宗教和政治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理论,并且能够能源远流长地传承下来,是因为其有效的整合了各个民族,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与今天的和谐社会相呼应。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87.
      [2]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9 .
      [3]刘宝才.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J].协商论坛,2008(4).
      [4]文术发.从古文字看商周祭祀制度的演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 [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相关热词搜索: 铭文 青铜器 祭祖 西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